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60歲孕婦成功分娩,產科醫生怎麼看?,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醫學界,作者:燕小六,責編:汪航,校對:臧恒佳,編輯:趙靜,頭圖來自:AI 生成
據濟南市人民醫院官方訂閲号消息,12 月 20 日上午,一位 60 歲的高齡孕婦在該院產科成功分娩,創造醫院歷史。
院方介紹,這名極高齡孕婦合并妊娠期高血壓,入院後監測血壓在 150/90mmHg,分娩過程具有危險性。為此,產科召開全科大讨論,麻醉科、手術室、新生兒科參與,提前做好人員、設備、藥品準備,搶救設備随時啓用。
最終經剖宮產手術,這名極高齡孕婦誕下一名健康男嬰,母子平安,新生兒因屬高危兒已轉到新生兒科住院觀察。院方表示,手術持續 50 分鍾,是醫院建院至今分娩年齡最大的孕產婦。不過,醫院官方訂閲号已删除這篇文章," 濟南生活廣播 " 等官方媒體的報道依然留存。
" 醫學界 " 多次聯系醫院未果,尚不清楚孕婦更多細節。" 極目 · 新聞 " 的報道稱,產婦的丈夫今年 55 周歲,雙方已育有一女,男嬰為家中二孩,可申請育兒補貼。公開資料顯示,六旬婦女生育的案例在國内外皆有先例,但在臨床中,極高齡孕婦分娩十分棘手,或以女性健康和嬰兒生命為代價。
多名三甲醫院產科醫生告訴 " 醫學界 ",產科不能拒絕患者,接診後一定會竭盡全力确保母子平安。但醫生同時強調,極高齡孕婦易發生流產、早產、胎兒染色體異常等,是導致妊娠并發症或不良結局的重要因素,因此不鼓勵高齡生子。
高齡產婦不在少數,代價是巨大的
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醫師張琳告訴 " 醫學界 ",随着現代醫學不斷進步,很多女性能夠達成二三十年前無法想象的生育極限,一個直觀表現就是女性生育年齡的上限不斷提高。
2010 年,因為失獨,60 歲的盛女士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產下一對雙胞胎;2019 年,山東棗莊 67 歲的田女士自然受孕,生下一名女嬰;同年,一名 74 歲的印度女性經輔助生殖誕下雙胞胎。浙江、山東、廣西、安徽 …… 我國多地醫院曾發布此類產科案例。
近年來,張琳在門診見過不少 45 歲以上的孕產婦,50 歲以上者也時有出現。她們有的是晚婚晚育、首次妊娠;也有失去成年子女後的母親,因傷心欲絕希望再次生育。
張琳告訴 " 醫學界 ",生育須有種子和土壤。源于男人的種子就是精子,總體看,男性生育力會随年齡下降,但生殖細胞不會耗盡,老來得子的男性不勝枚舉。
源于女性的種子即卵子。" 進入更年期後,女性體内的卵泡儲備逐漸耗盡,排卵周期延長、不規律。一旦絕經,意味着功能正常的卵泡耗竭,女性失去排卵功能。" 張琳表示,過往認為,絕經年齡就是女性的生育極值。
絕經還會影響孕育新生命的土壤——子宮。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產科主治醫師林琳告訴 " 醫學界 ",絕經後卵巢功能衰退,女性體内性激素水平非常低。子宮受激素影響而萎縮,表現為體積變小、内膜極薄,受精卵無法着床、胚胎難以發育。
" 中國婦女的平均絕經年齡是 49 歲。理論上,未絕經者仍有自然受孕的可能,但年齡越大,機會越渺茫。" 林琳説。
随着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不斷發展,一部分已絕經女性重獲生育希望。此時,卵子來源有幾種可能。一是用激素刺激女性恢復排卵,但林琳認為,該途徑從理論上講幾乎不可能實現。
二是使用該名女性在年輕時冷凍的卵子,三是使用其他女性捐獻的卵子。無論是何種情況,女性都要接受大劑量的雌孕激素等刺激、補充,盡可能改善子宮内膜狀态。
因此,高齡孕婦想要通過輔助生殖技術成功分娩,代價是巨大的。除了費用高昂,假設女性要用自己的卵子,促排卵藥物可能誘發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造成腹水、腹脹,嚴重時必須取消胚胎移植計劃并住院治療。
此外,激素刺激可能導致内膜厚度不均勻,影響胚胎植入、着床,有時會引起内膜炎症。
一般而言,輔助生殖成功率會随年齡增長而降低。美國疾控中心 2020 年數據顯示,在該國首次做試管嬰兒的女性中,35 歲以下人群的活產率達 55%,而 40 歲以上人群僅為 8.2%。也就是説,40 歲以上人群每做 100 次胚胎移植,只有 8 次能成功生下孩子。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沈浣教授曾告訴媒體,46 歲後試管嬰兒的成功率趨向于零。
極高齡孕婦的生育風險有多大?
