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學校通知要買學平險,家長可以拒絕嗎?,歡迎閲讀。
中新經緯 9 月 10 日電 ( 李自曼 實習生 劉雨荷子 ) " 事先沒通知,就是讓直接填表繳費。也沒有保單,我現在手裏的單據還是去年的,看了保單才了解保障内容,由哪家公司承保。" 天津家長劉敏 ( 化名 ) 對中新經緯表示。
近日,多個地區中小學陸續開學,很多家長也收到了來自學校關于繳納學平險 ( 全稱中小學生平安保險 ) 保費的通知。學平險本該是自願購買,面對學校直接下發的通知,有的家長直接籤字交錢,有的則心存疑慮。學平險能不能不買?究竟有沒有用?
" 投保完也沒有見過保單 "
學平險,即學生平安保險,保障在校學生、幼兒的人身意外傷殘、死亡和醫療費用的意外傷害保險。
學平險保費在幾十元至兩百元左右,保障年齡範圍在 18 個月到 25 周歲不等,保額從 10 萬 -50 萬元不等。近期,部分地區上線的普惠型學平險的保額可達百萬元。
根據監管規定,學平險應秉持自主自願的投保原則,保障學生的自主選擇權。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學平險并沒有實現完全自願。
劉敏對中新經緯表示,她女兒今年上幼兒園大班。臨近開學,班主任在班級群發了關于學平險繳費的表格讓大家填寫。家長繳費後在表格裏填上名字。
" 所有家長都填了表,但關于學平險的具體内容,老師并未在群裏明确講解,甚至連保單也沒有主動向家長發放。" 劉敏説,她的保單是自己主動找老師要來的,看了保單才知道能得到哪些保障。
河北地區的家長王歡 ( 化名 ) 對中新經緯表示,她的孩子今年上初三,自從上中學後,每年學校都會組織買學平險。投保形式就是學校直接把保單發給家長,家長籤完字後,交錢就可以。
" 當時,我看老師發的統計投保人數表格裏,所有家長都籤字了。大家都買,我們也就跟着買了。每年保費只有 80 多塊錢,确實也不算貴。" 王歡説。
推薦模式下存理賠問題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目前有不少保險公司如平安财險、國壽财險、太保產險、新華保險、太平财險等均有學平險在售。
一位業内人士向中新經緯透露,早期學平險有的以團險的形式辦理,投保人為學校,但這種形式下時常出現保險公司與學校利益輸送的情況,保險公司為打開市場,會給學校進行大額返傭。經過監管治理,目前學校不能強制為學生統一辦理學平險,改成推薦模式,家長自願購買,投保人為家長。但推薦模式下,有些保險公司還是會争取到學校駐點。
" 就像醫院不賣藥,但是會推薦患者去哪家藥房買。大多數家長會基于對學校的信任,選擇學校推薦的保險。" 該人士表示。
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對中新經緯表示,本應自願購買的學平險,仍存在被學校推銷給學生家長的情況。首先是因為,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安全與健康問題,向家長推薦學平險的成功率高。其次,學校是學生高度集中的場所,如果能夠在學校内推銷學平險,銷售費用較低。再次,如果能夠以團險的形式銷售,保險公司在降低銷售費用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逆向選擇。
這種投保方式下,家長對學平險的具體保障情況和保險條款不了解,進而產生一些理賠問題。
河南地區家長李先生向中新經緯透露,孩子出險時,因為還在學平險的等待期,所以保險公司以此為由,拒絕理賠。但他交錢買學平險時,根本不知道有等待期,沒有人跟他詳細講解相關内容。此後李先生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投訴。" 目前保險公司已經理賠,以後買保險一定要弄清條款。" 李先生説。
中新經緯以消費者身份致電保險公司,多家保險公司銷售人員均表示,學平險可以通過學校購買,也可以自行購買。針對學平險理賠問題,中新經緯梳理了部分保險公司的理賠流程和要求。
平安保險網上商城銷售人員表示,購買時要先仔細閲讀保險條款,注意免賠額、等待期和報銷比例。投保頁面顯示的保額不一定是被保人最終實際得到的理賠金額,要看實際出險情況。通常,只要在產品保險責任内都能理賠,客户出險後要及時打電話或在網上進行報案。
人保财險銷售人員表示,可以通過公司電話或線上提交理賠申請。工作人員在接到報案後,會聯系報案人員,進行信息核實,并協助理賠。
中國人壽銷售人員表示,若孩子出險,且符合保險保障責任,就診後可憑借相關發票尋求保險公司理賠。發票金額小于 1 萬元,可以通過手機 APP 進行理賠,也可以去櫃面辦理。理賠款 15 到 30 天内可以理賠給客户,但也會根據案件復雜程度,提前給付或延遲幾天給付。
新華保險一位保險代理人表示,孩子一旦出險,可以第一時間聯系代理人,代理人詢問基礎情況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幫忙指導就醫,并協助理賠。理賠金額在 5000 元以下可以通過微信理賠,5000 元以上,理賠人員會上門收集資料,核查相關情況。
專家:若保障程度充足可不買
中新經緯查閲資料發現,此前 " 學平險 " 屬于強制投保的險種。2015 年,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 2015 年規範教育收費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嚴禁各級各類學校代收商業保險費,不得允許保險公司進校設點推銷、銷售商業保險。此後,學平險轉為學生自願投保。
2021 年 9 月,北京、重慶等多地銀保監局下發通知,要求充分保障投保自願,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強制或變相強制投保人購買學平險或強制購買指定保險公司的學平險。
盡管監管部門一再發布明文規定,學平險仍亂象叢生,變相強制投保、違規返傭、壟斷市場情況時有發生。
2022 年 6 月,原遼寧銀保監局公布的兩份處罰決定書顯示,沈陽 3 所實驗中學 2019 年通過沈陽益安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投保新華人壽公司的學平險 ( 實際投保人為學生家長 ) ,涉及保費 101 萬元,在獲得 58 萬元傭金後,該公司随即返傭給學校工作人員 33 萬元。
2023 年 6 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 2023 年民生領網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 第一批 ) 。其中,人保财險重慶市巴南支公司等 8 家保險公司在銷售中小學生平安保險過程中,達成并實施壟斷協定,被處罰沒款共計 1151 萬元。
面對學平險亂象,家長對要不要購買學平險心存疑慮。
李文中表示,學平險主要面向中小學生,一般以意外保險為主險,并附加住院醫療、重大疾病等健康保障。因此,如果學生已經購買了保障程度充足的普通的意外傷害保險和健康保險,就可以不再購買學平險。當然,由于意外傷害保險的死亡責任和傷殘責任以及重大疾病保險都是定額給付的,一般只要不超過法律和保險公司要求總限額,可以繼續購買,多買多保障,但是由于醫療保險理賠時一般遵循補償原則,因此已經有充足醫療保障之後購買學平險時沒有必要再購買附加的醫療保險。
北京升才律師事務所律師闫曉玲對中新經緯表示,根據《民法典》有關規定:如果學生在校期間人身受到損害的,學校如果未盡到教育、管理責任的,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傷害系由于學校以外第三人導致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學生購買了學平險,一旦發生人身損害,由保險公司在學校應負擔的責任範圍内進行保險金額的賠付,可以減輕學校的賠付義務。
如何促進學平險健康發展?李文中認為,首先,保險公司需要改變經營理念,有效利用互聯網平台提前向家長做好保險產品宣傳,再由家長通過互聯網渠道購買,盡可能減少進學校銷售。其次,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學平險銷售的檢查,對違規行為嚴格處罰。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李自曼:[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
作者:王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