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給“老外”做地陪的年輕人,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新浪蜂鳥,作者:摩沙,編輯:李固,原文标題:《日賺 800-1000 元 給 " 老外 " 做地陪的年輕人 | 新浪蜂鳥》,題圖來自:AI 生成
一股中國引力讓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出現在了中國的大街小巷。
2024 年,6488.2 萬人次外國人入境中國,同比上升 82.9%,其中,免籤入境 2011.5 萬人次,同比上升 112.3%。
據國家移民管理局 2024 年 12 月 17 日公告,将過境免籤外國人在境内停留時間由原 72 小時和 144 小時均延長為 240 小時(10 天),同時新增 21 個口岸為過境免籤人員入出境口岸,并進一步擴大停留活動區網域。
在政策的推動下," 中國遊 " 更火熱。據新華社報道,在海外社交媒體上,"China Travel" 标籤視頻總播放量近 10 億。
對于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來説,一個美麗的中國正在 " 開放懷抱等 "。同時有一群中國的年輕人,發揮自己的語言優勢,在業餘時間通過做地陪導遊,開設了自己的 " 日薪 " 副業。
他們有來着外語院校勤工儉學的大學生,也有考過導遊證的專業人士。《新浪蜂鳥》找到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個城市的年輕人,分享他們兼職給 " 老外 " 做地陪的故事與感受。
以下是三位外語地陪的故事。
趙文钰
主業:北京外國語大學大四
副業:西班牙語地陪
坐标:北京
"órale!"(大意:哎呦天啊!)客人聽到我會説地道的西語俚語時,露出驚嘆的申請,我的心中有點小得意。
大三時,我去墨西哥交換了一個學期。來自墨西哥的一家人是我回北京之後接待的第一組客人。
在墨西哥,我參加了許多活動,去大使館穿漢服演出、在當地遭遇飓風時當救援志願者。
我本科學西班牙語,雅思考了 8 分,所以也嘗試接一些中、英、西語的翻譯工作。
回到北京之後,一位在墨西哥的前同事幫我推薦了一家人,他們之中有人來北京參加貿易相關的展會,全家人空閒時想找個西語比較好的導遊逛逛北京。
地陪不是單純的導遊,除了基礎的接送機、介紹景點、協助訂酒店之外,我還需要規劃遊覽線路,根據遊客的喜好和宗教信仰預訂餐食。
我制作了一個谷歌文檔,列出具體的行程,便于他們動态浏覽。除了出發時間、遊覽時長等,我還放上了每個景點的圖片,和簡短的精華介紹。
我的客人大多母語是西語,但很多景點的導遊詞是英文版的,為了給他們更好的遊覽體驗,我會提前翻譯好相關内容,打印出來,遊覽當天給他們參考。
出發前的準備工作是最繁瑣的。在聊天群裏,我發送了一張個人生活照,這是第二天我去接機時要穿的衣服,方便客人辨認。
在墨西哥做交換生時的趙文钰
2024 年 10 月,他們一行人從廣州轉機飛到北京,我為大家準備了一個寫着 " 歡迎來到北京 " 的西語牌子,來方便在機場讓客人們認出我。
同時,我也給他們準備了胸卡和小禮物,表達歡迎。
從去墨西哥交換時,我就總想抓住機會給 " 老外 " 介紹中國文化。送禮物就是個機會,我準備的是帶有中式元素的手串。
從電商平台下單,只要幾塊錢一條,但拿到帶有吉祥寓意的中式禮物,客人都很開心。
這并不是我第一次做地陪,從大二開始,我也陸續參與過一些實習,在北京接待過外國人。總結下來,客人們對我都很友善,吃飯時他們還會慷慨地説:" 别客氣,随便點,我們請客。"
棘手的情況我也遇到過。比如,許多外國客人吃不慣動物的特殊部位,比如雞爪、鴨血、肥腸和毛肚。