林琳提醒,在國内法律和倫理環境中,女性要通過醫療技術達成生育夢,是有 " 條件限定 " 的,主要局限于非自然絕經女性,比如患有卵巢早衰、卵子成熟障礙性疾病,或某些遺傳病、系統腫瘤導致早絕經者。
在我國,贈卵也局限于這部分女性中。" 原則上,針對正常自然絕經後仍希望生育者,輔助生殖技術實施部門傾向于盡量勸退。" 林琳説。
這是一種限定,亦是對女性的保護。張琳解釋稱," 高齡妊娠就像打怪獸一樣,一步一步、步步艱辛。"
按照國際婦產科聯盟定義,預產期時年齡 ≥35 歲的孕婦為 " 高齡產婦 "。" 如果超過 40 歲,就是超高齡產婦;超過 45 歲,是極高齡產婦 …… 醫生會在病歷上貼一個有顏色的标籤‘高危妊娠’,意思是又老、又危險。"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原院長段濤曾撰文感慨,這個 " 老 " 是指生殖年齡," 卵子不饒人 ",生育風險很大。
大量研究表明,高齡是導致孕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關鍵危險因素之一,更易患妊娠并發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壓、胎膜早破、圍生期死亡和胎兒不良臨床結局等。
以心髒為例,妊娠會增加 30%~50% 的心髒負荷,雙胎妊娠的影響更甚。對普通育齡女性而言,這可能導致心慌氣短。到了極高齡產婦中,因自身血管内皮損害、妊娠高凝狀态,女性可能出現靜脈血栓、加重心肌缺血,極易并發心衰。
張琳接診過的最高齡產婦是 56 歲。那是一位失去獨子的母親,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在孕 32 周時生下一對雙胞胎。
張琳對她印象深刻,稱其 " 發生了一切可能的并發症 "。包括甲狀腺功能減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嚴重水腫、蛋白尿、肝腎功能受損 …… 另有一名嬰兒發育明顯落後。
從結局看,這或許已是不幸中之萬幸。有研究表明,高齡是胎死宮内的獨立危險因素。大于 42 歲的女性即便在超聲看到胎心後,還有 36% 的流產率,早產率、低出生體重兒發生率亦大幅增加。
由此,剖宮產率明顯上升。林琳所在科室同樣接診過 50 歲以上的產婦。她介紹,相較于普通剖宮產,高齡者的手術難度更大。
" 風險來自兩方面。首先,高齡女性身體素質下降,術中宮縮乏力致產後出血的風險更高。術後子宮復舊,全身系統性康復速度明顯慢于 35 歲以下女性,手術并發症、後遺症發生率亦明顯升高。" 林琳説。
其次,對于高齡瘢痕子宮女性,由于有盆腔及子宮手術史,大多存在盆腔粘連,術中易發生髒器損傷、出血等并發症,術後繼發感染、盆腹腔粘連等風險較高。有女性甚至因為剖宮產遠期并發症,不得不接受更多手術。
張琳遇到極高齡產婦後,會第一時間聯系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 提醒大家做好準備、這個產婦随時會生。有時得兩名以上麻醉醫師采用多種方式配合,保證手術實施。手術醫生也有講究,得高年資、要做得很細。"
醫生只能盡力幫助,但不鼓勵極高齡生育
在門診中,張琳每每遇到高齡孕婦,都要第一時間全面評估妊娠風險,給出明确答案:繼續妊娠,還是盡快終止。
她最擔心的,一是孕婦安危,二是胎兒能不能安全發育到可存活孕周。同時,她會詳細告知對方,有些妊娠并發症可能在孕後才慢慢改善,有些則會繼續發展下去。
即便如此,一些超高齡、極高齡女性仍願意拼一把。" 我在那位 56 歲媽媽身上看到,孩子意味着希望。" 她説。
