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3天收割近2000萬!音樂節扎堆背後,藏着這麼多投資大佬,歡迎閲讀。
盡管音樂節品牌層出不窮,但依然在虧損的音樂節不乏少數。曾有業内人士表示,國内只有不到 20% 的音樂節,是真正在盈利的。
文 | 金融八卦女作者:澍野
超 10 場音樂節 " 轟炸 " 五一假期,音樂公司老板賺翻了?
這個五一假期,仙人掌音樂節、元氣森林音樂節,同在成都 " 打擂台 ";LMF 音樂節、麥田音樂節、迷笛音樂節、草莓音樂節,分别引爆大連、濟南、煙台、北京 ...... 不僅許多音樂節門票均已售罄,當地多家酒店也一房難求。
在音樂節 " 報復性 " 復蘇背後,行業大佬們也暗中較勁:
迷笛音樂節創始人張帆,用 " 佛系 " 與浪漫應對萬變;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晖,他敢為人先又酷愛資本;太合音樂創始人錢實穆,更是投資圈出身,背後還站着百度李彥宏 ......
看到頭部音樂公司老板悶聲發大财,3 天收獲近 2000 萬的票務營收,其他中小型音樂公司也想割一把韭菜,但或許這并不容易 ......
1.
/ " 佛系 " 又浪漫的迷笛,
打不過酷愛資本的摩登天空?/
在獨立音樂公司中,一向有 " 北迷笛,南摩登 " 之説。
其中,迷笛音樂節更是被譽為 " 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崔健稱它是 " 全國唯一因為音樂的音樂節 "。
迷笛創始人張帆,也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從小在科學院大院長大,曾在在人大附中讀書,渾身充滿知識分子的不羁,又信奉着自由的搖滾精神。
2000 年,張帆創建了中國第一個、也是最大的露天搖滾音樂節——迷笛音樂節。後來,張帆回憶説:
" 第一屆迷笛音樂節非常特殊,免費的,紅磚牆的隔壁就是工地,所以很多光着膀子的民工師傅拿梯子趴那看。我説進來吧哥們,然後他們全部進來了。音樂就是這樣,自由、沒有等級、沒有富貴貧窮,是最直接最樸實的事情。"
2005 年,張帆成立北京迷笛演出公司後,也一直在商業規模上保持控制,迷笛音樂節從未接受任何形式的商業冠名。直到 10 多年後的今天,張帆依然沒變,即使被看做行業中另類的叛逆者。
其實,充滿浪漫的色彩的迷笛音樂節,最初只是迷笛學校的一個大型派對。早在 1993 年,張帆就創辦了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并擔任校長。
這是中國第一所傳授爵士樂和搖滾樂的現代音樂學校,主要做音樂培訓,并開展考級、認證等音樂培訓相關的業務。現在,音樂培訓業務既是迷笛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其音樂節的主要支出來源。
前些年,迷笛音樂節保持每年 2-3 場的規模,張帆一直拒絕外部融資。直到 2017 年,張帆才接受了來自宋城集團和七弦資本的 1000 萬元天使輪融資,用于藝人經紀、校園音樂以及視頻内容板塊的發展。
不過,張帆與迷笛的佛系風格,讓其在與摩登天空的競争中逐漸失勢。2015 年,迷笛旗下的痛仰樂隊宣布加入摩登天空,被視為迷笛時代的終結。而從兩家公司的創始人來看,摩登天空的沈黎晖明顯更強勢,與外界交流也更加活躍。
▲沈黎晖
在熱門綜藝《樂隊的夏天》裏,沈黎晖是新褲子樂隊時常提起的摳門老板;綜藝之外,他是摩登天空、草莓音樂節的締造者,旗下擁有萬能青年旅店、新褲子、重塑雕像的權利等知名樂隊。
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沈黎晖年少時,還是清醒樂隊的帥氣主唱。沈黎晖從小學美術,進入工藝美校後,就開始組樂隊。他在學校裏找到玩貝斯的劉維、服裝班的于凱,自己做主唱、吉他手,樂隊最開始的名字是 π 樂隊,後改名為清醒樂隊。
與此同時,沈黎晖還成立了摩登天空,籤下了自己的同學,新褲子樂隊和超級市場。随後,清醒樂隊發布了第一張專輯《好極了 !?》。當時正值中國唱片業的黃金時期,這張專輯一下子賣出了 20 萬張。沈黎晖嘗到了甜頭,開始進軍唱片業。
但到了 2003 年,網絡彩鈴興起,唱片業不行了,雜志也賣不出去,摩登天空連續十幾個月發不出工資,于是不斷有藝人離去。那時候,地下錄音棚堆滿了賣不出去的磁帶和唱片,但他們還在拼命錄唱片。
▲清醒樂隊黑膠封面《明日的榮耀》
彼時,為公司财務發愁的沈黎晖,聽了新褲子的《龍虎人丹》直接説 " 什麼玩意兒 ",説他們的歌一首也當不了彩鈴,他們應該寫《QQ 愛》那種歌。
2004 年,沈黎晖的摩登天空迎來了轉機。摩托羅拉看中了摩登天空的雜志,并讓沈黎晖将其制成線上版本,這份訂單價值一百萬。盡管不是很多,但足以挽救公司于水深火熱之中。
後來,沈黎晖用這筆資金購置了錄音設備,并繼續制作唱片。摩登天空在提供服務的同時,繼續發行唱片,并成功起死回生。
2006 年底,摩登天空還完了欠款,賬上有了一百多萬。這時沈黎晖提出想做音樂節。做一個音樂節需要 300 萬,相當于 all in。好不容易緩過來的公司高層一致不同意。但沈黎晖很堅決,他就撂下一句話:
" 我不想跟着他們走,我不想問你要什麼。我們應該自己創造事物,讓他們跟随我們。"
2.
