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吉利中国星:革所有混动燃油车的命!,欢迎阅读。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WLTC 百公里油耗低至 4.22L、零百加速 7.5 秒、极速突破 200km/h、最大轮端输出扭矩 4920N · m …… " 不说车型名称,相信多数人认为这是一款 30 万级以上的合资豪华产品,但事实上这却是一款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中国制造燃油混动车型。
12 月 3 日,吉利中国星智擎双旗舰正式上市,星瑞 L 智擎定位为紧凑型轿车,推出星云版、星河版和天宫版三个版型,售价区间为 12.67 万元— 14.67 万元;星越 L 智擎定位为紧凑型 SUV,推出星河版和天宫版两个版型,售价区间为 16.77 万元— 17.77 万元。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作为吉利中国星最新的燃油车产品,依托吉利 CMA 架构,搭载油电混动技术,成为比传统燃油车性能更为先进的车型。
当前新能源车型势头强劲,吉利为何此时发力中国星燃油车型?在开发过程中,双车为何按照全新车型开发?中国星智能双擎又打破了哪些属于新能源车型的 " 专利 "?新车如何做到了提质不提价?燃油车作为市场主基盘,中国星智能双擎又凭借哪些撒手锏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当前混动市场格局,中国星智能双擎是否能革合资混动的命?
燃油 + 新能源 " 两条腿 " 走路 吉利 " 造血 " 与 " 输血 " 互补
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锚定以 15-20 万级为核心的市场。这一区间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消费的主力市场。数据显示,2022 年 15-20 万乘用车上险数的占比约 18%,随着消费持续更新,该区间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权威预计,2025 年,15-20 万价格带的占比将有望超过 25%。过去,15 万市场被视为自主品牌向上天花板。随着消费更新和自主向上,中国星这次希望在这个细分市场与合资燃油车产品掰掰手腕。
尽管当前新能源发展趋势迅猛,但燃油车依旧占据主力。数据显示,今年 1-10 月,中国汽车累计销量为 2396.7 万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比例为 7:3。吉利预计明年油电比例为 55%:45%。吉利一直将燃油车与新能源 " 两条腿 " 走路视为长期发展战略。面对 1300 万燃油车市场大盘,吉利将燃油车事业部更名为中国星事业部,在中国星事业部旗下推出了星瑞、星瑞 L 智擎和星越 L 系列等组成的中国星系列,博越 L、博越 COOL 组成的博系列产品,缤瑞和缤越是缤系产品。同时,吉利还会坚持打造入门级的燃油轿车帝豪系列。
对于 " 两条腿 " 之一的新能源,吉利将坚持高价值新能源打法。今年 2 月 23 日,吉利推出了吉利银河系列,作为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包含插电混动、纯电产品。吉利银河与几何、极氪、领克等共同形成高价值产品矩阵。其中,几何已经从 B 端形象开始转向 C 端形象转变,吉利银河系列也已经做出一定成绩,最新数据显示,吉利银河 11 月销售 13770 辆,已连续 5 个月月销破万,环比持续正增长。吉利银河下一步将围绕 E8 展现出纯电高价值产品竞争力。从 2024 年开始,吉利不仅要在燃油车市场发力,也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消费者高价值首选。
进入 2023 年,汽车十三行梳理吉利汽车 1-11 月销量数据发现,吉利汽车已经连续 10 个月实现环比增长,新能源连续 11 个月保持同比增长。10 月,吉利新能源市占率达到 2.18%,较吉利银河发布前的 1 月市占率提升 1.51 个百分点,吉利新能源市占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同样,吉利燃油车销量趋势及市占率整体呈上升态势。这表明,吉利汽车燃油与新能源 " 两条腿 " 走路的正确决策。