張琳告訴 " 醫學界 ",如果綜合評估排除絕對禁忌如長期慢性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并發症等,沒有器官不可逆損害,女性自身生育意願強烈、身心做好準備,不論多難,產科醫生一定來者不拒,會竭盡全力幫助她們," 這是醫生的職責所在。"
但她并不支持超高齡產婦長時間保胎。因為保胎藥會增加乳腺、心血管系統異常,也會增加長期卧床者的血栓與感染風險,易出現感染性休克。
林琳介紹,目前已有詳盡的指南、共識等,對高齡妊娠風險評估、終止妊娠等指征予以明确,規範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
按照國家衞健委檔案,≥40 歲的孕產婦屬于 " 嚴重高危 " 案例,納入橙色高危管理,若發生并發症則要貼紅色(高風險)标籤。對這兩類孕產婦,檔案要求醫療機構将其作為重點人群專案管理,确保做到 " 發現一例、登記一例、報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 ",要盡快制訂個性化管理方案、診療方案和應急預案。
林琳認為,由于生育限制解除和輔助生殖技術進步,部分自然條件下生育希望渺茫甚至不可能生育的女性,得以順利分娩,但這并不是鼓勵女性冒險成為高齡甚至超高齡孕產婦。
" 從确保母嬰健康、家庭和諧以及優生優育的角度,我們提倡适齡生育,每對夫婦有權獲得為他們量身定制的生育計劃,以及相配套的醫療措施。不污名化計劃生育,也是醫療工作者的職責。" 林琳説。
實際上,生和育是一個長期過程。極高齡產婦懷孕、生產時已至圍絕經期,分娩後部分婦女因身體及精神等原因無法照顧孩子。這可能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家庭關系造成負面影響。
此外,極高齡產婦還要考慮孩子出生後,母子能否坦然面對周圍環境,母子間的代際關系及社會輿論壓力。這是更為嚴峻的挑戰。
國際上,有些國家或地區已經取消輔助生殖的種種約束。例如從 2020 年起,新加坡衞生部取消 45 歲年齡上限,并不再限制女性進行輔助生殖技術的次數。
但美國生殖醫學會 2016 年的倫理意見認為,鑑于臨床數據,以及對女性壽命、撫養孩子至成年所需的心理、社會支持等擔憂,即使 55 歲以上女性沒有潛在的健康問題,也應勸阻她們進行輔助生殖。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 . 高齡婦女孕期管理專家共識 . 中華圍產醫學雜志 .DOI:10.3760/cma.j.cn113903-20240204-00060.
2.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學組 . 高齡婦女妊娠前、妊娠期及分娩期管理專家共識(2019) [ J ] . 中華婦產科雜志,2019,54 ( 1 ) :24-26.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9.01.006
3.Daar, Judith, et al.Oocyte or embryo donation to women of advanced reproductive age: an Ethics Committee opinion.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Volume 106, Issue 5, e3 - e7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醫學界,作者:燕小六,責編:汪航,校對:臧恒佳,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