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僅隔半月,又一券商撤回定增申請,“審慎”考慮如出一轍,證券業IPO與再融資皆放緩,歡迎閲讀。
财聯社 8 月 7 日訊(記者 林堅)繼中原證券今年 7 月 21 日宣布終止定增計劃之後,僅過去半個月多,又一定增計劃終止,這次是華鑫證券的母公司華鑫股份。
圖為華鑫股份撤回定增方案的公告
8 月 7 日,華鑫股份發布公告稱,基于公司此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進展情況,并綜合考慮發行方案的調整及公司實際情況等因素,經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及審慎分析後,公司決定終止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并撤回相關申請檔案。
根據原來發布的定增方案,華鑫股份拟定增募資不超過 40 億元,全部用于華鑫證券,旨在增加華鑫證券資本金,補充其營運資金、優化業務結構、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市場競争力和抗風險能力。
可以看到,華鑫股份在終止與撤回定增申請的解釋中,明确提到了公司是 " 審慎 " 做出的決定,而這解釋與中原證券此前撤回 70 億元定增如出一轍,彼時中原證券稱,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并統籌考慮公司實際情況和融資安排等因素,經審慎分析與論證,公司決定終止本次發行事項并撤回相關申請檔案。
10 家券商股權再融資正走程式
業界人士在接受财聯社記者采訪時已多次提到,券商對股權再融資項目做出适時調整與當下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相關,券商更加聚焦主業,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這契合了監管層不久前提出的行業發展精神。
證監會曾表示,倡導券商自身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倡導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 " 看門人 " 作用。
在對中原證券撤回定增的報道中,記者與行業人士的溝通中已有過預測,股權再融資尚在排隊的券商或也會做出與中原證券類似調整,取消或是調整定增方案,或是下調募資額。
Wind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股權再融資還在排隊的券商還有南京證券、财達證券、中泰證券、國聯證券、國海證券,天風證券、浙商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等 9 家上市券商,作為券商的上市主體,錦龍股份也處于再融資狀态。在一眾券商中,中泰證券是最新提出定增預案的券商,拟募資 60 億元。
除了股權再融資,券商其他融資路徑也有所放緩。證監會 8 月 4 日公告稱,決定中止中信建投證券債券發行注冊程式。此前在 7 月 11 日,發行人中信建投證券和主承銷商銀河證券、中泰證券、中金公司提交了《關于中止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永續次級公司債券注冊程式的申請》。次級債可用來補充資本金,該只永續次級債的拟發行金額為不超過 200 億元。
無獨有偶,券商 IPO 進展也有所變化。截至目前,A 股共有 6 家券商在排隊 IPO,分别是華龍證券、東莞證券、開源證券、财信證券、渤海證券和華寶證券。無一例外地,IPO 也有放緩迹象。
華鑫股份為何終止計劃?資本使用或存在一定壓力
華鑫股份表示,此次定增的終止并不會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特别是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整體來看,2019 年以來,券商業績增長顯著,需要與規模增長相匹配的資本實力,與此同時,也需要緩解業務監管指标帶來的業務。公開信息顯示,2017 年,華鑫股份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完成了對華鑫證券的收購,華鑫證券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轉變為證券業務。
圖為華鑫股份定增預案的募投方案規劃
根據華鑫股份此前發布的定增預案,華鑫股份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數量不超過 3.18 億股(含本數),不超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 30%,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40 億元(含本數)。對華鑫證券增資後,華鑫證券拟将不超過 15 億元用于擴大兩融業務規模、不超過 15 億元用于發展自營業務,此外加大信息化系統建設、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分别拟投入不超過 5 億元。
從監管的角度,募資必要性、募投項目合理性長期以來是關注的重點。可以看到,與華鑫股份類似的是,中原證券、國聯證券定增的主要投向亦是資本中介、投資與交易等重資本業務。
記者注意到,包括國聯證券在内,南京證券、财達證券等 3 家券商已在近期對在融資項目做出細化調整,減少對自營、兩融等重資本業務的募投力度,加大對财富管理、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投入。三家券商均提出了調整目的之一是為了響應證監會的倡導。
整體來看,尚未修改定增方案的券商不多,華鑫股份是其中一家。關于此次定增的必要性,華鑫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華鑫證券較低的淨資本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公司業務經營及業績排名接近或超過行業中位數,但公司淨資本僅位于行業第 79 位,與行業領先的證券公司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
華鑫股份談到,華鑫證券有必要借助資本市場的融資優勢,進一步夯實資本實力,加快業務轉型發展步伐,為應對行業競争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此外,各項資本中介業務和創新業務已經成為證券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對證券公司的資本實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華鑫證券需盡快擴充淨資本規模。
不過,在今年 4 月,上交所發出《審核問詢函》内也提到,要求華鑫股份就募資投向自營和兩融業務的合理性、" 是否有利于募集資金使用效果的最大化 " 作出詳細説明。
在定增反饋回復中,華鑫股份也解釋稱,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合并口徑的資產負債率達 69%(扣除代理買賣證券款),且合計債務融資超過 100 億元,債務融資增量空間有限,40 億元的定增募資可顯著優化資本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最新發起定增的中泰證券,該公司 60 億元定增中 25 億元都用來還債,比例達到 41.67%,呈現一定償債壓力。截至目前,中泰證券也并未對定增事項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