吉利选择燃油与新能源 " 两条腿 " 走路,推出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也是基于战略平衡考量。当前新能源车企没有赚钱的,燃油车企没有亏钱的,吉利是用燃油车来 " 造血 ",去为新能源 " 输血 ",就是要用燃油车利润去补贴新能源,吉利发展新能源不走 " 烧钱式 " 路线。只有吉利中国星做好了,吉利新能源才能更好,等规模化形成后,吉利将进入第二阶段,燃油车与新能源共同盈利。
中国星智能双擎用 " 跃升 " 思维 打破日系混动市场格局
吉利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未将同级自主作为对标产品,而是选择混动代表的日系合资作为超越标杆。上市现场吉利汽车透露,吉利已经全面超越日系等混动产品,这不仅体现在终端销量上,更体现在产品竞争力上。
中国星此次发布的两款智能双擎车型,处处透露出燃油车 " 跃升一代 " 的定位,以更先进的油电混动技术、更智能的科技安全、更豪华的整车品质、兼顾性能与节能的驾控动力、更领先的智舱智驾等全新体验,成为当前混动市场的搅局者。
针对动力跃升,中国星智能双擎全系标配 1.5TD 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混动专用四缸发动机,同时在 3 挡智能变频 DHT+X · System 智能控制系统加持下,中国星智能双擎可做到全速網域并联输出动力,最大轮端输出扭矩 4920N · m,扭质比 41N · m/kg,最大传动效率更达全球最高 97.5%,几乎无能量损失。这使得两款车最高极速均突破 200km/h,全面进入节能与性能兼顾的 4 升时代。其中,星瑞 L 智擎零百加速仅 7.5 秒、WLTC 百公里油耗低至 4.22L,星越 L 智擎的零百加速 7.9 秒、WLTC 百公里油耗为 4.79L。
作为对比,本田 CR-V e:HEV 和丰田凯美瑞双擎这两款经典日系混动车型,本田 CR-V e:HEV 百公里加速为 9.3 秒,百公里综合油耗为 5.49L;丰田凯美瑞双擎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8.6 秒,百公里综合油耗为 4.58L。中国星智能双擎已经在动力经济性方面实现对日系混动的全面超越。
安全方面,在不久前 " 星越 L 力鼎万斤 " 挑战中,星越 L 智擎扛住 4.2 米高处自由落体的 2.2 吨貨櫃带来的冲击力,瞬时冲击力达到 36000 斤,即便这样,星越 L 也仅仅是 ABC 柱轻微变形,车辆仍可正常启动行驶。这得益于吉利星越 L 的 " 笼 " 式车身结构,其车身周围采用 26 个热成型零件,高强度钢占比高达 79%,车顶抗压强度达到 87.3KN,可承受 5.23 倍的车顶抗压能力。中国星产品还采用了正面碰撞副车架脱落设计,在高速重度正面碰撞时,前副车架与车身断开连接,为发动机下沉让出足够空间,保证驾驶舱不变形,从而最大程度减小乘员伤害。相比之下,本田 CR-V e:HEV 的车身高强度钢占比仅为 35%,在安全性能方面,中国星智能双擎的 " 陆地坦克 " 名副其实。
在主动安全配置方面,星越 L 智擎版标配了后方碰撞预警、DOW 开门预警,以及主动式 DMA 疲劳监测,这些在本田 CR-V e:PHEV 车型上均没有搭载。
在现场,中国星智能双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的展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无论是车型 " 晴山紫 " 和 " 皓月白 " 的命名,还是星瑞 L 智擎全新的星河展卷前脸,设计灵感均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星智能双擎将其称之为 " 山海宇宙 " 全新设计语言。在交流中汽车十三行获悉,中国星超过 80% 用户为 90 后,这是一批懂车、懂技术、文化自信的年轻一代群体。在感官设计上,吉利一直在深耕中国文化,不单单是中国星系列,吉利银河系列也一样。每当设计一款新车型时,吉利设计研究院都要去采风,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如银河系列的三潭印月造型音响,银河 E8 的天坛帽檐尾部设计。未来,中国星智能双擎会在研发及营销工作中继续深耕和传承这一思路。
中国星智能双擎按全新车型开发 智驾不是新能源专利
" 在燃油车上,中国星智能双擎是完全按照全新车型开发,这不是哪家车企都能做到的。" 新车上市现场,吉利汽车研发负责人表示。
