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談樊振東、陳夢、劉國梁與WTT世界乒聯改革,歡迎閲讀。
2024 年 12 月 27 日,國乒兩大奧運冠軍樊振東、陳夢先後公開發聲,明确表示無法承受 WTT 世界乒聯關于退賽處罰的新規定,于是決定退出世界排名體系并已經提交報告,引發乒乓球圈内外的震動;次日,WTT 世界乒聯也作出了回應,直言二人所談到的規則早已沿用四年、并非新規,但還是向他們送上了祝福。
一邊,是目前站在乒乓球領網域金字塔頂尖的運動員;另一邊,是當前乒壇大部分國際賽事的規劃組織——面對此情此景,許多人不禁發出疑問:
事情是怎樣鬧到這般地步的?劉國梁不是 WTT 世界乒聯的董事會主席、同時也是中國乒協的主席嗎?難道他沒有從中斡旋?
正所謂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WTT 世界乒聯與運動員之間的矛盾其實早已有之,此前就曾經有過小爆發,如今愈演愈烈反而更讓人感覺是 " 水到渠成 ",下面就讓我們來仔細捋一下這些事情的前因後果吧!
在讨論樊振東、陳夢退出世界排名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兩個乒乓球組織之間的關系,那就是國際乒聯與 WTT 世界乒聯。
國際乒乓球聯合會(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成立于 1926 年,簡稱國際乒聯或 ITTF,由各國家與地區乒乓球協會組成的一個國際單項體育組織,是乒壇的最高 " 仲裁 " 機構,有權制定與修改基本競賽規則。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orld Table Tennis),簡稱 WTT 世界乒聯或 WTT,是國際乒聯于 2019 年創立、負責運營目前大部分國際賽事的組織,而它們目前基本都被納入了 WTT 比賽體系,包括大家常見的 WTT 大滿貫賽、WTT 冠軍挑戰賽、WTT 球星挑戰賽、WTT 常規挑戰賽、WTT 支線挑戰賽、WTT 各大青少年賽等。
簡而言之,國際乒聯可以被視為乒乓球在世界範圍内的 " 官方 " 組織,而 WTT 世界乒聯則是國際乒聯為推動該運動商業化、市場化而成立的專門運營機構。
由于 WTT 世界乒聯本身就是由國際乒聯所創立,所以雙方的領導班子出現了很多重疊,比如現任國際乒聯第一副主席劉國梁就是 WTT 世界乒聯的董事會主席,國際乒聯首席執行官(CEO)史蒂夫 · 丹頓同時也是 WTT 世界乒聯的首席執行官。
如前所説,之所以要創辦 WTT 世界乒聯,為的就是推動乒乓球商業化、市場化運作——眾所周知,乒乓球雖然在世界範圍内有大量閱聽人,但商業價值一般,與足球、籃球、網球等難以比拟,在中國長期依賴于舉國體制支持,在其他地區的發展也不成體系。
至于國際乒聯此前的運營不但收效一般,而且還因為經濟問題鬧出了前任主席沙拉拉被舉報貪污,卸任後被排除在國際乒聯一切活動之外的情況,留下一地雞毛。
正是在以上背景下,WTT 世界乒聯應運而生,開始專業操辦乒壇的大部分賽事,結果新的問題也出現了。
如前所説,WTT 世界乒聯的 " 歷史使命 " 就是推動乒乓球運動的商業化、市場化,那麼他們找到了什麼 " 藥方 " 來解決這一問題呢?
