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打破“油電增程”,寧王開啓電池個性化時代,歡迎閲讀。
上海車展前夕,寧德時代秀了一波技術實力。
4 月 21 日,寧德時代舉行了名為 " 邊界覺醒 " 的超級科技日發布會,這場發布會的主角有三:第二代神行電池、鈉新電池、骁遙雙核電池。
第二代神行電池兼具了 800km 續航和峰值 12C 的充電倍率。12C 用直觀的數據來表示的話,就是 30 秒可以補能 75 公裏,1 秒相當于 2.5 公裏。這是在比亞迪發布 10C 閃充後,寧德時代的強力回擊,也是寧德時代技術實力的證明。
但這只是發布會的 " 前菜 ",寧德時代 CTO 高煥僅用了數分鍾時間,便結束了產品展示。
随後,鈉新電池正式登場,這是繼麒麟、神行、骁遙、天行等產品之後,寧德時代再次推出的全新產品。
這款產品既補足了鈉電能量密度低的缺陷,還将其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發揮到了極致。
據發布會介紹,寧德時代鈉新電池能量密度高達 175Wh/kg,可以帶來超 500km 的純電續航和超 200km 混動續航,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通勤和近郊出遊的需求。
此外,鈉新電池可以做到 -40 ℃環境下電芯能量保持率仍達 90%,充電峰值倍率可以達到 5C,在 2025 年末就可以量產。也就是説,這款電池的到來,可以讓新能源車往長江以北繼續滲透。
這兩款產品對汽車行業,以及個人消費者的影響,都還在意料之中。比如寧德時代早在 2021 年就已經開始布局鈉電,如今開啓大規模商用。
而第三款新品,骁遙雙核電池,則可能是一款引領動力電池行業的技術走向,且給個人消費者帶來更顯著,更長久利益的產品。
36 氪認為,寧德時代将這次發布會稱之為 " 邊界覺醒 " 的原因,就在于骁遙雙核電池的問世。接下來,36 氪将詳細講述這款產品的創新,以及能為消費者帶來哪些質的變化。
骁遙雙核上新,最高續航 1500 公裏
什麼叫雙核電池?
寧德時代将一個電池包抽成兩個獨立能量區,相當于一個大電池系統包含兩個小電池系統。小電池系統分别用不同材料的電芯,來彌補單一材料電池系統的不足,進而讓大電池系統成為六邊形戰士。
這裏可能會有人疑惑,在電池底盤一體化的趨勢下,車企和電池公司都在致力于提高電池系統空間利用率,而寧德的雙核系統,讓線束增多,空間利用率并沒有優勢,這樣如何保證能量密度?
這就要依靠于跟骁遙雙核共同發布的,自生成負極電池技術。
據介紹,寧德時代的自生成負極電池,讓電池體積能量密度提升 60%,質量能量密度提升 50%,所以能夠在同樣的電池包空間内,配置更多電量,帶來更長的續航。
為了打造出自生成負極電池,應用了多項首創技術。比如在電池負極的設計上,寧德時代為锂金屬打造了界面保護層,有效阻隔活潑組分滲透,顯著降低存儲過程中活性锂的副反應消耗,大幅提高無負極電池存儲性能,減緩電池的衰減。
再加上對隔膜、電解液等材料全方位的改善,寧德時代的自生成負極電池,在維持高比能優勢的情況下,還能兼顧高安全和長壽命。
此外,寧德時代自生成負極技術 ,可以靈活适配各種材料體系。比如,鈉體系自生成無負極電池,體積能量密度可達 350Wh/L;磷酸鐵锂體系自生成無負極電池,可實現 680~780Wh/L 的體積能量密度;三元體系自生成無負極電池,更是将三元的性能拉升 60%,将體積能量密度拉滿至 1000Wh/L。
寧德時代現場展示了四種主要搭配:
鈉鐵雙核:由 " 鈉新電池 + 磷酸鐵锂自生成負極電池 " 組成而成,充分利用了鈉新電池的低温性能,-40 ℃環境下能量保持率依舊大于 90%。以軸距 2.75 米的車型為例,搭載鈉鐵雙核電池,整體電量可突破 75 度,綜合續航突破 700 公裏。
鐵鐵雙核:由 " 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 + 磷酸鐵锂自生成負極電池 " 組成而成,可為軸距接近 3 米的車型提供千公裏續航,主能量區還可以擁有峰值 12C 的充電體驗,從 10% 補能至 80%SOC 僅需 7 分鍾。
三元鐵雙核:由 " 三元體系電池 + 磷酸鐵锂自生成負極電池 " 組合而成。主能量區三元電池可以提供達到 1 兆瓦的動力,即使電量僅剩 20%,仍可輸出超過 600kW 的功率,遠超 1 台 V12 發動機;此外,主能量區也可達到 12C 峰值充電倍率。
雙三元雙核:" 三元電池 + 三元自生成負極電池 " 搭配而成,搭載在軸距 3 米的轎車上,配電量可突破 180 度電,綜合續航裏程突破 1500 公裏。
寧德時代骁遙雙核電池,推動了動力電池進入 " 多核時代 ",這款電池出現的意義不亞于早期的 CTP 的電池包結構,是一次進步意義非常大的工程創新,那麼對消費者來説,這款電池又意味着什麼?