雖然客人不會因此而不開心,但有了經驗之後,我就會提前 " 避雷 "。列出食物清單,提前詢問他們的意見。
我摸索出了一些規律,比如烤鴨就是外國人普遍接受度較高的特色美食,包鴨餅在他們看來是個有趣的過程。
我喜歡這個副業。對于學生來説,接待外國人是認識新朋友,鍛煉語言的好機會。雖然是我帶着别人在遊覽,但有時候老外視角裏的中國,也讓我感受到了一種新奇的,認識自己國家的視角。
舉個例子,行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我們時常會看到身着漢服、滿族服飾或其他少數民族服裝拍藝術照的人。在我看來,這太正常了。
但外國遊客就提出了他們的疑問," 傳統服飾難道不是在節日時民眾穿着的嗎?為什麼是在日常生活中體驗?" 這個問題讓我感受到司空見慣的景象也有深意,每個國家和民族對待傳統文化有着不同的保存方式。
同時這個副業也算是我的勤工儉學,憑借自己的能力賺錢,感覺很不錯。地陪的市場價格比較透明,我通常不會和客人特别去談價格問題,更沒有讨價還價。
西語接待外國人每天的服務費是 1000 元,與團隊人數無關,其他打車、門票等支出都是由我先行墊付,每天晚上行程結束時,找客人報銷現金。
在接待了一些外國遊客之後,我也想考個導遊證,通過學習來加強自己的專業能力。不過最近是大四下學期,有兩篇畢業論文等待着我,考證計劃只能暫時擱置。
最近有朋友推薦給我地陪的工作,也有客人通過社交媒體發私信給我約時間,但學業真的太忙了,我只能把工作機會推薦給同學和朋友。
目前來看,随着更多國家的民眾可以免籤來到中國,這項生意的市場比較紅火。粗略計算,最近幾年,我已經推薦了近百份地陪工作給朋友們。
不過,針對外語地陪這個工作來説,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專業的機構,收入和工作時間不太穩定,我不會将它作為我的主業。
最近,我拿到了香港大學的碩士錄取通知書,但我還是決定先就業。
畢業後,我會加入一家北京的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經理,聚焦出海業務,有前往墨西哥出差的機會。希望在未來,我能繼續為中墨之間的交流盡一份力。
黃倩
主業:教培機構老師
副業:英語地陪
坐标:成都
2025 年,我開啓了一項新計劃:接待 100 組外國人,帶他們遊覽四川的好山好水。雖然冬天是旅遊淡季,但目前的 kpi 完成情況還不錯,我已經接待了 12 組客人。
我今年 29 歲,大學讀英語系,通過了專八考試。目前的本職工作是一家機構的英語輔導老師,負責周末和放學後督導孩子寫作業、答疑。
這意味着,平日的白天我幾乎沒有工作。
我是個有好奇心、閒不住的人。畢業之後,我不太想快安定下來,就到澳大利亞打工度假,在那邊一半工作,一半旅行。
我去農場裏幫忙摘過葡萄和櫻桃,也去小鎮上做過家政服務,在壽司餐廳打工,甚至在中醫館裏學過推拿,那是一段充實有趣的日子,也鍛煉了我的英文口語能力。
2020 年回國之後,我在教育機構工作過,又在疫情期間去防疫酒店做過行政。
開始給外國人做導遊是個巧合,我此前沒有聽説過這門副業。我工作的地方是成都的一家高級大型酒店,疫情後,酒店開始常态化運營,由于位置靠近機場,那裏時常有外國客人。
因為我是英語系畢業的,領導就派我負責接待外國友人,包括辦理入住和接送機。有些住宿的外國人有半天或一天的空閒,想在周邊逛逛,酒店有銷售團隊負責,他們也會叫我去幫忙翻譯,多發工資。
從酒店離職之後,我重返教育行業工作,但這個接待外國人的副業就保留了下來。
工作在旅途中展開是很有趣的,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接待過十多個國家的遊客,他們來自美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摩爾多瓦、瑞士、以色列、新加坡、馬來西亞。
在澳大利亞打工時的黃倩