/ 投資圈 " 隐形大佬 " 入局 ,
背後有百度李彥宏撐腰 /
2007 年,沈黎晖頂住公司的重重阻力,在海澱公園舉辦了首屆摩登天空音樂節。那時中國的音樂節不超過 4 個。
但由于摩登天空對安檢沒有經驗,不少人是被朋友從明星通道帶進來的,還有黃牛仿造的假票。所以,第一屆摩登天空音樂節虧了 100 多萬。但沈黎晖看到了音樂節背後的市場。
兩年後,沈黎晖在北京通州做了草莓音樂節。一開始,草莓音樂節沒有市場定位、沒有市場分析,壓根兒不知道用户是誰。等拿到數據一看," 年紀這麼小!",觀眾中 75% 是女孩,平均年齡 18-20 歲。
後來,草莓音樂節不斷優化體驗,變得 " 更大、更年輕," 之後就慢慢賺錢了 "。如今,摩登天空的業務不僅有音樂節、音樂制作和藝人經紀,還有線上直播、票務和新媒體運營等領網域。
與迷笛的低調不同,沈黎晖樂于依靠資本實力,擴大音樂業務版圖。2015 年底,摩登天空獲得復娛文化 1.3 億元投資,以及 30 億投資計劃的 B 輪融資,2016 年底又獲得 C 輪融資。
沈黎晖拿這些錢來擴張公司。草莓音樂節從北京到西安開到了全站次,又開到了紐約,柏林。2014-2015 年,沈黎晖還先後并購了國際交流平台 " 影響城市之聲 " 和在線票務 APP"POGO 看演出 ",随後又推出現場音樂視頻直播平台 " 正在現場 "。
沈黎晖還沉迷于對外投資。不僅投資了英國的音響品牌 Orange,還推出了設計酒店 Modern Sky House、運動廠牌 Modern Sky Sports。
2022 年,摩登天空宣布将進軍元宇宙,推出虛拟草莓音樂節,此外也官宣了首個虛拟音樂人 Miro。
盡管摩登天空規模不斷擴張,但沈黎晖還是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錢實穆。
錢實穆是太合音樂集團董事長,旗下有麥田音樂節,身後還有百度李彥宏的撐腰。與沈黎晖類似,錢實穆也在大學期間組過樂隊、擔任主唱,但他極其低調,一直被外界看做是一位高深莫測的 " 隐形大佬 "。
從業務線上來看,太合涉及的領網域更廣。眾所周知,摩登天空走的是獨立音樂路線,旗下藝人多是獨立音樂人,如新褲子、痛仰等。
而太合音樂走得是大眾化路線,旗下既有獨立音樂人,如告五人、刺猬樂隊,又有明星藝人,如薛之謙、許嵩、許光漢等,可以説是半只腳插在娛樂圈。太合音樂也被認為是,全球華語音樂市場份額最大的 " 獨角獸 "。
而錢實穆也很擅長利用娛樂圈明星。2019 年,面對草莓音樂節、迷笛音樂節等音樂節的競争,太合音樂邀請了周傑倫、蔡依林等娛樂明星參加麥田音樂節,使麥田音樂節的知名度一炮打響。
錢實穆也更善于利用資本的力量,他本身也算是投資圈才子出身。1991 年,錢實穆從北京大學經濟管理系畢業,經歷了幾家公司後,逐漸在投資圈嶄露頭角。
後來,太合音樂并購百度音樂、牽手全球最大的流行音樂曲庫 The Orchard、戰略投資粉絲服務平台 Owhat,全都出自錢實穆的大手筆。2016 年 3 月,李彥宏牽手錢實穆,百度持有太合音樂 38.81% 股份,成為太合音樂第一大股東。
而真正讓錢實穆成為行業大佬的是,2015 年 4 月,他帶領太合麥田與海蝶音樂、大石版權,聯手組建了新型音樂服務公司——太合音樂集團,而這三家音樂廠牌占據了華語音樂圈的 " 半壁江山 "。
其中,太合麥田的前身是麥田音樂,1996 年由宋柯成立,發掘了樸樹、孫楠等寶藏歌手;1986 年成立的海蝶音樂,旗下有阿杜、林俊傑、薛之謙等藝人;大石版權則是以專業的詞曲創作著稱,服務幾乎覆蓋了整個的華語音樂圈。
後期,在錢實穆的帶領下,太合音樂在音樂產業崛起的過程中,逐漸走上了資本化之路。2017 年,太合音樂的估值就超過了 10 億美元。
