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數讀「三元飲料消失」風波:先從輿論與流量中消失,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馬上赢情報站
2023 年年末,随着網易數讀的一篇3 塊錢的飲料,正在集體消失,3 元飲料正在消失的話題再度被送上熱搜,最高上升到熱搜第二位,在榜時間長達 12 小時。
圖源:熱搜時光機
這已經不是 3 元飲料消失話題首次登上熱搜,在熱搜時光機上以【飲料】為話題進行檢索,僅在近 65 天内,3 元飲料消失的話題就已三次登上微博熱搜。
在去年 11 月,我們曾與飲料產業鏈之窗合作發布過飲料價格觀察(飲料市場價格觀察 2023 年 4 月 -10 月)。話題仍有餘温之際,馬上赢基于自有線下零售監測網絡,觀察到了一些與網易數讀 "3 元飲料是否消失 "、" 飲料是否越買越貴 " 不同的數據結論,對于有熱度的話題,馬上赢也希望基于讨論抛磚引玉,引發更多思考。本周,基于馬上赢線下零售監測網絡中的相關數據,再談 " 三元飲料消失 "。
本文引用數據均來自于馬上赢線下零售監測網絡。馬上赢線下零售監測網絡覆蓋包括大賣場、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食雜店五大主流線下零售業态,并深度覆蓋全國核心城市群,覆蓋點位量總計超過 6 萬個。目前,馬上赢零售數據庫中包含在售品牌超 35 萬個,商品條碼超過 1400 萬個,年覆蓋訂單數超過 50 億。
再看 "3 元飲料消失 "
在網易數讀 3 元飲料消失的視頻中,開篇便抛出了标題、論點及論據:
○ 标題:3 塊錢的飲料正在集體消失(文章)/3 元飲料,買不到了?(食品)
○ 論點 1:現在便利店的飲料價格越來越貴了
○ 論點 2:飲料界的 "3 元時代 " 幾乎算是結束了
○ 論據 1:便利店大部分飲料價格都在 5 元以上,數據來源随機抽取廣州若幹家便利店為樣本
○ 論據 2:咖啡和果汁飲料最貴,碳酸飲料最平價,數據來源随機抽取廣州若幹家便利店為樣本
通過" 一線城市廣州的某些便利店中大部分飲料價格>5 元 " 得到 " 飲料界的 3 元時代幾乎算是結束了,3 塊錢的飲料正在集體消失 ",這個成立嗎?
便利店大部分>5 元 = 飲料界 3 元時代結束?
在這個推導中,調研層面至少有兩部分問題被忽略了:一線城市飲料占飲料總體市場銷售規模 / 便利店業态飲料銷售占全渠道飲料銷售市場規模,引用文中的描述," 廣州便利店 " 的結論是否能推及至 " 飲料界 "?
基于馬上赢線下零售市場的監測顯示,不論是一線城市在飲料總體市場的銷售占比,還是便利店這一單一業态在各業态飲料總體銷售中的占比,兩者所占有的市場均為小部分(份額<50%)。如果所有調研樣本都基于 " 廣州、便利店 " 這一條件進行調研,在 " 一線城市 "、" 便利店 " 的交叉下,可覆蓋的飲料市場銷售占比可能較低。飲料產品在不同渠道中的不同售價則是業務實際情況的另一個問題。在飲料銷售中,因為所在渠道對于毛利率要求的不同,最終同一產品的成交價格差距非常大,例如在 " 特渠 "(特渠通常包含醫院、娛樂場所、旅遊景點等)、" 餐飲渠道 " 中,飲料的銷售價格會顯著高于零售場景,甚至高于零售場景價格數倍,但其價格并不具備代表性。
即便是在傳統零售業态當中,同一產品在不同渠道中的銷售價格也可達 10% 以上的差距,基于馬上赢線下零售監測網絡對于 2023 年部分銷售規模較大的單品在各渠道的銷售均價監測顯示,便利店、食雜店在各業态均價中處于價格偏高的位置。相比來説,大超市、大賣場則相對價格較低。基于數據可以看到,部分產品在大賣場、大超市中的銷售價格甚至比便利店低 15%。
數據來源:馬上赢
回到 " 一線城市、便利店 " 這兩個标籤。便利店的飲料越來越貴,是飲料的問題?還是便利店的問題?
便利蜂創始人莊辰超曾經分享過一個便利蜂關于便利店的 " 雙 15" 定義 ---15 分鍾、15 塊錢,既滿足 15 分鍾内購物旅程顧客的需求,客單價 15 元。15 分鍾的購物旅程,意味着單店覆蓋的消費者集中且有限;客單價 15 元,意味着便利店成交規模不大,以小單為主。在這兩個限制條件下,要維持 24 小時便利店的運轉與高企的人工成本,除了在運營上的降本外,商品的高毛利幾乎成了增效的唯一出路,也正因此便利店中商品銷售價格普遍高于大業态。
3 元飲料還在嗎?
