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東北幾十萬國軍,155毫米重炮總計36門,最後是如何覆滅的?,歡迎閲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風
抗戰勝利後,我軍和國民黨軍均向東北戰場派出了精鋭部隊。
其中我軍的基幹主要是原紅一方面軍——第 115 師系統的部隊,而國民黨軍主要是中央軍的美械部隊。
比如駐印軍的兩個軍——新 1 軍、新 6 軍均投入于此,另外滇西遠征軍——第 53 軍、第 71 軍也是美械軍。
美械軍建制内的第 13 軍也到過東北戰場參戰,第 54 軍後來也調到了錦西、葫蘆島地區,此外還有第 94 軍一部。
也就是説,13 個美械軍中的将近半數,都曾投放到東北戰場。
這些美械軍配置比較強的方面不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炮兵;在軍屬炮兵方面,各軍配有美式 105 毫米榴彈炮營,在師屬炮兵方面則是美式 75 毫米山炮營。
另外為了加強東北戰場的機動炮兵力量,國民黨軍還将 " 最重型 " 的一個機動炮兵團——第 12 團加碼過來。
炮兵第 12 團也是駐印軍的炮兵組成部分,是當時駐印軍總部直屬的三個榴彈炮團之一;不過這個團裝備的不是美式 105 毫米榴彈炮,而是口徑更大的 M1918 式 155 毫米榴彈炮。
這種炮在當時雖然不算先進,但它的口徑大、威力也大,依靠汽車機動,具備摩托化行軍能力。
該團下轄有 3 個炮兵營,每個營按照 3 連 4 門制編成,即每個炮兵營有 12 門 155 毫米榴彈炮,全團總計有 36 門重炮。
相較于後來陸續給了數百門級别的 105 毫米榴彈炮,這種 155 毫米榴彈炮其實就正式支援了這麼一個團,所以它的地位顯然是很重的。
比如該團調東北後,時任該團團長的杜顯信就是少将軍銜,同時還擔任了所謂的東北 " 剿總 " 炮兵指揮官。
因為火炮重型,口徑大、威力大,而且具有 " 唯一性 ",所以該團就配置在沈陽地區,由東北方面的國民黨軍一把手直接掌握。
衞立煌就任東北 " 剿總 " 總司令後,首先就想抓住這麼一個重炮團,後來因為考慮到美式重炮團的彈藥和油料問題,所以優先抓了日式 150 毫米重炮團,而把這個美式重炮團先放了下。
而所謂的彈藥和油料問題,在客觀層面是限制炮兵第 12 團戰力的因素,所以該團長期就在沈陽蹲着,實際參戰的頻率不如軍屬的 105 毫米榴彈炮。
不過這個壓箱底的炮團,只是戰力受到影響,肯定還沒到不能一戰的地步;要説彈藥不好保障能理解,油料方面其實純粹是國軍系統的頑疾問題了。
因為,油料這玩意在當時算是 " 硬通貨 ",可以大做文章;加上國軍部隊疏于保障,炮兵第 12 團的汽車只有七成勉強可用,這就使得該團實際上不具備整建制出動的能力。
當然,出動能力弱,意味着參戰經歷少,這也就避免了損失;因此到遼沈戰役前,炮兵第 12 團還保持了全團 36 門 155 毫米榴彈炮的建制未損。
遼沈戰役開始後,東北野戰軍主力先打錦州,國民黨軍從華北、山東抽調援軍,加上錦西、葫蘆島的守軍組成了東進兵團,而以沈陽的廖耀湘率領機動兵團西援,是為西進兵團。
西進兵團的編成幾乎将沈陽的精鋭抽調一空,其中炮兵第 12 團出動了全團主力,帶走了狀态較好的 18 門榴彈炮,另外的 18 門炮則留守沈陽。
在遼西大戰中,炮兵第 12 團的 18 門榴彈炮被全部繳獲;在東野部隊進軍沈陽時,沈陽守軍大部投降,剩下的 18 門榴彈炮也成了我軍的戰利品。
而且這一段歷史還上了教科書,即沈陽的國民黨軍炮兵軍官稱:美國送給蔣介石的 36 門最大的炮,那 18 門讓你們在遼西繳了,這 18 門也請你們驗收。
不少資料中提及此段時,稱國軍為重炮第 11 團,但實際上是第 12 團;因為榴彈炮第 11 團在西北戰場,東北的另一個炮兵第 11 團其實是重迫擊炮團。
值得一提的是這 36 門美式 155 毫米重炮繳獲後,東野部隊将其編成了炮兵第 6 團;東野入關的時候,其中人員齊全、裝備完好的第 1 營也随同入關,并參加了天津戰役;此後開國大典時,這批榴彈炮也在受閲裝備之列。
當然,因為彈藥以及火炮本身的狀态問題,這批榴彈炮并沒有服役很長時間,這也算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