2018 年 6 月,太合音樂集團對外宣布,已完成 10 億人民币量級的新一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君聯資本、國創開元和中泰創匯。一年之後,太合音樂高調宣布啓動 IPO,但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目前,太合音樂業務包括籤約藝人服務、版權發行、音樂專區、演出活動、粉絲社群、整合營銷等。旗下擁有太合麥田、海蝶音樂、大石版權、赤瞳音樂、兵馬司唱片等音樂廠牌,以及千千音樂、秀動網等互動服務平台,涉及產業鏈上下遊。
/ 中小 IP 搶占音樂節賽道,
卻只能給大佬們 " 陪跑 "?/
如今,除了迷笛音樂節、草莓音樂節、麥田這樣的大 IP 之外 , 有很多中小 IP 加入音樂節賽道 , 與地方合作打造 " 音樂節 + 旅遊 " 模式,典型的如仙人掌音樂節、" 曉峰音樂公社 " 創辦人許曉峰。
2016 年,在南京市委宣傳部和南京文投集團的支持下,許曉峰的首個個人工作室 " 曉峰音樂公社 " 落户南京,随後舉辦了寧波海上絲綢之路國際音樂節、寧波香橙音樂節、常州星巢音樂節、成都絲綢之路國際獨立音樂節、曉峰音樂周等。
而許曉峰也是一個資深音樂人。1987 年,他從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後,創辦了龍聲娛樂有限公司,先後成為華納、BMG、索尼等國際唱片公司版權代理商。
後來,許曉峰擔任華納唱片中國公司總裁,籤約了樸樹、老狼、汪峰、周迅、孫楠、那英等音樂人。2002 年,許曉峰又創辦了九洲亞華演藝經紀公司,并擔任總裁,籤約了李亞鵬、陳好、馬伊俐、陳思誠等影視明星。
更小規模的音樂節還有 LMF 音樂節、咪豆音樂節,太湖灣音樂節、星空音樂節等。比如,貴州本土品牌 " 星空音樂節 ",隸屬于貴州凡嶼星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地方政府合作,宣傳推廣貴州旅遊文化資源。
五一期間,2023 第十屆咪豆音樂節,在南京溧水天生橋景區舉行,樸樹、吳青峰、梁博,陳粒、趙雷、新褲子樂隊加盟;南京本土音樂節品牌咪豆音樂節,已經舉辦了 10 年,由江蘇音樂廣播、溧水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江蘇東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類似的還有在常州舉辦的太湖灣音樂節,力策集團在大連舉辦的 LMF 音樂節、由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主辦,大眾網、海報新聞承辦的泰山新青年音樂節等。
盡管音樂節品牌層出不窮,但依然在虧損的音樂節不乏少數。曾有業内人士表示,國内只有不到 20% 的音樂節,是真正在盈利的。
但對于頭部品牌來説,盈利已經是常态,而做音樂節也并不僅僅是為了賺錢。
一般來説,音樂節的營收主要有三大塊:門票、商業合作和周邊衍生品。2021 年,迷笛主創團隊對媒體説,迷笛這三部分的比例大致是在 6:3:1。在近十年内,迷笛音樂節保本基本沒問題,還能略有盈利。
如果按平均每天 1.5 萬人次,3 天的時間,大概就是 4.5-5 萬人次,按 380 元一張的價格來算,大致是 1900 萬的票務營收。
草莓音樂節的演出每年也會去到一些二三線的城市,盡管體量不大,有時可能也會產生小幅虧損,但公司做音樂節的目的也是為了覆蓋到更多的閱聽人、城市,進一步拓展品牌知名度。
所以説,音樂節品牌搶破頭 " 扎堆 " 五一檔,雖然看起來熱鬧非凡,但真正賺到的還是頭部大公司,在夾縫中生存的小品牌或許只能白白 " 陪跑 " 一場。所以有些小品牌不得不推高音樂節票價,想割一把就 " 跑路 "。
但這種把戲,真正的大佬們是看不上眼的。就在今年 3 月,迷笛的張帆還站出來評價音樂節票價過高:
" 别動不動當天一場就 1000,年輕人要拿工資的五分之一看音樂節不合理,有點割韭菜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