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蛇年春節,我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現象,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雪球福爸,作者:雪球福爸,原文标題:《2025 蛇年見聞》,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這個春節,在老婆老家待了十來天,看到不少有意思的現象,涉及人口和社保、收入和產業、消費、教育、金融等。
一、人口和社保
小舅子説本地的男人,大多活不過七十三四,很多老人裝修完過兩三年就走了,延遲退休後 63 歲才能領養老金,他覺得劃不來,不願意交每年 1.1 萬(靈活就業)的養老費用,他説過,當地很多人不交。
我沒找到當地最新壽命,結合省裏最新數據和 2010 年時的省市差距,推算也的确這麼多(比一線差了 6 歲)。另外,三年前就發現,鎮上棺材店明顯變多、生意很好。
我們讨論了下,覺得是這幾個原因:工作辛苦,除了體制内沒有太輕松的工作;生活習慣不好,抽煙喝酒、熬夜打牌;保健意識弱,有慢性病易拖着、體檢意識淡薄。看來不同人對養老的認知是不一樣的。不過我覺得要動态地看,近十年來,無論是全國還是該省該市,壽命都是持續提高的。
養老金方面,不少在市裏的父輩親戚,職工身份,退休金大多 3 千 ~4 千,比我想的高。
居民社保,每年 400 左右,跟廣州在校生差不多,财政補貼 650 左右,大概是廣州的七八成。門診報銷限額低,而且往往縣裏醫院才能報,市裏醫院不行,我小舅子兩個孩子都沒交,其實一年小病去醫院不少,但也都是門診。我查了下,主要是報住院和大病。
幼兒園招不滿人,開始從鄉下招了。
當地彩禮不重,基本三萬左右。
二、收入和產業
弟妹的公司做人力外包,其實就是吃差價,工廠給工人一小時 20 元,人力吃 2 元,工人實際到手 18 元,其中有 2 元還是穩崗補貼,待滿 2 個月才能領到。大多是電子工廠,給華為、蘋果等大廠做上遊供應商居多。這個待遇已經超出我的預期,每天幹 10 小時,一個月幹 26 天,算下來每月加班也有近 5000 元,與廣東相差不大。
工廠為何願意招外包?方便裁員。去的都是 30~40 歲、無(大專以上)學歷、無技術的人,他們不喜歡兩班倒的工作,想去更好的大廠,如富士康等,可沒學歷又去不了,又不喜歡加班,于是高不成低不就,就這麼跳來跳去,穩崗補貼就是為了吸引他們的。
至于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去工廠,我年前正好看了三聯的報道,嫌不自由,上個廁所都得向組長報告,工作間隙也不能刷手機,人際關系復雜,能升上來的都是會做人的,工資可能會拖欠,寧願幹也很辛苦但自由、人際簡單、工資日結的外賣。我在想,等這些人老了,工廠去哪裏招人呢?看來機器代人,是不可替代之勢啊!
老婆好幾個表弟妹,原來在廣深做白領的,已經或将在年後回省會,省會程式員的收入約為深圳六七成。
小舅子的石材生意比 2023 年更差了,2023 年是别人差,他還能保持,2024 年下滑了兩三成吧,因為他幹的時間最久,有不少老客户介紹的。鎮上做這個的,多的時候有近 20 家,現在只有六七家了。年前聽説,我一親戚在老家做工程承包,二工頭,只收回了材料款。看來房地產和上下遊都比較艱難。
去年那個愛吹噓的老板親戚,説他從深圳遷到本市的芯片打磨工廠,3 年虧了 1600 萬,盡管他一直強調效率比深圳高 3 倍,因為不用應酬,不知哪句真假。目前想搞柔性激光,跟一些高校搞合作,看起來又要追另一個熱點了。他什麼都買,股票、基金、黃金等。推薦我小舅子現在買黃金,2007 年與人合夥花 700 萬買中石油,被套了很多年。説去年踩了一腳大坑,我原以為他受傷了,半天才回過味,大概率去年國慶後入了。我發現,中國的小老板缺點是愛吹噓、沒耐心,優點是酒量大、善交際。
三、消費
最大的肉眼變化是,多地禁炮都在悄悄放松,逐漸朝限炮發展,這應該是年味的最大回歸。不過,加特林的價格從前年的 60 跌到 30 多,可見,熱點永遠是快速消散的,周期總是逃不過的。
市裏的萬達還是最熱鬧的商場,VR 店從去年的貌似一家,到今年三四家,萬達門口的淘氣堡,從之前的一個,到現在西門一直延伸到東門,連成排了,江東也開了第二家萬達,但人氣顯然比不過這家老的。江東這家門口喂鴿子的,10 元錢一包,很多小孩在喂,小舅子説春節前的周末也這麼多人。我們都覺得這個生意很不錯,讓别人掏錢給他養鴿子,而且比公園喂金魚更好,因為距離更近,互動感更好,可能這是單價更貴的原因,我們推算,他一天的純利潤少數 600 左右。
作者供圖
最大的亮點是文旅。這幾年該市辦了不少演唱會,很多周邊市的人都過來,市裏安排了公交車,可以去步行街逛吃逛喝。新建了一個很開闊的公園,有一大片湖,第二家萬達就開在旁邊。市裏新建了摩天輪,晚上燈光很好看。并在該市的名山附近,搞了一個仿古小鎮。初七那天,景點前 1 公裏就開始堵車。小鎮建在一大片水旁邊,燈光配合倒影和煙花,遠看的确很美。裏面小吃的價格倒是不貴,但人實在太多,好多節目表上的節目沒找到,我們基本只看到齊放加特林,最後壓軸的雜技倒還行。