面對一個自己領網域此前無法解決好的問題,人們最常見的辦法就是用 " 他山之石 " 來攻 " 自身之玉 ",也就是從其他領網域找到類似的方案來套用,而就 WTT 世界乒聯近年來的決策看,他們主要還是在借鑑網球等項目的成功經驗,大致邏輯應該是這樣的:
第一,廢除國際乒聯旗下的巡回賽系統,打造一套全新的 WTT 賽事;
第二,制定與 WTT 賽事相關的規則制度,增加運動員的參賽頻率;
第三,通過鼓勵相關產業發展,增加比賽熱度與粉絲規模拉動消費;
第四,實現資本積累,随後繼續擴大比賽規模與影響,形成良性循環。
個人認為,無論改革方向還是内容,WTT 世界乒聯的想法都是很不錯的,而就實際效果而言,也确實讓乒乓球運動的商業價值大幅度提升,這些我們可以通過近年來不斷衝上熱搜的詞條、不斷熱賣的門票看出。
毫不誇張地説,以前某些乒乓球比賽确實存在 " 送票都沒人要 " 的情況,現在竟然能做到 " 一票難求 ",單就商業價值而言,這确實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這不,2024 年還未結束,WTT 世界乒聯就已經公布了來年的比賽規劃,大家随後便看到了 2025 年首次集齊四場大滿貫賽事的安排,種種迹象表明,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乒乓球的商業化、市場化确實開始步入正軌。
結果沒過幾天,樊振東、陳夢便站出來發聲了。
其實早在樊振東、陳夢公開發聲之前,WTT 世界乒聯已經與另一位名将發生過衝突,那就是尼日利亞的阿魯納,起因是阿魯納對自己退出部分賽事後的被處罰感到不滿,同時爆料自己還有獎金被拖欠,甚至将此事上升到了種族歧視的高度,同時揚言要與 WTT 世界乒聯對簿公堂。
不過阿魯納雖然有些名氣,但畢竟咖位較低,影響力有限,所以此事最終還是大事化小解決(但似乎還沒有小事化了),但現在連國乒的核心主力、奧運冠軍也坐不住了。
根據現行規則,運動員在 WTT 賽事中退賽需要 WTT 世界乒聯開證明,即便身體痊愈、但該 WTT 賽事沒結束也不能參加其他比賽,否則兩次以上退賽就将面臨罰款。
而翻開 WTT 世界乒聯的比賽日程,我們便能看到 2025 年的 12 個月裏有多達 9 個月安排了 WTT 常規挑戰賽以及更高級别的賽事(WTT 球星挑戰賽、冠軍挑戰賽、大滿貫賽),此外 WTT 支線挑戰賽還有不少,至于世錦賽、世界杯、大洲錦标賽與杯賽等也仍然要照辦。
大量國際比賽安排不僅讓運動員疲于奔波,而且還會影響許多人參加商業聯賽賺錢,此前阿魯納就強調了這點,至于樊振東、陳夢作為乒壇的高收入群體,雖然不是靠打聯賽養家糊口,但也面臨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那就是無論罰款與否,都會影響他們參加非商業大賽:
退賽,既要罰錢,也影響世界排名(出現積分賦 0),不利于大賽抽籤和集中精力備戰;
不退賽,勞心勞力,傷病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身體難堪重負。
目前樊振東已經是超級全滿貫得主,陳夢雖然缺一塊世乒賽單打金牌、未能實現大滿貫,但也早已功成名就,在 WTT 賽事中沒有太多的追求,何必勞心勞力趕往世界各地 " 籤到 " 呢?
既然退賽還要罰錢、罰積分,那索性一退到底吧!
就 WTT 世界乒聯出台的規則而言,其初衷顯然還是想增加運動員的出場次數,擴大比賽規模,尤其名将出場所能帶來的明星效應更是不可估量,所以最近就多次在比賽期間舉辦球迷見面會,這對于 " 創收 " 來説顯然是多多益善的。
但問題在于:運動員能從中收獲什麼?
