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手機影像2023年度總結:硬體不再是第一追求,算法成新戰場,歡迎閲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 leitech
在我剛剛入職的時候,我參加各種線下活動或是周末出去散散步時都會背上我那又重又大的相機包,因為當時的我認為只有相機記錄下的畫面才足夠專業,足夠有意義。但我這種想法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被徹底推翻了,因為手機在影像方面的進步可以説遠超我的想象,從小米 12S Ultra 開始,我開始明白,屬于手機的時代來了。
2022 年可以説是手機攝影進步最快的一年,幾乎每家廠商都拿出了自己壓箱底的技術,一英寸超大底、高像素高素質潛望式長焦鏡頭、獨具特色的風格影調、自研影像芯片等等等等。
而到了 2023 年,手機影像似乎放慢了進步的腳步,比起在硬體上的比拼似乎更注重軟體上的配合。借着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我們不妨看看那些 2023 年的影像旗艦們都做了些啥,它們對于整個手機市場的推動性又是如何的。
「底大一級壓死人」不再可靠?
小米 12S Ultra 的出現算是帶火了一英寸大底這個詞,它的影像表現讓包括我在内的一眾消費者意識到,如今的手機真的能拍出接近相機質感的好照片。不過由于當時小米和索尼有半年的獨占期協定,其他廠商雖然也拿到了這顆一英寸大底傳感器,但基本都只能等到 2023 年才能讓產品亮相。
于是在 2023 年上半年,我們迎來了 vivo X90 Pro+、OPPO Find X6 Pro 以及小米 13 Pro/Ultra 四款搭載一英寸超大底傳感器的影像旗艦。他們所帶來的優勢也是十分明顯的,在近物拍攝時的背景虛化程度與主流相機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等級,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内我也曾先後使用小米 13 Ultra 和 OPPO Find X6 Pro 拍出了不少滿意的樣張。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但在長期使用後我也發現了一英寸大底所存在的各種無法忽視的弊端,就以小米 13 Ultra 為例,它與後續發布的小米 14 Pro 在成像素質上并沒有一眼的差距,而且在對焦速度、功耗方面、功能性上也要差上不少。
實際上 " 底大一級壓死人 " 這句話指的是相機中半畫幅和全畫幅指尖的差異,這兩者的尺寸差距達到了 1.5 倍,自然在成像效果、感光度等維度上有較大差異。但之前的 GN2、IMX707、OV48C 等傳感器的尺寸實際上已經十分接近一英寸,這個效果差異和相機完全不是一個級别。
看到這裏的讀者一定會好奇,那為啥這幾款搭載一英寸傳感器的手機在拍照方面的提升這麼大呢?其實主要還是歸功于算法上的更新,手機不像相機,很大程度上都依賴廠商的算法。所以比起去卷什麼一英寸大底、超一英寸大底等硬體,不妨先把算法給搞透,更何況如今的手機攝影已經不再局限于比拼畫質,比拼審美才是下一個戰場。
因此在 2023 年下半年,以 OPPO Find N3 為首的一眾旗艦手機都放棄了一英寸傳感器,轉而使用起了搭載新技術的 " 小底傳感器 "。
(圖片來源:OPPO)
以 OPPO Find N3 為例,其搭載的折疊像素技術為手機影像指明了一條新道路。用最簡單的話來説,在折疊技術的加持下能讓原本感光面積不大的元器件擁有堪比一英寸大底的感光能力,從而突破小傳感器帶來的各種限制。
後續發布的小米 14 系列、vivo X100 系列也均采用了該思路,不再一味地追求大底所帶來的超強虛化,而是依靠自己的技術提升帶來了更好的拍攝體驗,更快的合焦速度、更強的寬容度、更豐富的後期空間、更好的色彩。
但你要問一英寸大底傳感器好不好,當然好,誰不喜歡大底帶來的景深感呢?但它所帶來的提升确實不多。因此小雷認為,在 2024 年也會有幾款主打極致影像的手機會搭載一英寸甚至更大面積的傳感器,但這種投入和回報是否成正比呢?誰也不清楚。
之前曾有人爆料已經有手機廠商開始測試 M43 了,但説實話我對此并沒有多大的期待,如果真要去追求極致的影像表現而犧牲手機的輕便性的話,那我為什麼不繼續使用相機呢?
或許對于手機來説,比拼大面積傳感器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手機影像還是會在性能和價格之前取得一個更好的平衡。
潛望式長焦成新戰場?
