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科普】碼/邁/公裏分不清,汽車時速到底怎麼説正确?,歡迎閲讀。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對汽車時速部門概念模糊,經常以車速 100 碼、120 邁等方式表達,其實,這些表達都是錯誤的,是沒有真正弄清楚這些概念的區别。
▲我國采用公制部門,時速表一般顯示為 km/h 千米(公裏)/ 小時
我國采用的時速部門是公制部門,所以在國内,速度的正确部門是千米 ( 公裏)/ 每小時,英文簡寫為 Km/h。在我國出廠車型(包括采用公制部門的國外車型)的車速表上都能看到這個部門标識。而在美國、英國等一些國家,采用的是英制部門,部門是英裏 / 每小時,英文簡寫為 MPH(mile per hour)。
英裏的英文單詞為 "mile",音譯為 " 邁 ",再加上口語時我們都習慣性的省略掉後面的 " 每小時 ",所以同屬于速度部門的英裏 / 每小時就被許多人誤當成千米(公裏)/ 每小時,并簡稱為 " 邁 "。
在換算關系上,1 邁 ≈1.609 千米(公裏)/ 小時。也就是説,80 英裏 / 每小時 ≈128.72 公裏 / 每小時的速度。經常有人説自己在高速路上開 120 邁,算下來約為 193 千米(公裏)/ 每小時,妥妥的超速行駛,明顯也是不合法規的。
▲美英等采用英制部門的國家,一般時速表上會有公制和英制兩種速度指示
此外,還有人喜歡用 " 碼 " 表達時速。國人俗稱的 " 碼 " 是指 1 公裏(KM),如高速上跑 100 碼(省略了每小時),高速公路限速 120 碼 ,深夜飙車 120 碼 ,時速約 160 碼 ,儀表盤的時速已超過 150 碼 ,咱國内司機所説的 " 碼 " 只是俗語、口語、誤稱,實際并不存在此計量部門。同樣是作為英制部門的碼(YARD)與公制部門的換算關系是:1 碼 ≈0.9144 米。那些説自己跑 120 碼的,實際的公制速度只有 109.728 米 / 每小時,也就是説,一小時跑了連 110 米都不到。顯然就鬧笑話了。所以,在國内,對于車速真正正确的叫法應該是 XX 千米(公裏)/ 每小時或是每小時 XX 千米(公裏)。
也許有人要説," 碼 " 和 " 邁 " 這種説法大家都懂,較這個真兒沒意思。但是,中文口語中的時速 "xx 碼 "、"xx 邁 " 都是不規範的錯誤用法,應避免使用。并且有很多社交媒體,包括個别正規媒體,甚至有些執法人員,在文字表達上把公裏和碼、邁等概念混為一談,傻傻分不清楚,誤導大眾,就顯得不夠嚴謹,有失專業性了。
編輯 / 周芝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