基于馬上赢線下零售監測網絡中的數據,我們拉取了2023 年整年,全城市等級(縣級及以上城市)、全業态,飲料類目(不含包裝水、乳制品等)銷售額 Top100 的 SKU(600ml 及以下規格、單件不包含套組、箱等組合包裝形式),并通過其成交均價及所屬類目,去管窺飲料整體價格帶構成情況。
Top 100 飲料 SKU 中,均價最低的產品為伊利優酸乳乳飲料原味 250ml,均價 1.8 元;均價最高也是唯一一個均價在 8 元以上的產品為星巴克星選咖啡拿鐵咖啡飲料 270ml,均價 10.64 元。基于數據,在 TopSKU 中,3 元以下產品雖然較少,只占據 10% 的份額,但如果将 3 元以下放寬到 3 元左右,既低于 4 元的產品,則整體累計占比上升到 34%;
在 Top 100 飲料 SKU 中,我們也以類目維度進行了價格情況的梳理:
可以看到,在 Top100 SKU 中,各類目均價差異較大,汽水包括的碳酸飲料、氣泡水、蘇打水;以及亞洲傳統飲料主要包含的涼茶、酸梅湯等依然在 3 元左右的均價區間。均價最貴的是功能飲料,包括能量飲料、運動飲料等子類目,也是唯一類目均價突破 5 元的類目。
通過上述數據也可以看到,3 元左右飲料依然占據三分之一的市場,各類目均價也與 " 廣州便利店 " 樣本中的均價有較顯著的降低。
飲料越來越貴了嗎?
飲料是否越來越貴,我們同樣通過熱點單品的均價數據進行説明。基于馬上赢線下零售監測網絡中的相關數據,我們拉取了即飲奶茶、即飲茶、碳酸飲料、運動飲料、非冷藏即飲果汁幾個類目中市場份額位于前列的幾款產品在 2023 年的月度均價變化情況,以觀察 2023 年年内,飲料整體價格的變動情況。
數據來源:馬上赢
上圖中的四款產品均為全年月均價趨勢線為正向的產品。可以看到,雖然趨勢線為正向,但在實際成交均價中反應的 " 漲價 " 并不像某些通告中描述的漲五毛、漲一塊那麼激進。事實上,只有東方樹葉在年頭年尾的均價變動中漲價約 1 毛,其餘幾款產品趨勢線基本持平。
第二組圖中的六款產品則為全年月均價趨勢線為負向的產品,其中也包括可口可樂 500ml 這樣的 " 超級單品 "。在上面的兩組產品均價表格中,康師傅冰紅茶 500ml、1L 裝兩個規格均在列。康師傅冰紅茶作為今年飲料漲價風波中首當其衝的產品,月均價的實際表現情況遠不如其通告中提到的 "500ml 漲五毛、1L 裝漲一元 " 來的劇烈,實際均價表現上 1L 產品甚至處于微跌狀态。
上述選擇的幾款產品僅僅是各類目中的 " 頭部單品 ",或許不能代表飲料市場的全貌,但對于飲料 " 普遍漲價 " 情況的真實反映有一定代表意義。不論是對類目還是對產品、業态來説,在有足夠規模的背景下看均價與價盤變動才有充足的意義,對于某些區網域性單品,或某些只走特定渠道的產品來説,通常規模越小其價盤波動程度更大。
結語
綜合上文中關于產品在不同渠道間的不同價格情況、飲料類目中 TOP SKU 的價格帶分布、以及類目熱門單品在 2023 年的價格變動情況等數據,飲料市場整體 3 元以下或左右的產品均有充足選擇;同時,通過熱點類目單品的價格變動情況研究,熱點單品年内價格漲跌互現,不論是漲價產品數量還是漲幅,與 " 越來越貴 " 尚有差距。
後記:脆弱的關系,需要更寶貴的信心
截至 2023 年 11 月,我們此時此刻正在經歷的是一個 CPI<100、PPI<100、消費者信心指數<90 的市場。飲料作為快速消費品,不會脱離整體的經濟周期與規律,亦不能脱離消費者消費習慣、消費能力不同周期的變化。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圖源:東方财富
2023 年,飲料行業無數次經歷了飲料漲價、三元飲料消失、低價飲料消失的讨論和争議。每每此刻,除了消費者們山呼海嘯的诘問與冷嘲熱諷外,許多飲料品牌們也正在經歷着 2018 年新消費浪潮掀起的漲價潮所帶來的反噬,且在此刻痛感尤為強烈。
在消費者缺乏信心的背景下,在性價比重新被提到無以復加高度的背景下,消費者與品牌間關系變得脆弱、易碎。在 3 元飲料,買不到了視頻最後,對于飲料市場為什麼變貴這個問題,視頻給出了 " 反直覺 " 的回答:" 不是貴了大家就不買了,而是偏偏要變貴,打造不一樣的概念,説更多的新故事,才能迎合消費者日新月異的需求 "。播放量數百萬的微博視頻評論區中,充滿了無數帶有怨氣的消費者,在喊着:飲料貴、飲料對健康不利,少喝飲料、多喝白開水。
" 一鲸落,萬物生 ",從流量、社會關注、話題熱度的角度來看,這是成功的内容與話題。風波再次驗證了這個話題的流量潛力,讓更多的 KOL,更多的媒體,更多的博主迅速投身其中,以此為食,并為話題下一次的爆發 " 蓄水、蓄勢 "。
只是希望在這 " 砥砺前行 " 的時刻,消費者、品牌、媒體、所有人,都能找回彌足珍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