自從 2019 年 OPPO 和華為将潛望式長焦鏡頭帶入手機市場後,消費者對這一新技術可謂是充滿了熱情和好奇心,在接下來的幾年内也越來越多的產品搭載高素質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從 3 倍到 5 倍再到 10 倍光學變焦,從 800 萬像素到 5000 萬像素再到 6400 萬像素,這可以説是手機近幾年來進步速度最快的一項新技術。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
雖説 2022 年 OPPO、vivo、華為、榮耀都放棄了潛望式長焦(他們表示用户的使用率低所以不用),但小米仍然堅持了下來,和三星一起成為 2022 年度影像機皇。或許是吸取了 2022 年的教訓。
OPPO 和 vivo 在 2023 年終于放開了手腳,在 OPPO Find X6 Pro 和 vivo X90 Pro+ 拿出了它們最強的潛望式長焦,也算是重回手機影像的第一梯隊。
但光是卷硬體肯定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如何進一步去擴展它的使用場景才是當下最應該思考的。華為算是給出了一份标準答案,在 P60 Pro 上,華為用大光圈 + 算法的方式帶來了暗光長焦技術,畢竟按照常理來説長焦鏡頭的光圈都偏小,在光線不充足的夜晚反而容易拖後腿。
更有意思的是長焦微距功能,這項技術其實在 2021 年就已經有手機搭載了,但當時并未引起太大的關注。華為 Mate 50 RS 将這一技術 " 發揚光大 ",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構圖思路和想法,例如之前這組用小米 14 Pro 拍攝的長焦微距樣張,75mm 的焦距能夠讓我隔着接近 30cm 的距離依舊拍攝出微觀一樣的照片,廠商們依靠長焦的放大特性和相關算法讓這顆鏡頭有了别樣的體驗,也讓這顆鏡頭同時承擔起了長焦和微距兩顆鏡頭的重任,這是我們消費者都願意看到的。
那麼,在 2024 年,手機的長焦還能怎麼個進步法呢?是繼續堆硬體,用更高的像素和更大底的傳感器去提升畫質?還是拿出更多新的玩法?誰也不知道。
獨立影像芯片加持,vivo 成最後赢家
其實從手機廠商們拿出所謂的自研影像芯片時,我個人是不以為然的,原因嘛也很簡單,我不認為這些廠商能夠堅持下來,大部分做個一兩代就放棄了,還能圖它帶來什麼很顯著的效果呢?
顯然我的想法只猜對了一半,确實有部分廠商在推出了一代產品後就草草收場,後續也沒有任何新自研新品的消息。而 vivo 算是讓我刮目相看,不但将自研影像芯片迭代到了第三代,而且其所帶來的能效比提升是顯而易見的,更别説 6nm 的自研芯片還能将照片上的一些算法帶到視頻功能上去。
這一點我們在去年末的 vivo X100 Pro 上可以看出,vivo V3 芯片給予了 vivo X100 Pro 更高的能效比,搭配多并發 AI 感知 -ISP 架構和 FIT 互連技術帶來了業界第一個「4K 電影人像視頻」,實際體驗下來,效果确實有巨大的提升,説它是目前安卓陣營中視頻功能最出色的手機也不為過。
唯一讓小雷有些可惜的是,如今在影像自研芯片領網域幾乎只剩 vivo 一家,OPPO 和小米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這顆芯片的重要性呢?千萬别小看了這枚芯片,它很有可能會是手機在影像上實現彎道超車的 " 捷徑 "。
影調風格成新捷徑
手機和相機最大的區别是什麼呢?其實不是畫質,也不是什麼虛化啊景深什麼的,就是單純的影像風格。專業相機的 RAW 格式不會對照片進行一丁點的後期處理,而是把這個任務交到攝影師手中。而手機呢,當你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手機就已經幫你 " 後期 " 好了一張照片。
這其實也是市場的選擇,如果你給消費者一台直出好看的手機和一台拍出來 " 原汁原味 " 的手機,相信消費者一定會選擇前者,用手機拍照的人絕大多數不會去考慮後期的問題,他們更希望拍完就能直接分享出去。
所以在 2023 年,幾乎每一家手機廠商都拿出了自己對于影調的不同看法,要説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那必然還是小米。小米 12S Ultra 的徕卡影調真的算是手機影調發展的一個裏程碑,它不會去暴力處理照片中的高光和暗部,而是通過攝影師的視角帶來一張光影效果出色的照片,這在以前絕對是不受消費者和市場所認可的,它的成功也意味着消費者的審美其實是在不斷提高的。
而到了今年的 13 和 14 系列,顯然小米對徕卡影調的理解更深一步,保留畫面中真實的光影明暗對比,讓原本平面的照片能夠擁有真實世界中的立體感和空間感。通過這種方式,小米大幅提高了成片率,也讓生活中那些随處可見的普通場景變得「值得記錄」。
但這種自成一派的影調風格肯定也不會被所有消費者所接受,我身邊很多朋友依舊覺得 iPhone 的拍攝效果最好最真實,拍人還是自拍都更好看,或許她們并不喜歡手機自作主張地給自己修圖,希望能盡可能還原自己的樣貌和膚色。
不過我是認為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喜歡讓手機幫自己處理的,我們拍照不就是圖個好看嗎?如果真的是為了圖個還原感的話,我為什麼不拿相機給你拍照呢?
寫在最後
手機影像的未來,我認為依舊離不開光學硬體 + 影像算法 + 算力的三重結合,廠商與其瘋狂卷硬體和算法,不如多思考一下輔助用户拍出好照片的影像性能,都可以做哪些新嘗試,更要在自研技術和影像創新上多下功夫,這樣才能做獨屬自己的影像護城河。
不知不覺手機影像發展已經來到一個路口,硬體進化的步調日趨放緩,想憑借硬體方面的迭代更新做出讓人驚喜的產品相當困難。大部分廠商開始更改自己的研發角度和方向,不再以堆參數為重點,而是從消費者的日常需求出發,以使用者的感受作為評判标準。
于是在 2023 年我們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影調風格,也見到了能變相提升格調的相機水印,有了能媲美大光圈定焦鏡頭的人像模式等等等等。原先完全用數字解讀的影像,如今開始從使用者的角度切入,去分析什麼樣的照片才算是一張好照片。
評判一張照片的标準也不再是依靠亮度和畫質,而是用能打動人、有生命力的特性讓影像得到升華。如何提升照片的主觀價值成為一個新的課題,未來的好照片,與我們傳統印象中的好照片可能不是同一種 " 好 ",但一定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