可能在 WTT 世界乒聯看來,高水平的運動員可以通過不斷參賽收獲獎金、名氣,低水平的選手也能夠獲得寶貴的以賽代練機會,所以比賽辦得越多,應該是皆大歡喜的,但事實顯然不是如此,這裏面就涉及到兩個問題: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乒壇最重要的兩個比賽一是奧運會,由國際奧委會主管;二是世錦賽,不屬于 WTT 體系。
事實上無論中外乒壇,非商業大賽的分量都要高于商業賽事,比如歐洲選手對奧運會、世錦賽、歐運會的追求也是放在最前列的,甚至對歐錦賽的重視程度也高于世界杯,更别説是才誕生幾年的 WTT 賽事。
畢竟對一位運動員來説,所追求的無非是榮譽和收益——非商業大賽能為國争光,商業賽事能嗎?奧運會、世錦賽取得好成績後所獲得的代言、獎勵,是 WTT 的獎金能比的嗎?假如 WTT 的獎金非常多另當别論,然而現實卻是獎金并不多,也沒有打聯賽穩定,這就導致出現尴尬的局面:
成績好、拿獎金多的運動員,説實話不缺這點錢,但頻繁參賽既增加傷病,又不利于備戰奧運會、世錦賽等大賽;
成績差、獎金少運動員滿世界飛來飛去,許多要承擔機票、住宿費,退賽還要罰款,甚至影響自己參加聯賽拿工資,誰願意?
所以當我們回顧近年來各協會與運動員的參加 WTT 賽事的情況時便會發現,不少人(尤其是名将)出戰的最大動力明顯不是為了獎金,而是奔着積分去的,因為積分可以提高世界排名,進而讓大家在奧運會、世錦賽等大賽中獲得好的籤位。
當運動員參加商業賽事的最大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打好非商業大賽的時候,就注定了矛盾必将產生,而這也反映了目前的商業化改革仍然只是 " 小有成就 ",遠未達到 " 大成 "。
反觀那些商業化運營比較成功的體育項目,許多商業賽事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奧運會,這對乒乓球來説是難以想象的,他們的底氣何在呢?豐厚且穩定的獎金保證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WTT 世界乒聯畢竟才成立五年時間,在商業化、市場化改革過程中也算是 " 摸着石頭過河 ",目前手上所積累的資金不足以支撐他們和網球等領網域一較高下,這也是苦衷,但換個角度講,運動員又為何要為别人的苦買單呢?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所以導致許多運動員都反感 WTT 世界乒聯的要求,阿魯納可以説是第一個站出來公開叫板的運動員,樊振東、陳夢的發聲更是将事情推到了風口浪尖,這自然也會讓劉國梁陷入了輿論風波當中。
畢竟如前所説,劉國梁是現任 WTT 世界乒聯的董事會主席,此外還是中國乒協主席、國際乒聯第一副主席,無論從哪個職位上看,他都是深陷其中的。
其實早在 2018 年就任中國乒協主席的時候,劉國梁就力主 "(在國乒)建立教練員和運動員雙向選擇機制以及成立運動員委員會 …… 對外能與國際接軌,隊内能獲得應有的話語權,并能夠維護自身正當利益和獲得自我發展空間,從而使隊伍的管理更加人性化 "。
不過主觀意願是一回事,客觀上能否實現另當别論,畢竟 WTT 世界乒聯也好、國際乒聯也罷,都是由其他國家和地區人員所發起成立的組織,重要決議也需要表決才能通過,劉國梁雖然是領導人之一,但能獲得多少話語權卻是難以确定的。
此外,對于身兼多職的劉國梁而言,中國乒協主席無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 本職 ",領導中國乒乓球隊完成奧運會、世錦賽等奪金的任務無疑是重中之重。
雖然今年國乒遇到了許多困難,但畢竟還是完成了大賽奪金的目标,至少劉國梁在這方面還是做得很出色,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也許他也會存在顧此失彼的情況,再加上國際乒聯、WTT 世界乒聯并非其 " 一言堂 ",許多事情就算想改也未必能通過,這點相信許多人也能理解。
由于目前劉國梁本人目前還沒有發聲,所以我們并不清楚他在本次事件中的處境與立場,不妨繼續靜觀其變。
但不管劉國梁、樊振東、陳夢、阿魯納個人怎麼想,歷史的經驗不止一次告訴我們任何改革都會面臨震蕩期,所以出現問題非常正常、也談不上可怕,重要的是能不能解決問題——那麼大家覺得本次事件會朝什麼方向發展呢?歡迎留言寫出自己的預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