全新开发意味着不会有过去的思想包袱,但要想实现越级超越,则需要拿出更多技术及资源支持。吉利为中国星智能双擎提供技术资源、人力保障资源、开发资源等全面支持。在技术资源方面,中国星智能双擎结合市场和用户实际需求,以及以往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改进,特别是针对当前用户看重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中国星智能双擎做到了最新技术跃升。
中国星智能双擎基于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 CMA 架构打造,搭载了行业领先的 GEEA 2.0 电子电气架构,为车辆赋予了同级最先进、最智能的 " 大腦 " 和 " 神经网络 "。该电子电气架构提供超过 1300 个车身信号与 170 多个车控功能,GEEA2.0 电子电气架构处于 " 網域控制 " 阶段,也是目前市场最主流模式,支持全车 FOTA 其中包括发动机的 OTA,这意味着中国星智能双擎可以自我智能进化,让用户常开常新。中国星智能双擎还全系标配新一代吉利银河 OS 2.0 系统和高通骁龙 8155 芯片,目前造车新势力中的蔚小理部分车型均搭载了同款芯片。中国星智能双擎可为用户提供不输于新势力车型的丝滑顺畅操控。
以星瑞 L 智擎为例,全系标配 13.2 英寸 2K 高清中控屏与 10.2 英寸全液晶仪表,加上领先同级的 24.3 英寸巨幕 AR-HUD 抬头显示,还有同级领先的 Face ID 面部识别功能。作为对比,日系凯美瑞双擎中控屏尺寸中高配才有 10.1 英寸,并且车机系统仅支持蓝牙 / 车载电话、CarLife、CarPlay、Hicar 等功能,只满足基本的车内娱乐需求。对于用户来说,买星瑞 L 智擎就意味着花 A 级车的钱,实现 25 万 B 级车豪华科技与舒适感。
除了智能座舱外,中国星智能双擎在底层智驾方面同样实现跃升搭载。在智驾方面,星越 L 智擎是同级唯一全系标配 NOA 智能领航硬體系统,集成 26 颗高性能传感器和厘米级高精地图,覆盖 100+ 高速驾驶场景,可实现按导航全程智能辅助驾驶,自动上下匝道、变道超车、弯道减速、变道躲闪、避让大货车、合流自动控速等功能,为用户带来跃升一代的智驾体验。
进一步沟通中得知,吉利内部关于要不要为新车搭载全新智驾系统讨论了很久,有人认为一套智驾系统成本不小,如果不搭载可以节省一定成本,但吉利认为智驾系统不应该只是新能源专属,吉利中国星要当同级车型标杆,这是中国星与其他车型产生代际差的根本原因之一。最终吉利下定决心,在中国星智能双擎车上实现智驾搭载,从前期预售及目前用户反馈感受来讲,吉利这一步走对了,进一步提升星越 L 智擎的性价比、品价比,实现用户的消费感知与工程感知相结合,其背后体现的是吉利对于产品力的掌握。
为什么中国星能做到提质不提价?
据了解,仅一套智驾系统成本就达到 7000 元,但对比中国星产品发现,中国星智能双擎在售价方面几乎没有上涨多少。这背后的原因便是吉利在终端市场规模,以及吉利全球规模化的采购效应优势。
数据显示,11 月吉利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 200079 辆,同比增长约 38%,其 10 月的市占份额由 9 月份的 6.8% 增加一个百分点到了 7.8%,今年整体份额在新能源市场更是由 5.3% 到了 5.8%。
汽车行业有个特点就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吉利中国星系列销量规模走高,也进一步摊薄成本。从 2020 年吉利推出高端中国星系列,到此次中国星智能双擎,中国星累计总销量已经超过 84 万辆,这充分说明中国星市场规模竞争力。据了解,星越 L 已经进入到 10 月 SUV 销量前十,这是中国星和合资品牌车型抗衡的底气。
吉利的另一个成本优势是智造体系力强大。吉利已经拥有多个生产基地,且每个基地生产 N 款车型,在精细化制造方面吉利拥有底蕴。加之吉利整个产销快速运转,市场的声音会及时传达到研发、而不是按照研发炫技思维,最终实现消费者和研发共鸣、信息互動。
与其他车企相比,吉利还有一个采购成本优势,就是联合沃尔沃以及整个吉利控股集团实现全球化采购,在成本、品控、技术、架构、渠道上更有优势,吉利成本 " 蓄水池 " 拥有更大的能量,可以在压力更大的市场环境下打赢内卷仗。随着吉利中国星智能双擎上市,消费者购车不一定选择吉利中国星,但从今以后,在 15 万元级别燃油车市场中,吉利中国星永远是购车的一个标尺!吉利中国星不仅定义中国造车精致度,也在革所有燃油混动车的命。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微博|汽车之家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