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和合系”公司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偵查 資金池違規運作終致崩塌,歡迎閲讀。
财聯社 4 月 11 日訊(編輯 李響)昨日,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官微發布通報,近期依法對 " 和合系 " 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立案偵查,對王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同時,警方并公布了報案專線。
有投資者反饋,報案專線基本上沒停過,經常占線。而此次和合系突遭立案調查,很多投資人也或多或少已有預感。雖然在 1 個月前,和合資管還發布公告稱可以 100% 兑付,但其實公司部分產品已經逾期。
據知情人士估計,公司涉及的投資者或有數千人,涉案產品金額預計 200-300 億左右。
據悉," 和合系 " 是指由林強直接擔任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的和合首創、背後實控的和合期貨及其子公司和合資產管理 ( 上海 ) 有限公司 ( 下稱 " 和合資管 " ) ,以及一系列 " 和合 " 相關公司。林強本人與家屬已經于 2023 年 8 月出走新加坡。
背靠金交所," 和合系 " 制造龐氏騙局瘋狂斂财
公開資料顯示,和合期貨成立于上世紀 90 年代。知情人士透露,最早的實控人趙某某,是一名 80 後的煤老板,林強最開始去公司上班的時候,是以銷售合夥人的名義入場,不過大約于 2018 年左右,趙某某掏空和合期貨資金出逃海外,給林強留下一個爛攤子。
能讓林強東山再起一個很重要的托手就是地方金交所。
據接近林強的人士向财聯社表示,林強本人執行力強、抗壓能力出眾、為人大方,又是做财富管理出身,接手和合期貨以後很快便重新搭建好新的銷售團隊,主要業務方向就是背靠金交所發行高息非标產品。
而 2018 年當時的市場環境,恰好 " 資管新規 " 出台以後,影子銀行融資模式坍塌,信托、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的非标業務不斷被壓縮,加之 P2P 清理整頓推進,再疊加近兩年收縮房地產融資渠道和嚴控地方政府隐性債務,這樣的 " 漏鬥 " 效應使得大部分非标業務湧入地方金交所,定融產品迎來爆發式增長。
和合系利用地方金交所,發行了大量產品。" 之前和合系‘剛性兑付’的資金都來自于金交所這個資金池裏,後來國家去杠杆,早期發行的產品到期要兑付,新錢也進不來,窟窿就填不上了。" 上述知情人士稱,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林強長期運作的第三方财富銷售網絡的募集規模在迅速下降。
林強跑路或與和合資管恢復備案有重大關聯
自 2023 年 9 月初以來," 和合首創 " 的匯民保系列、惠民保定融計劃、祥泰票據轉讓項目等多只產品無法按時兑付," 和合資管 " 也出現了包括 " 臻選系列 " 等產品兑付逾期的情況。
知情人士透露,林強的家屬已經逐漸移居海外,這是林強模仿上任老板趙某某的相同軌迹,而這一些都有迹可循,只是有些匆忙。
财新亦報道稱,在林強失聯的前一個月,林強的妻兒以旅遊的名義去了新加坡,林強的父母則在其出事後的下一周,也去了新加坡,但都走得頗為匆忙。林強本人在上海有兩套豪宅,價值不菲,亦來不及處置。
" 不過市場對林強跑路解讀為和資金池運作不利相關,是有些誤區的 ",接近和合系的知情人士向财聯社表示,因為在林強跑路之前的兩個月,融資募集通道仍非常順暢,此外市場認為林強是結構化發債的 " 大佬 ",其實也并不然,林強本人對債券領網域并不很了解,但他知道市場在關注什麼。
在該知情人士看來,林強跑路的真實原因或與和合資管的恢復備案有很大的關系。
财聯社從中基協官網處發現,由和合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作為管理人的集合資管計劃,從 2018 年 1 月 5 日之後,有長達近 5 年半的時間沒有新增,而這個時間點,恰好與和合 1.0 時期,實控人趙某某跑路時點接近,而在 2023 年 6 月 6 日,和合資管重新成立了至今唯一一只集合資管計劃 " 錦繡合勝 1 号 ",但運作狀态為提前清算。
據上述知情人士稱,和合資管的展業資格在 4 年前曾被叫停,但產品發行都是以和合資管的名義去募資,因而風險很大,而在去年 4 月份左右,和合資管不知為何又突然恢復備案可以正常發行產品,這期間發生的事情引起了監管的重視。
另據财新報道,有業内人士還分析稱,林強之所以選擇去年 8 月份跑路,除了擔心原來的合夥人中原期貨餘雷案發牽扯自己被調查,還有可能是因為去年 9 月份的百億產品兑付高峰應付不過去。
對于此次楊浦公安正式查辦和合系非法集資案,知情人士表示,或有部分企業一同介入化解和合系債務,主要的方式或是依靠和合系固定資產抵押,同時通過增信方式新發產品進行資金周轉,進而分批次償還部分債務。
此外,該人士提及了和合資管現任财務總監梁佳明,是林強的發小,在林強跑路後作為和合系一号人物,或可能被追究相關責任;此外,和合系銷售負責人王泓量,在協助安撫投資人,處理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