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低价邮轮团杀入直播间,欢迎阅读。
2000+ 元邮轮团重回江湖。
▲
栏目 | 文旅商业观察
领網域 | 酒店业
01
宇宙的尽头是直播,也包括邮轮。
当天津女孩斯羽第一次刷进抖音售卖邮轮产品的直播间时,仿佛瞬间回到了 3 年前。
直播间赫然醒目的标题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今年 9 月 30 日天津港发船的爱达邮轮地中海号日本 6 天 5 晚行程 2199 元 / 人。
她指尖稍微一划,下一个直播间里,明年春季上海母港始发的 16.8 万吨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邮轮日本航线 2905 元 / 人。
直播间人气并不旺,每个进入的新人都会得到女主播的 " 热烈欢迎 ",她按照自己的语速介绍产品," 上了船吃喝玩一价全含,不收任何差价,后面再怎么涨价和你没关系。"
斯羽动心了,在这个住一晚北京汉庭、如家需要花费七八百元,一个新东方组织的江浙不含大交通旅行团也要五六千元的 2023 年,2000+ 元的 6 天 5 晚日本邮轮产品价格堪称相当 " 亲民 "。
开直播,往往被视作入局抖音电商的第一步,如今,那些直播间上受到欢迎的低价旅游团又多了邮轮产品的身影。
目前销售邮轮产品的直播间均非邮轮公司自身,而是形形色色的旅行社代理,这些深谙传播规律的代理早就把抖音当成了经营生意的第二阵地。
只不过,为了流量,一些代理们通常也会玩点 " 套路 "。
以当下的日本邮轮产品为例,由于日本尚未作为旅行社出境目的开放,旅行社没法靠游客陆地观光、购物赚钱,往往会在直播间列出不含燃油费、港务费的 " 裸船票 " 价格。
上船吧创始人刘建斌向旅界披露," 客人真正直播间下单后,代理、旅行社会让客人上船前再补 1000 多块钱一人的税费,客人不愿意补就让他们取消。"
这种以 " 低价 " 为噱头的气氛,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刚刚筹备复航的国内外邮轮公司们,它们需要准备的不仅仅只是心态的改变,还有与三年前一个截然不同的市场环境。
5 月底,据 " 中船嘉年华资讯快遞 " 公众号消息,在获得国家相关部委政策支持后,中船嘉年华旗下 " 地中海 " 号邮轮将于 2023 年第 4 季度开启以天津为母港的首航季,执航东北亚等周边国家的邮轮航线。
一个月后,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将公司名变更为 " 爱达邮轮有限公司 ",被视为这家中国邮轮自主运营服务品牌相当 " 接地气 " 的市场举动。
作为第一家准备在北方天津港复航的邮轮公司,业内曾普遍疑虑," 国庆黄金周就要发船,再不卖票还能来得及吗?"
虽然尚未等来正式官宣,玄机在直播间似乎已经揭晓。
已经火热开卖的爱达邮轮地中海号 9 月 30 日到 12 月 30 日船次的邮轮代理们信誓旦旦," 一年半有效期,不能开船包退包换。"
当愈来愈多的人刷到直播间里卖命吆喝的邮轮代理们,人们这才意识到,已经远离我们三年半的国际邮轮真的即将回来了。
02
很难说是高涨的青年失业率和低迷的股市、楼市让邮轮产品自觉放低身价,但在消费情绪低位摇摆的今年,降价正在成为商家们一种不约而同地默契。
今年以来,抖音生活服务大举攻城掠地,旅行社、酒店、民宿纷纷入坑,性价比极高的邮轮产品在直播间上线并不让人意外。
结合贝恩咨询数据来看,后疫情时代,不同行业或更新至高端,或呈现出两极化趋势。这是因为小部分高端消费者依旧会选择高端,而且更加挑剔。但大部分非高端消费者会更偏向低价和更高性价比的商品。
面对如何 " 抓住价格敏感型邮轮客户 " 这张答卷,代理们在直播间给出的答案千篇一律,最终展现在消费者手机螢幕上均是个让人一眼心动的价格。
毕竟,在低价造爆款的直播氛围中,旅行社们想让用户多停留几秒,要时刻 " 睁着眼睛 ",死死盯着价格、销量,保证自家品牌不会落后。
一位销量低迷的直播间主播向旅界描述那种独自吆喝的感受," 这三年,很多人都忘记了坐邮轮这回事,需要市场再教育,价格抬高个两三百块人气立刻就不行了。"
而低价之所以能带动直播间日活,其原因是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抖音内容 + 交易的流量模型更青睐那些 " 超便宜的小店 "。
换句话说,抖音用户的低价心智已经初步养成,而今年继续上线各类围绕着低价的商品和相关功能,也自然符合当前用户的消费习惯。
因此,邮轮代理商也看到了借助价格战来提高直播间订单量的可能性。
