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发达国家的工资为何还在上涨?,欢迎阅读。
当中国人还在担忧美国人会因为大罢工而水深火热的时候,美国工人们正看着自己的口袋笑得合不拢嘴。
富裕国家全在涨工资,而且很可能还会继续涨。
美国企业的加薪预算创了二十年新高,日本工会谈下来的薪资涨幅甚至是过去三十年里最高的。
德国今年新增了 48 个技术岗,还准备给公务员涨薪 17%。
明年的增长目标很快就要出炉,大洋彼岸也在面临最重要的人员更换。但无论中美,说到底人民的钱包里有没有钱,才是最大的政治。
一
日本工资涨得离谱。
厚生劳动省公布了 2023 年日本国内涨薪实态调查结果:今年,日本所有行业的基础工资每月平均加薪为 9437 日元,比去年还多出 3903 日元,涨幅达到 3.2%。
日本大企业们准备在 2024 年延续过去三十年来最大的加薪,旨在提高家庭支出和给予央行重新考虑货币政策的理由。
不要小看 3.2% 的涨幅,这可是创下了过去 24 年来的最高纪录。
要是换成人民币计算的话,相当于 2023 年日本民众平均每个月加薪 458 元,注意,是每一个月,等于全年下来 12 个月每人平均提薪 5496 元。
今年冬天,日本企业平均还发出了超过 8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3.9 万元)的奖金,同比 2022 年增长 1.5%,连续三年上涨。
可以说,近两年时间,日本人简直搭上了涨薪加奖金的高速列车。
但这还不算完。
在明年关键的春季工资谈判中,日本将迎来薪资连续上涨的第三年。能够一直涨工资,这可不得了,可能将彻底改变日本人的心态,从而让经济迎来走出通缩的坚实一步。
例如,主要饮料制造商三得利控股计划在 2024 年连续第二年为员工提供平均每月 7% 的加薪。
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计划从明年 4 月起将约 10,000 名员工的平均年薪提高 7%,而电子产品零售商 Bic Camera 则计划将 4,600 名全职员工的年薪提高最多 16%。
11 月 2 日,日本政府在临时内阁会议上确定了包括加薪和国内投资促进方案的综合经济对策。包括所得税和居民税的减税在内,对策规模将在 17 万亿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 8100 亿元)。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表示 " 在明年夏季的阶段通过工资上涨和所得减税的结合,切实创造收入增长超过物价上涨的态势 "。
岸田表示 " 在明年的春斗(春季劳资谈判)之前,我将带头推动工资上涨幅度超过今年 "。岸田称 " 当前处于能否摆脱通缩的关键时刻,将动员所有政策,扩大国民的可支配收入 "。
他真的,我哭死。日本可是个政府负债超过 300% 的国家啊!而且日本明年还可能要罕见退出负利率政策,也就是说,借再多的钱,还再多的利息,不惜把整个国家都带到债务风暴的边缘,都要切实给大家看到工资上涨的希望和信心。
先不说未来政策到底会怎么演变,有了清晰的收入预期,消费才能真正拉动起来。
二
疫情之后,所有发达国家的工资都在飙升。
而且,政府在这轮涨薪潮中作用明显,包括日本投入巨资推动经济复苏,美国支持工会提高工资的谈判,德国今年以来新增 48 种职业等。
今年 10 月份,美国工人平均一年能拿到至少 6 万美元,比 2019 年底实际增长约 3%。根据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编制的数据,自 2020 年初以来,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一的人,平均名义工资每年上涨 5.6%,明显高于收入最高的四分之一的人的涨幅(3.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美国今年的赤字将达到 8.2%。
英国也在疫情期间实现了实际工资增长:经通胀调整后的工资比 2019 年底高出 1.5%。英国今年最低工资提高了 9.7%,明年计划进一步提高 9.8%。
经济学人援引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数据表示,盎格鲁 - 撒克逊国家的基本工资增长速度是欧洲大陆的三倍。这可能是因为美国和加拿大等地更多地依赖于劳动力的消费行业,而它们又是短缺最严重的行业。
今年上半年,欧元区名义工资上涨 4.5%,欧洲其他地区名义工资上涨 10% 以上。
荷兰今年协商工资的年增长率已达到 6%。在德国,为了扩大就业,今年以来政府新增了 48 种职业,绝大多数需要技术人才而非学术人才,建筑和医疗保健领網域的就业短缺最为严重。
德国联邦政府雇员明年的名义工资将上涨 16.9%,其中工资最低的人涨幅最大。而德国又偏偏是工作时间最短的发达国家,比那些天天躺着拿福利的北欧国家还要少!