電電增程,開啓 " 您的時代 "
一直以來,汽車外觀和内飾都講究千人千面,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而電池產品,卻以标準化為主題。
不管是最開始的圓柱電池,還是 VDA 尺寸的方形電池,亦或是标準化模組,标準化的電池包,以及寧德時代的神行、麒麟等等,都是以标準化為考量。
而這次,寧德時代這次打破了電池常規的标準化模式,重新以地網域需求、消費者需求為前提,打造了雙核系統,這在動力電池行業還是獨樹一幟的產品。
雙核系統,也可以被稱為增程系統。
增程系統之所以被稱為 " 增程 ",是因為它的核心功能是通過增加額外的能源補給裝置,來延長電動汽車的純電續航裏程。
現在行業通行的設計是用燃油發動機驅動電機,這也是很多人戲稱增程車為 " 賣電車,靠油箱 " 的原因。
而寧德時代骁遙雙核電池的出現,讓兩塊電池互相補能,從 " 油電增程 " 轉化為 " 電電增程 "。
不僅如此,寧德時代骁遙雙核電池,可以結合車輛的行駛狀态和用户駕駛習慣,智能調控兩個能量區的分配策略,帶來不同的用車體驗。
" 電電增程 " 同樣解決了裏程焦慮,最高可以續航 1500 公裏,更重要的是,這一產品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相當于開啓了電池個性化的新時代,也就是寧德時代一直以來所説的—— " 您的時代 "。
比如北方地區的消費者,可以選擇鈉鐵雙核電池,對性能有極致追求的消費者,可以選擇雙三元雙核電池。車企不用額外付出電池開發成本,僅按需配備車輛版本即可。
骁遙雙核電池,是目前只有寧德時代能做到的產品,因為寧德時代對多材料體系均有布局。
多年來,寧德時代已經在鈉離子、磷酸鐵锂、M3P、三元锂、凝聚态、硅碳體系、自生成負極技術等多種技術路線上都有產品問世。
所以説,雙核只是開始,寧德時代提出了這種技術構想之後,未來還會有三核、四核、乃至多核的電池產品出現,消費者也能夠根據不同的用車場景,選擇不同的產品。
沒有一種單一體系的動力電池可以滿足全場景的需求,三元锂電池能量密度高,但安全性能不佳;磷酸鐵锂更安全,但低温性能較弱;鈉電有快充和低温性能優勢,但能量密度又一言難盡。
這也是寧德時代推動多核電池的根本原因,想要打造一款全場景無短板的產品,只能取長補短,用不同產品體系的組合,帶給消費者更全面的體驗。
當行業還在為 " 油電之争 " 躊躇時,寧德時代已經将競争推向一個新的維度,即讓電池 " 讀懂 " 用户,未來,每一塊電池都可能是為不同場景而生的 " 專屬配置 "。
在大部分消費者的注意力已經放在智能化上之時,寧德時代再次證明,電池的故事遠未完結,而屬于技術邊界覺醒的新篇章,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