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孫穎莎唯一黑歷史,給時尚雜志拍的醜照片,歡迎閲讀。
跳水隊 " 雙子星 " 陳藝文和昌雅妮,拍時尚雜志翻車了,被全網吐槽。
只不過,這次被吐槽的對象不是她倆,是《ELLE》的拍攝團隊。
内娛時尚圈就像盯上了體育圈一樣,開始集體霍霍運動員們。
陳藝文和昌雅妮登上的是時尚 " 五大刊 " 之一的《ELLE》内地版 10 月刊。
這組以 "Wonderman 她的奧運時刻 " 為主題的特别策劃,拍攝了各個領網域的女運動員,雙子星只是其中之二。
本來,立意高遠的一組大片,到了兩人這卻迎來了大翻車。
首當其衝的便是妝造。
昌雅妮稍顯油膩的濕發,陳藝文凌亂的雞窩頭,都有種不顧他人死活的美。但在服裝的對比下,這還顯得沒有那麼可怕。
即便是有 Thome Browne 這樣的大牌加持,兩人的服裝也堪稱吓人。
就連設計師本人可能都沒想到,自家學院風的白襯衫、毛衣,會和她們下半身的三角泳褲搭配在一起。
不得不説,《ELLE》團隊已經是 next level 了:超越了流行的 " 下半身消失穿搭 ",自創了獨家的 " 下半身恐怖穿搭 "。
而在另一組穿搭中,如果説昌雅妮的黑色連體短裙不功不過,那陳藝文的熒光綠分體式套裝,則是套上 10086 層粉絲濾鏡都覺得難看的搭配。
尤其是在陳藝文那張單人照中,她姿态忸怩、雙目無神,更顯得這套醜衣服醜得人神共憤了。
還有那雙碩大無比的老爹鞋。很想説服自己,那只是為了起到一個造型的作用,但多看一眼都是對自己眼睛的傷害。
接着便是攝影。單調的白色背景就不説了,整組大片也沒有凸顯多少跳水元素,唯一搶眼的只有一張照片裏,兩份尴尬僵硬的迷之跳水姿勢,配上面無表情,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倆不是在跳水,而是在做廣播體操。
負責這組策劃的時尚編輯 Jiawei 還特地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上強調,這組大片,強調雙子星 " 相互扶持、共同成長 "。
結果,呈現出來的效果就只是讓兩人擺出了迷之 pose,順便牽了一下手,看起來像在玩什麼同手同腳的遊戲。
無獨有偶,國乒隊裏的人氣運動員," 莎頭 "CP 的孫穎莎與王楚欽近期也出鏡了服裝品牌李寧的一組廣告大片,同樣翻車翻到陰溝裏去了。
跟雙子星那組 " 妖豔 " 的風格不同,這組大片走的是土味風。
在宛如摳圖般的、復制粘貼的灰色棚拍背景裏,孫穎莎與王楚欽兩人,一個頂着鍋蓋頭,一個頂着中分頭,卻都不約而同地用木讷的表情、僵硬的肢體動作。
诠釋着那些放在 10 年前都會被嫌棄土的衣服,包括但不限于印着令人尴尬的 "fighting" 字樣的印花短袖 T 裇、米其林輪胎近親般的長筒羽絨服等。
尤其是這件紅藍波點的衞衣,堪稱視覺污染。
今年時尚圈的最新趨勢:運動員搶占 " 金九銀十 ",大批量上大刊封面。
國乒隊有孫穎莎、王楚欽、樊振東、陳夢,登上了《時尚芭莎》《Another Men》《時尚 Cosmo》《體育畫報 Champion》等。
不僅雜志咖位大,連贊助品牌也全是 LV、Loewe 這類高奢。
遊泳隊那邊,則以張雨霏、潘展樂打頭陣。相繼解鎖了《Super Elle》《時尚先生》等雜志封面。
品牌方面,張雨霏是 Dior" 欽定 " 運動員,早在巴黎奧運會開始前就已經合作。
奧運會結束後,Dior 的造星仍未結束,仍是與張雨霏合作最為緊密的高奢。
潘展樂則陸續與 Balenciaga、Burberry、BV 合作,以陽光大男孩的形象,登上了一個個封面。
其餘運動員,諸如羽毛球運動員梁偉铿、王旭,網球運動員張之臻等,也都在這次熱潮中露面,先後登上了《SoFigaro》《Arena》。
運動員們俨然成為了今年最受品牌青睐的寵兒。
勢頭一片向好,但產出的物料都一言難盡。
即便不像跳水隊雙子星那組大片翻車得那麼徹底,大多也都是套公式化的行貨,妝造平庸、缺乏表現力等。
只有張雨霏、鄧雅文靠着靈動的肢體、富有感染力的表現力,在不錯的時尚團隊策劃下,貢獻出了碩果僅存的精彩封面。
時尚圈如此 " 大張旗鼓 " 地與運動員們合作,最直接的目的,還是為了流量。
除了奧運會的後續熱度,人氣運動員們暴漲的粉絲數,也會為時尚雜志帶來真金白銀的數據和銷售額。
以孫穎莎為例,她不僅成為了首位登上《時尚芭莎》單人封面的運動員,還創下了恐怖的銷售數據:
開售一分鍾就賣出 10 萬本,一天賣出 40 萬本,總銷售額超 2000 萬。
毫不誇張地説,這一成績完全可以吊打許多内娛頂流明星。
王楚欽也不甘示弱。
《Another Men》同樣是一分鍾賣出了 10 萬本,很快又突破了 30 萬本,銷量勢如破竹。
試問,這潑天的富貴,哪家雜志不想接住呢?
過去," 金九銀十 " 幾乎都被女明星和超模霸占。
如今另辟蹊徑,找來運動員們 " 撐腰 ",幾乎是百利而無一害的萬全之策。
不僅場面有了,吃瓜群眾服氣,更重要的是,當銷量與話題度都得到了保證,雜志與廣告金主們都笑開了花。
細看運動員們的優勢:比小花有排場,比大花多 " 檔期 " 和新鮮感,還自帶體育圈正能量光環。
時尚圈找他們合作,是穩賺不虧的生意。
但這不應該成為,時尚圈擺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