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Glocal”破题,上汽大众ID.系列破局,欢迎阅读。
导语
Introduction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行业的发展,新能源之风开始盛行,很多自主品牌因此实现弯道超车。而作为在中国保有量和影响力最大的车企代表之一的上汽大众,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于是,自 ID. 系列开始,一个关于上汽大众全新赛道的全新故事,就此展开。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靳鹏辉
2020 年 10 月 27 日上午,上汽大众上海安亭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内,一辆黄色纯电车型缓缓驶下生产线 .....
作为中国最早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也是占据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最大份额的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在这一刻,迎来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款黄色纯电车型名为 ID.4 X,是上汽大众旗下 MEB 纯电平台诞生的首款车型,是大众集团旨在新能源赛道延续 " 大众神话 " 的重要筹码。它的到来,不仅拉开了合资双方加快新能源战略在中国落地的序幕,更开启了上汽大众全面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新篇章。
周知,自桑塔纳始,上汽大众在中国市场上落地生根,一句 " 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 " 是消费者的有口皆碑,它奠定了前者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期间,引进神车帕萨特,再次成功抢占在华发展先机,让上汽大众对市场的丈量,延伸到了消费者的内心。
因此,合资近 40 年来,上汽大众已然成为消费者所推崇的品牌,一路走来,亦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车辙向前滚动的每一次印记。
时过境迁,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行业的发展,新能源之风开始盛行,很多自主品牌因此实现弯道超车。而作为统治了中国市场数十年的上汽大众,自然不会束手就擒。于是,自 ID.4 X 始,一个关于上汽大众全新赛道的全新故事,就此展开。
老牌企业的新故事
在 ID.4 X 引进中国之前,千里之外的狼堡已经拍板要坚决迈向电动化转型。彼时的特斯拉正在对大众集团 " 统治 " 下的欧洲市场虎视眈眈。
而 ID. 系列正是大众汽车集团改变玩法的开始,是对垒特斯拉的筹码,是引领未来新能源市场的重器,是成就大众 " 新 ID" 的契机,自其引入中国市场后,同样也被视为上汽大众在新赛道的翻身之作。
因此,在 ID.4 X 引进初期,市场便对这一全新 MEB 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寄予厚望,评价非常之高。在 2021 上海车展期间接受采访时,大众汽车集团高层也曾表示 " 目前 ID.4 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用户对这款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增加 ID. 系列的竞争力,也为了在新能源赛道拥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上汽大众在随后相继带来了第二第三款诞生于 MEB 平台下的产品 -- 中大型 SUV 车型 ID.6 X 和紧凑级轿车 ID.3。其中,ID.3 更是只有上汽大众独有的车型(相较一汽大众)。
而随着后续车型的加入,上汽大众 ID. 系列终于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产品矩阵,这种 " 连点成线 " 的组合方式,正不断形成 " 由线到面 " 的影响力,从瞄准年轻家庭的 ID.4 X 到满足有更大空间需求家庭用户的 ID.6 X,再到定位更年轻的个人或家庭增购用车的 ID.3,几乎涵盖了一个潜在电动车用户购车的 " 全周期 "。
这一涵盖更多细分市场和不同需求人群的产品系列,让上汽大众在新能源产品上有了足够的底牌,无疑再次增加了上汽大众征战新能源赛道的底气。
当然,近年来国内新能源市场的波诡云谲人尽皆知,即便是 " 蔚小理 " 和特斯拉这一批先入为主的头部新势力们,尚且对车市应接不暇,渡过了漫长的市场磨合期,方才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何况那些失去了先发优势的后入局者们,又何其艰难。
