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1亿利润,44亿分红,东方雨虹让人捉摸不透,欢迎阅读。
2 月 28 日,素有 " 防水茅 " 之称的国内建筑防水行业的头部企业东方雨虹发布了 2024 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东方雨虹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80.56 亿元,同比下降 14.52%;实现归属净利润为 1.08 亿元,同比下降 95.24%。
东方雨虹不仅业绩下滑,股价也大不如前,从 2021 年巅峰时期的 62.54 元 / 股下跌至截至 3 月 10 日 13.97 元 / 股,市值也从 1500 亿元缩水至 340.4 亿元。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公司净利润仅剩下 1 亿元时,东方雨虹却开出了高达 44 亿元的分红方案。人们不禁想问,东方雨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在 2 月 28 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会议上,东方雨虹表示,公司业务模式已从传统的大客户为主的直销模式向零售渠道和工程渠道为主的渠道销售模式转型;同时公司在 24 年主动放弃了信用风险较高的客户及付款条件达不到公司风控标准的部分直销项目,施工业务也因其账期较长,公司近年来也主动放弃了部分回款较差的双包业务,导致施工收入下滑。综上,公司 2024 年直销业务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60 亿元,同比下降 58.75%,这是导致公司 2024 年营业收入下降的关键因素。
东方雨虹还表示,由于公司 2024 年收入规模下降,导致成本费用无法得到有效摊薄,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费用率上升。
有分析指出,东方雨虹聚焦建筑防水行业,向民用建材、砂浆粉料等板块延伸,业务内容与房地产行业存在强关联,房地产行业兴盛的时候,其业绩与股价水涨船高,房地产低迷时,东方雨虹也会受到冲击。
截至 2023 年,东方雨虹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已经累积了 101.8 亿元,直到 2024 年才压降至 78.52 亿元。因此,东方雨虹才对自身业务做了调整,放弃了回款难的业务。
这种业务调整也会给公司本身带来财务压力,而东方雨虹却选择逆势大额分红。分配预案显示,东方雨虹拟每 10 股派现 18.5 元,总计派发现金 44.19 亿元,远超过 2024 年的净利润。
有投资者担忧现金分红是否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东方雨虹表示在做出此次分红方案前,财务部门已充分预估了流动性和营运资金需求,进行了相关压力测试,在确保分红后公司仍然具备较强的流动性水平、稳健的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公司才形成了此次分红预案。
分红用于偿还股票质押融资,董事长李卫国引发关注
东方雨虹这大笔分红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公司董事长李卫国。数据显示。李卫国持股比例为 21.79%,为东方雨虹第一大股东,本次分红可分得约 9.63 亿元。
有投资者询问公司此次现金分红是否会缓解实控人质押压力,东方雨虹表示,本次现金分红若能履行规定程式并实施,李总(即李卫国)所获现金分红将主要用于偿还其股票质押融资,降低杠杆。
据了解,股价一旦下跌,以股票质押担保申请的贷款便会被贷款机构要求补充质押,更严重的甚至会被要求平仓套现以偿还贷款。2024 年以来,受公司股价下跌影响,李卫国进行了多次股权质押,截至 2024 年末,其所持股份中的 79.58% 被质押。
尽管东方雨虹表示,化解实控人因质押率过高而带来的质押风险也是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轻装上阵,但是李卫国质押股权所获取的贷款被用于什么地方依然处于 " 黑箱 "。
有一种观点推测,李卫国股权质押获取的贷款是被用于为员工持股计划兜底。2021 年,东方雨虹 1600 余名员工参与持股计划,累计购买公司股票 4947.17 万股,成交均价为 55.78 元 / 股,合计约为 28 亿元。李卫国本人得以高位套现约 8 亿元。然而随着公司股价暴跌,员工持股亏损额度超越七成。
根据持股计划,李卫国要对员工自有资金本金兜底补足,且为员工自有(自筹)资金提供年化利率 8%(单利) 的补偿。由此可推算出,李卫国需要兜底的金额在 20 亿元左右。2023 年末,李卫国减持套现约 8.97 亿元,但依然不足以填补这部分亏空。
因此,这笔股权质押得到的贷款极有可能被用于为员工持股计划兜底。但这也意味着,李卫国为员工持股兜底的这笔钱还是羊毛出自羊身上。(内容来源 | 远见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