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為什麼父母都是公務員的家庭,工資不高但看起來很有錢?這5個潛規則説到根子了!,歡迎閲讀。
某乎上有一個熱議:父母都是公務員的家庭,他們的工資并不高,為什麼他們的家庭看上去很有錢?回答這個問題的底層邏輯很簡單,管理别人的人總要比被管理者要體面一些,這既是社會治理的需要,也是人性的基本需求。
所以,從以上這個底層邏輯來看,公務員家庭條件在當地(對比的坐标和維度要相同)一般要位于中上層次,才能保持 " 體面 " 的生活,開展治理(應該叫 " 服務 ")工作,才能 " 有尊嚴 "。任何國家和任何地區都是一樣的道理,這是管理層必須堅持的基本邏輯。
在遵循這個基本的底層邏輯之上,我們再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父母都是公務員的家庭,看起來總是很有錢 " 的原因:
【1】" 雙體制 " 家庭的條件明顯優越于大多數家庭。
父母都是公務員,在民間俗稱 " 雙體制 ",正如以前國有企業裏俗稱的 " 雙職工 ",确實比一般家庭有錢、過得殷實!
在二十年前的國企裏," 雙職工 " 家庭,如果只有一個小孩,那種日子簡直要 " 飛起 "。兩份較高的工資,兩份較好的福利,兩套福利房、兩人都有退休金、兩人幾乎都不花錢、兩人都有醫保(看病報銷)、兩人都有保障(不怕失業),确實有錢,也敢花錢。
父母是 " 雙職工 " 的孩子比 " 單職工 " 家庭的孩子,幸福感不是簡單的 " 一倍 ",而是 " 四倍 "!
【2】" 雙體制 " 家庭的正常年收入,可能是私企員工家庭的 2 倍到 4 倍。
父母都是公務員,收入跑赢大多數家庭。剛剛公布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體制内(非私營部門,含公務、事業、國企、央企)部門人員的人均年工資是 118000 元,私營部門則為 66000 元。
從宏觀數據上看,體制内人員的平均工資是體制外人員的 1.7 倍。如果父母都是公務員,比那些雙方都是私企員工的家庭要富裕得多。這個簡單的邏輯,已經從宏觀數據上證實了。
【3】" 雙體制 " 家庭的支出少、淨現金流大,看上去就是有錢。
公務員家庭的支出比較少。按照 " 誤餐費 " 補貼政策,體制内基本都建有食堂,來落實 " 誤餐費 " 補貼政策,有的是免費吃食堂,有的是刷卡補貼機制(基本吃不完,還可以用卡裏的餘額買日用品)。
一般部門都有交通、通訊、采暖、交流、高温、勞保等津貼(補貼)機制,大幅度減少日常剛性支出。
有的部門還有制服,沒有制服的部門可能會利用勞動保護服裝費轉化為 " 商務工裝 ",比如,西服、襯衣等,可以節約大量服裝方面的支出。
以前有福利房,現在有政策房,剛入職的畢業生沒結婚的都有公寓免費住。平時的工會福利、文體活動等,也會有固定的福利享受。
這麼説吧,體制内的畢業生,吃、穿、住、行、玩都不花錢,工資獎金都可以存下來。請問一般的私企能做到嗎?有些外企和民企的福利也不錯,但他們是極少數,還可能不能持續。體制内是可以享受一輩子的,甚至退休之後還能享受到去世,即使去世了,他們的子女還能繼承點什麼。
【4】" 雙體制 " 家庭享受的 " 住房紅利 ",已經跑赢了絕大多數普通家庭。
公務員家庭的最大福利,以前是福利房,現在是政策房。懂得都懂,不宜舉例。二十年前,部門的福利房,幾乎是零成本,現在市值翻了十倍以上了。
取消福利房之後,各部門都搞政策房、團購房,好地段、好價格。年輕人沒有住房,有的部門,尤其是國企和央企,實行住房補貼制度,即:福利分房進行 " 貨币化 " 了。
如果在一線城市,父母都是公務員,可能分過兩套福利房,至少分過一套福利房,自己再買一套商品房(這是一般家庭的平均水平,2-3 套房子),那麼,市值高達 1000 萬甚至 2000 萬。
如果在二線城市,3 套房也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這一步,已經把家庭的經濟條件拉開了巨大差距。
有人説,私企的員工也可以買房啊。别忘了,體制内人員都是 " 被動 " 擁有的這一筆财富。
【5】公務員家庭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促進子女發展越來越好。
公務員在體制内,享受着信息差,每天學習各類知識,思想格局和境界都是比較高的。所以,他們都善于利用信息差,進行房地產等投資。
他們都善于用知識進行理财,讓復利效應像滾雪球一樣增值;善于利用視野進行教育投資,讓他們的孩子開闊眼界,更好地發展。
善于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和人脈資源,給孩子尋找優質的工作,尋找優質的配偶,不斷讓家族發展、進化、躍級,越來越好,越來越殷實。
綜上,回歸根本。
《萬歷十五年》書中有一段話,翻譯成 " 大白話 " 就是:普通人要改變命運并獲取社會地位,最好的道路就是 " 學而優則仕 "。
這條路 " 漫漫修遠 ",很難由一個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實現,而是用幾代人的時間來逐步實現。假設你這一代成為 " 創一代 ",為家族長遠發展開始打基礎;兒子這一代就會享受紅利、實現更新;孫輩這一代就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和職業機會,實現更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