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20城有机会!2025年城市更新支持政策出炉,中西部最高可获12亿补助,欢迎阅读。
财联社 4 月 8 日(记者 李洁)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与城市更新相关举措,传来重磅利好消息。
4 月 8 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 2025 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 通知明确,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 " 有没有 " 向 " 好不好 " 转变,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补助标准,中央财政将按区網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其中,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 8 亿元,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 10 亿元,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 12 亿元,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 12 亿元。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
" 自 2024 年以来,中央财政按区網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2025 年再次补助,体现了财政对城市更新的重点保障。" 中指院研究总监吴建钦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自 2020 年首次写入 " 十四五 " 规划后,城市更新从地方探索上升为中央层面重要举措。
" 由于地方资金短缺,加上专项债资金平衡的硬性要求,以及地方各部门协作存在障碍,导致这项工作进展低于预期。"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记者,基于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紧迫性,以及管网管廊存在风险隐患,加上十四五以来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时期,这项工作迫切需要加快。
为打破这一困境,2024 年成为城市更新行动一个重要轉捩點。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决定从 2024 年开始,中央财政采取创新方式方法,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即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开展典型示范,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央财政对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
分析人士指出,2025 年最新政策在 2024 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扩大示范城市范围、细化资金使用方向,并首次将机制建设纳入补助范围,旨在破解地方资金短缺、审批效率低下等瓶颈问题。
吴建钦指出,2025 年政策补助标准延续区網域差异化,但更聚焦老城区,补助标准额度未发生变化,继续体现了对中西部及超大特大城市的倾斜支持。从城市内部来看,2025 年要求新增项目具体实施范围需集中在城市老城区。
同时,支持的重点领網域进一步拓宽。2025 年除继续重点支持地下管网更新、污水管网 " 厂网一体 " 建设,还加强了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
示范城市评选范围的扩大,也是 2025 年政策的一大亮点。2024 年城市更新示范工作刚刚起步,评选范围相对较窄,首批仅 15 个示范城市,且优先覆盖超大特大城市及长江经济带沿线,2025 年范围扩展至 " 大城市及以上城市 ",评选不超过 20 个,新增黄河、珠江流網域重点城市。
" 与 2024 年相比,2025 年城市更新补助政策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方向的拓展。2025 年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城市更新的模範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 2 个方向,除模範项目,中央资金可用于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三类机制建立过程中的相关支出。" 吴建钦称。
根据此次通知工作部署,各地力争通过 3 年探索,推动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高,老旧片区宜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
" 这意味着,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重点是中央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将急难愁盼的公共设施短板补上。" 李宇嘉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补短板后,将带动数万亿的市场投资和消费,比如完善老旧小区功能,通过改造提升居住品质,还可能为旧城区复兴带来消费和文旅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