作者供圖
在省會聚餐時,親戚説,自從我老婆給他推薦廣州酒家的速凍食品後,他們幾乎天天吃它家的燒麥和包子,讓我這位股東都自愧不如,畢竟我們最多一周一吃。他們説也換過其他品牌,最後發現還是不如這家的。我又給他推薦了廣酒和安井的其他產品,勸他換着吃。省會粵菜較少,大多味道一般。
這位親戚去年剛裝修,家裏大部分家電家居,都是美的或小米,淨水器和嵌入式飲水機是美的,電視是小米,燈是小米生态鏈的,可以語音控制。其實他以前買過小米的東西,也碰到低級的質量問題,我問他為何還選小米,他説,其實這些标準化的東西,質量應該差不多,沒必要花大量時間去挑選,真壞了換一個就是了。他認為,接觸多的人可能因為質量放棄小米,對很多了解不多的人,小米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大。後面,我在地市裏的萬達看到,小米店裏的人,比華為(最大、有車)、蘋果等店裏的人都要多。我得承認,小米的營銷的确是一流的,雷布斯個人魅力太大。
鎮上開了第二家零食很忙,雪王也入駐了,今年似乎大家都車厘子自由了,但是品質有些還是不敢恭維。
在老丈人家吃了幾頓火鍋,食材很單調,基本是自己做的,沒有我們常吃的各類火鍋丸子,他們説超市只有十幾元一斤的散裝魚丸,品質很差,親人們也不願意買。另外京東雖然能送貨到鎮上,而且默認到快遞點,得自取,如果你強烈要求,也可以送過來,我不清楚冷鏈是否可以送達。喜歡在實體店買食品的中年人還有不少。所以解釋有兩個:1. 安井有很大空間;2. 大家消費不起太好的,如安井的鎖鮮裝,你信哪個呢?
小舅子家小區外的這個商場,左邊這一半,因為疫情關停了一大半餐館,至今都沒再開,僅剩的一家,之前吃大家覺得味道挺好,今年基本是一桌子劣質預制菜。另一家親戚們常聚餐的酒樓,口味倒一直很穩定,人均也就 60 左右。本地知名燒烤,把萬達旁的人氣店搬去了廣州,在本市江東新開了一家。初四晚上,我們 108 号從 6 點一直等到 9 點才有位,據説這裏的廚師、燒烤師都有分紅,難怪能火這麼久。
鎮上的汽車,印象中電車較多的是比亞迪宋 plus 和特斯拉 model Y,電車在存量車中的滲透率還比較低,市裏看着也偏少。小舅子説,他的同學很多買了理想 L7、L8、L9,很适合奶爸出門。
總的來説,服務消費在抬頭,年前看過一篇對日本的報道,90 年代以後也有同樣的趨勢。另外,實體消費也還有不少擴張機會。
市裏也可以美團送藥了,時效也不錯,我在萬達逛時,看到不少黃袍小哥送東西。弟妹對大眾點評的券了解不多,常去的店居然不知道有團購券,一般用的是抖音券,因為折扣更大。去年底,我在廣州科學城看到一個快餐店,抖音的人來,放了個掃碼領券的二維碼。我與小舅子讨論了下,都認為抖音與美團的團購之争只是暫時罷兵。弟妹説,拼多多的羊毛沒以前容易搶了,看來新客户沒有那麼多了。另外我發現,這個春節,老人們都在刷短劇,看得那叫一個投入。
四、教育
小侄子上小學四年級,已經開始晚修了,7 點半放學。大侄子六年級,從初七開始補習奧數,加上年前補課被關在家裏一二十天了,期末他語數外基本都是 97~99 分。鎮上的初中倒是老早來争取,他們沒興趣。市裏最好的中學,語數外的密考他沒過,競争太激烈了。目前在等信息班考試,看能不能以特長生身份進去。但弟妹想放棄在市裏讀書,因為進去也進不了重點班,還不如讀縣裏的重點班。另外市裏補課十幾人的大班,都要 380 一節,他們覺得太貴了。本市靠前的六七所初中,中招分數線按滿分 100 分來折算,大部分要 93~95 分才能考進,總分還包含生物、信息這些廣州的參考科目,這麼一看比灣區卷多了。
五、金融
小舅子説,鎮上郵儲本來只有 1.4% 利率存單,行長幫他搶了個 1.5% 利率的一年期存單,過節送些大桶油、水果等禮物,把他樂得不行。當我告訴他,交行、招行有 2% 左右三年大額存單時,他和丈母娘堅信,郵儲是五大行,不能存交行、招行這樣沒聽説過的小銀行。并且説鎮上常發生國有大行存款丢失的事,儲户在大廳裏鬧。同時,他們對國内外政治大事卻如數家珍,我發現,鎮上的信息繭房很嚴重,娛樂、政治新聞傳播快,有用信息傳播慢,因為沒見過,抖音、視頻号也沒給他們推送。
我陪小舅子去市裏交行開卡,即使當場存很多錢,非櫃面轉賬限額也只能開 3000,有本區社保也只能 6000(我在廣州辦的招行社保卡限額 100 萬)。本市招行,默認限額 5000,有本區身份證的,限額當場可以調到存款額,非本區的 3 個月後才能調高。交行客服經理説,限額水平是當地監管部門定的,當地電詐很猖獗,小舅子説某縣有不少人去緬北,自願的。
六、最後
大概就是這些,你看到的問題多些,還是生機多些?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雪球福爸,作者:雪球福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