再从分销渠道来看,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皇家加勒比游轮亚洲区主席刘淄楠楠曾透露 ,2019 年其直销产品比例已达到 20%-35%, 这使得皇家加勒比对产品有了更多的控制。
皇家加勒比游轮官网直销明年线路
但即使如此,代理模式依然是国内邮轮产业的分销大户,传统的旅行社覆盖周边 5 公里社区人群、上班族的模式正在缩小半径抑或 " 失灵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拿起手机看直播时,昔日的门店销售摇身一变成了 " 主播 "。
目前抖音已牢牢占据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其日活跃用户也已达到 7 亿,较低的 6% 佣金也吸引了旅行社在此卖力吆喝。
除此之外,一些船期较近的航次依然让拿舱旅行社感受到相当大的压力。
一些旅行社坦言有点 " 乐观 " 估计了今年的形式。
" 刚开始卖,压力已经袭来。" 一名杭州地区的邮轮代理商苏航直言," 不仅是前段时间已经启航的招商维京游轮,天津、上海母港都能感受到这种趋势,就是出境游这块的复苏需求明显没有国内跨省游旺盛。"
苏航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似乎就是 " 砸人 ",直播时间延长,然后用人工去补上不足,努力多少会有些回报。
感觉到气氛凝重的,还有邮轮公司,一名合资邮轮公司的销售负责人称公司也在忧心邮轮舱位销售进展," 简单来说,只有客人上船,才能产生二消 "。
03
早在疫情前,受供需关系调整,邮轮市场已经驶入低价竞争红海。
彼时,上海出发的邮轮市场的分销渠道以包船模式为主,即一些旅行社将邮轮的舱位提前全部或部分买断,参与产品开发与设计,然后由旅行社进行船票销售。
一艘邮轮有的时候由一家旅行社进行承包,有的时候由几家旅行社联合承包。
由于销售压力过大,存在经营风险,包船模式经常出现亏本现象," 低价甩舱位 " 现象亦屡禁不绝。
甩单就是降价销售,对旅行社来说,能赚一点是一点,只要能把所有舱位全部销售出去;而对游客来说,甩单就是捡了便宜,如果有尾单可以买,正价舱位销售就容易滞销。
值得一提的是,萨德事件之后,国内母港始发的邮轮公司至今不再停靠韩国港口,上海出发的邮轮线路仅剩日本或者公海巡游,邮轮产品吸引力降低叠加低价倾销来的客人船上 " 二消 " 能力差,导致一些对中国市场失望的邮轮公司选择离开。
2017 年 11 月,公主邮轮便宣布 2018 年将重点推介海外航线,实际上便是将旗下邮轮暂时调离中国市场。随后,诺唯真游轮喜悦号 2019 年夏季离开中国,进驻阿拉斯加。
可见,中国独有的 " 包船模式 " 疫情前已经难以为继,成为邮轮 " 低价无序竞争 " 的导火索。
刘建斌称,今年邮轮公司不让旅行社包船,正是希望把风险分摊给更多旅行社," 原则上来说是不允许旅行社拿舱超过半船的,很多时候就 100 间,或者有些几十间。"
但直播间里用 " 低价 " 做噱头的主播们,往往喜欢用 " 一价全含,上船吃住玩不愁 " 来吸引客人下单,这对于邮轮公司来说并非福音。
实际上,除了银海邮轮等真正 " 一价全含 " 却极其昂贵的小型奢华邮轮公司,中国母港停泊的大型邮轮上虽有免费餐厅、娱乐设施,一些付费的餐厅、活动为客人带来的旅途体验往往更佳。
船上二次消费也是世界各大邮轮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诺唯真邮轮 CEO 弗兰克在接受 Skift 采访时曾道出心声:" 喜悦号驶离中国市场并最终定位于阿拉斯加航线,是因为公司更加看重欧美游客船上的二次消费能力,显然这一切都是中国游客所不具备的。"
疫情刺激了直播电商的发展,却没有改变邮轮行业现状。
苏航说,今年有个明显的感受,几块钱或许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当所有邮轮代理商都开始在几块钱上卷生卷死,注定会回到几年前,直到再无退路,两败俱伤。
在缺乏新增长的环境下,直播间邮轮产品低价战还在持续,但国外母港邮轮产品定制化趋势愈发明显。
Starboard 邮轮服务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Lisa Bauer 指出,就其公司当前正在运营的几条邮轮来说,客人的消费较疫情前相比高出许多,而其中收入成绩最为亮眼的是私人预约服务。
她认为,这将会是未来的长久趋势。
而在国内,被时代裹挟,邮轮产品走上了直播间的快车道,这是一片新的领網域,也是一片更广阔、更危险的海網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