但作为后来者之一,上汽大众 ID. 系列却迎着风前进,凭借深厚的品质基因、实用的 IQ. 科技和出色的驾乘表现,成功于去年 11 月达成累计销量破 10 万辆的里程碑,用实际表现,诉说着大众电动化转型的阶段性胜利。
时间来到今年,ID. 系列的上扬之姿仍在继续。
"ID.3 每天订单 400+,也在加紧调整产能。" 在成都车展的一次采访中,有着车圈 " 胖头鱼 " 之称的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这样对媒体说道。显然,出色的市场表现与产能之间的冲突,已然成了上汽大众如今最幸福的烦恼。
数据显示,上汽大众 ID.3 纯电车型 7 月订单量破万,最高单日订单达 950 辆,环比增长 689%。出色的产品力和价格策略,让 ID.3 的月度销量增长了 4 倍以上,成为新能源市场上的 " 香饽饽 ",亦成为合资新能源 " 全村的希望 "。
而在 ID.3 的带动下,上汽大众 ID. 系列的销量也在节节攀升。
在经历了 7 月的爆炸输出后,上汽大众 ID. 系列 8 月再次实现销量破万。同时,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8 月底,上汽大众 ID. 家族累计销量已超过 15 万辆,在合资阵营中遥遥领先。
这一次,再次站在新的历程节点上,上汽大众 ID. 系列回望过去并展望未来 -- 这家老牌企业正在不断书写着新的故事。
"Glocal" 是破题方向
基于 ID.3 乃至 ID. 系列的持续熱賣,俞经民信心十足的表示:"ID.3 将成为新的国民车。"
正如俞所言,上汽大众自从成立以来,诞生过众多国民车,朗逸、帕萨特、途观等都助推上汽大众的品牌力根植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而在上汽大众看来,自身的成功,不仅仅是合资的成功,更是 "Glocal" 模式的成功。
所谓 "Glocal",即 "global+local",字面意思上便是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有机融合,这也是很多合资、外资车企喊出 "In China for China" 的本质所在,它体现出的是深耕中国的大方针,是 " 纵有千般难,也要往前冲 " 的决心和信心。
对于上汽大众来说,"global" 是其拥有大众汽车全球化的支撑。作为一个每年全球销量近千万辆的企业,大众汽车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技术和体系背书,从狼堡到上海,大众汽车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哺育到上汽大众,为后者带来更多的产品和更先进的技术。
同时,"local" 则是基于大众的支持,做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和中国市场需求的补充,是一种更加注重产品本土化打造的体现。为此,早在 1996 年,上汽大众就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坚持自主研发和产品的本土化开发,走出了德国技术、德国品牌与中国需求结合的典范之路。
而在产品的本土化过程中,其结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大量调研、中国的实际路况、车况、国人的驾驶习惯,以及国人的驾驶生活场景,对产品进行改造,包括外观内饰造型和用料、底盘调校、发动机调校等,打造真正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正如当年途观的推出,立即引领了国内 SUV 市场的发展,是国内 SUV 市场的领创者。这种领创者的精神,在后来的数十年里不断涌现,而跟随众多经典产品的诞生,亦能找寻到上汽大众 "Glocal" 模式的特质、追溯出上汽大众 "Glocal" 模式的渊源。
其中,包括桑塔纳、朗逸、帕萨特、途观、途昂等在内的数款产品,累计销量超 2600 万辆。可以说,正是将 "Glocal" 进行到底,才让上汽大众取得燃油时代的巨大成功。
同时,也正是 "Glocal" 模式下取得的成就,上汽大众才有信心对 ID.3 的未来做出期待——成为新一代的国民车。
当然,在近些年的年轻化大趋势下,上汽大众对于 ID. 系列在内的众多产品进行 " 减龄 ",像这两年推出的帕萨特、朗逸,陆续采用 " 双前脸 " 设计,既保留了大众的整体风格,又做到了年轻与稳重并重,凌渡极致轿跑的造型也深受年轻人喜欢。
这种改变是上汽大众在电动时代下,将 "Glocal" 模式进行下去的又一体现。
目前,在 "Glocal" 模式的品牌方针下,从轿车到 SUV 再到 MPV,从燃油车到混动车再到纯电动车,从家庭用车到个性之选,再到改装潮玩,上汽大众都有了相应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样完善的产品矩阵,让很多品牌难以望其项背。
可以预见的是,在电动时代下,合资模式即将进入新的阶段,而上汽大众的 "Glocal" 模式已然成为合资的破题方向。而对于 "Glocal" 模式的践行与诠释,让上汽大众对于即将开启的合资下半场,做足了准备。
|李思佳|
反香菜联盟头目、公社一楼雅座长期霸占者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