而且德国钢铁工人将在即将进行的谈判中寻求将每周工作时间从 35 小时减少到 32 小时,每天 8 小时的话,等于只上四天班。
看看别人家的工作效率,制造业做到了全球领先、经济体量爬到了全球第三,咳嗽一声整个欧洲都要抖三抖,给公务员们涨点工资怎么了,谁赞成,谁反对?
都说中国要走 " 德国模式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什么时候可以执行到一比一我不知道,但我想大家或许是想着中国会跟德国一样涨薪,才会放弃考研,转身考公。
连续 " 升温 " 了 8 年的考研热,如今终于有所降温。2024 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比前一年减少了 36 万(下降约 7.6%),对应的 2024 年国考,比去年同期增加 43.53 万人,增幅与考研减少人数相当。
大疫三年后,大家发现考研这个延缓就业的 " 避风港 " 似乎并不那么理想,当前的就业竞争压力下,更多大学生对就业的价值追求要高于考研,本科学历够用的工作先占个坑位再说。
只要本科学历,就可以报名国考 88% 的岗位。既然考研的尽头也是编制,那不如先把编制拿到手。
考研是一种机会和成本的权衡,不是研究生高攀不起,而是考公更有性价比。
三
这一股出现在富裕国家的工资上涨潮会长期存在,因为塑造劳动力市场的三种长期力量——需求、人口结构和数字化——各自发生了有利的转变。
一是需求。
新冠疫情爆发后,富裕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放松了财政支出。今年尽管疫情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但欧美多国的赤字规模仍持续在大萧条或战时常见的水平。
因此,即使央行加息,对劳动力的需求仍然很高。
明年万一转向宽松的货币环境,将刺激更多的社会支出,从而继续增加对工人们的需求。
二是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需求增加但劳动力供应却受到限制。
拐点出现在 2015 年。随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顶峰(9.98 亿),长期存在的全球人口红利结束。
在富裕国家,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有记录以来最慢的,并且可能会在本十年末开始下降。这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
事实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经趋于平稳。人力资源公司万宝盛华集团(Manpower Group)对 41 个国家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7% 的公司正在努力填补职位空缺,这一数字是 2015 年的两倍。
三分之二的波兰工业公司表示,工人短缺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德国,公共交通由于缺乏司机被迫减少服务。
在韩国,55 岁至 79 岁的老年人中约有 59% 在工作,高于十年前的 53%。
第三,从信息革命到人工智能,数字化的转变使得学历溢价越来越小,反倒提高了相对低端的劳动力的工资。
2015 年,富裕国家拥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位的工人的平均工资比高中毕业生的平均工资高出三分之二;四年后,差距缩小到一半。
人工智能可能会加速这种追赶趋势。早期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以为表现相对较差的劳动力提供更大的生产力提升,帮助赶上领先者。
许多人听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第一反应都是降薪潮或者失业。但很抱歉,这起码是落后一年的认知。
比如,一个比人类更擅长制造手机的机器人,将会带来更便宜的手机、更高的需求以及更多的产量。这当然没问题,但反过来,这也意味着对手机设计师和编写应用程式的人员的需求增加。麻省理工学院的 Daron Acemoglu 和合著者研究了 2009 年至 2020 年荷兰的数据,发现机器人的使用反而提高了相关度更低的那部分工人们的工资。
这里面的核心点是:AI 等技术革新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
生产率更高的经济无疑是更加富裕的经济,它会创造出对那些受人工智能影响较小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波士顿大学的阿西莫格鲁和帕斯夸尔 · 雷斯特雷波表示,1980 年至 2010 年间,大约一半的就业增长来自于新创造的就业机会。
这个趋势将会持续下去,并且可能会加速。尽管人工智能将取代工人,但围绕它以及经济的其他领網域将创造出新的需求。这些新需求所需的技能不一定是数字化技能,而是最能补充人工智能的技能。比如,医院可能会寻找具有更加出色护理态度的护士来与人工智能一起工作。
况且,上述三个因素是会互相强化的。只要宏观政策继续保持扩张,需求就能继续上涨,自然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也会提高,最终带来生产率的提高,缓解甚至抵消劳动力下降的劣势。
幸好,中国已经看到问题,减税降费、宽松信贷、增加支出。
只要有越来越多人看到工资的增长,以及更公平的社会环境,哪管外面涨薪洪水滔天,我们也可以做好自己的事。相信,中国政府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