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老字号焕新招揽年轻人,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东方 IC)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9 月 2 日,在服贸会首钢园区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体验区,一位儿童在摄影棚里拍照,摄影师调整着灯光,不时指导下拍照姿势,吸引了一些观众的围观驻足。
( 服贸会上的小型摄影棚 郑淯心 / 摄 )
大北照相馆是北京现存最久的照相馆之一,大北照相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首次在服贸会上搭建小型摄影棚,为路过的观众提供免费摄影修片的服务,过去展台上只摆着拍好的照片,很多人对大北照相馆不太了解,路过也不会停留,很多观众以为传统的照相馆会把人拍的很 " 土 ",这次通过互动体验,拍摄的观众反馈照片效果超过他们的想象。
如何迎合年轻人,改变落后的品牌印象,是老字号的重要命题。在服贸会上,记者看到老字号们在现场纷纷展出了自己的年轻化产品。大北照相馆为了迎合年轻人的需求,推出了中秋照等节日限定套餐。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家具品牌龙顺阁的展位上,展出着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手串。吴裕泰带来了 " 只此青裕 " 系列、" 花语茶言 " 系列、抹茶拿铁系列等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产品。白塔寺药店通过毛猴工艺品展现了中医药的品质,红星二锅头也带来了新品,他们都希望通过互动体验、年轻化的新品,让观众对老字号有全新的了解。
吴裕泰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突破茉莉花茶是 " 大路货 " 的传统消费认知,吴裕泰开发上市了清香型、醇香型等高值茉莉花茶,为了突破老字号茶庄只卖茶叶、茶具的传统消费认知,研发销售茶月饼、茶粽子、茶饼干、茶食品等茶叶衍生品。快消品和慢消品形成互补,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一系列创新还促进了业务发展,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12%。
传统服装企业面临着如何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并控制成本的问题。铜牛集团在服贸会上首次搭建了沉浸式数字空间,消费者进入空间后可以和地面上的文字互动,大屏展示着铜牛集团的数字人。通过数字人,铜牛集团开展了个性化定制业务,输入消费者的三维、身高等数据,再用 AI 换脸技术,就可以在服装设计稿阶段,让消费者看到服装穿在自己身上是什么效果,省去了打样等步骤,节省了成本,打造了新的消费体验。铜牛集团始于 1952 年的北京市人民针织厂,近年来力推数字化转型,创新业务模式,还开展了数字化时尚平台建设、虚拟时装秀、虚拟社互動动等新业务。
在北京市珐琅厂的展位上,工作人员正带领小朋友学习点蓝工艺,工作人员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制作周期也很长,要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 6 道大工序,小的流程有一百多道,并且大部分工序需要师傅手工完成,他说," 很多人觉得珐琅是上釉烧制成的,其实不然,点蓝这一步都要进行很多遍才能上色完成,在服贸会上通过让观众体验点蓝工序,可以宣传景泰蓝工艺,吸引更多人来学习 "。
(服贸会上小朋友在体验珐琅工艺 郑淯心 / 摄)
据介绍,珐琅工艺需要传帮带式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学习,珐琅厂除了销售产品外,现在也开设体验课、研学班,一方面拓展了工厂的盈利模式,一方面也宣传了传统技艺,培养更多接班人。工作人员介绍," 随着疫情结束,对老字号的喜爱,曾经的手艺传承人短缺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此次服贸会,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体验区实现了 " 三个首次 "。一是首次在服贸会上以专题展的形式展示北京老字号形象,二是首次以企业集团形式展示老字号品牌组合矩阵,例如一轻控股旗下的北冰洋、义利、红星、双合盛、五星、龙徽等 7 个品牌集体亮相,华天集团旗下庆丰、马凯、同和居、峨嵋酒家等 25 个品牌亮相。三是首次引入市场化机制办展,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激发老字号市场活力。
北京市目前有中华老字号 117 个,北京老字号 247 个,其中百年品牌 132 家,占比达 57%,最长的超过 600 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