和不同國家的人一起探索四川,每次相遇都是一個經歷、一個故事。
最近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以色列客人,是一位朋友幫我推薦的,獨自一人來旅行。
根據提前得知的信息,他對住宿沒什麼要求。于是我幫他預定了春熙路附近,一家每晚兩百多元的經濟型連鎖酒店,這家酒店可以接待外賓,位置便利,評分也不錯。
從機場接到他,抵達酒店看了房間之後,客人搖了搖頭。他不想住在這裏,覺得不夠好,也沒説具體的原因。
我只能帶他從這家酒店離開,順着街上找。好在春熙路一帶相對繁華,我們沿街走了大約 1 小時,挑到第三家時他覺得滿意,是每晚價格 800 多元的套房。這時我才發現,他沒有具體的禁忌,但對居住品質的要求非常高。
在接單之前,我都會提前詢問客人的旅行意願:景點偏愛人文還是自然;葷素和海鮮是否有忌口;住宿偏好;體力等等。根據他們提供的信息定制一套旅行路線,再确定交通方式。
這位有個性的客人時常冒出新的想法,希望改變計劃。他會自己看導航地圖,忽然對沿途的景點產生興趣,讓我和司機溝通改線路。
在川西,他不喜歡住在能看到雪山的客棧,要求換到鎮上商業繁華的地帶,我都要配合他行動。
因為之前做過服務業工作,我已經養成了服務客户的意識,通常不會因此而覺得煩躁。不過折騰的過程讓我有點擔心,自己沒能帶給他更好的體驗。畢竟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玩,我不希望他不開心,或者對四川留下不好的印象。
和這位客人相處的經歷讓我意識到,這項工作除了考驗語言能力,其實更需要應變能力,一趟旅途上的任何突發狀況都需要地陪來想辦法處理。
9 月底是旅遊旺季,峨眉山上遊客摩肩接踵,前往景區的路上還會堵車。在征得他允許後,我們放棄了人流密集的九寨溝,改道去了新都橋和甲根壩、木格措,他玩的非常開心。
客人是獨自旅行,預先提出的要求包括,希望地陪在旅途中幫他拍照留念。我想超額完成任務,認真給他做個 vlog。
行程到了最後一天,第二天中午他就要搭機離開。半夜十二點多抵達酒店,客人回房休息了,我就開始整理素材、剪輯,直到凌晨四點多才把這項工作完成。
我配上了一首他在開往川西途中循環播放的音樂。
你能想象嗎,看了我剪輯的視頻,一個硬漢的眼裏竟然閃過了淚花!雖然熬了大夜,但我覺得值了。
地陪這項工作也是個苦差事,不分冬夏雨雪需要在外跑來跑去,單日走路超過 2 萬步,五點半起床,12 點後回家睡覺也是常态。我受過這些罪,也感受到來自外國人的善意温暖。
有一次我接待來自尼泊爾的客人,原訂晚上十點抵達成都的飛機延誤了,次日凌晨一點多才降落。等我去機場接到他們再到酒店,表針已經滑過了凌晨三點,人困馬乏。
我原本有些擔心,睡眠不足會讓他們心情不好,沒想到他們都樂呵呵的,還送給我一頂傳統的尼泊爾帽子。
許多 " 老外 " 的性格不像我們這樣含蓄,他們喜歡我的講解和服務,就會直接誇贊我,這也是工作中充滿情緒價值的時刻。
我從沒接過大團,少則一個人,多則一個家庭。地陪的工作通常不和團隊人數挂鈎,收入還算比較可觀,但也是浮動不定的,英文導遊平均淨收入在 500~600 元每天,部分客人會給小費。
迄今為止,我收入最高的一單生意是帶一對瑞士老夫妻,平均下來每天淨賺了 800 元。
外國人通常對我的評價不錯,有時也會把我推薦給他們的朋友。我意識到,做這一行靠的也是口碑,我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
2024 年我考了英文導遊證,接下來想挂靠在旅行社,試試把副業進一步專業化。我正在學習一些景點介紹裏沒有的趣味知識,讓跨文化的講解與傳播更有趣、容易接受。
大熊貓繁育基地是外國人最喜歡的景點,去了幾次之後,我開始自學熊貓習性。比如熊貓初乳是綠色的,吃飯時,熊貓喜歡優先吃竹筍,再來是竹葉和竹莖。我把這些小知識講給喜歡熊貓的外國友人聽。
從武侯祠到都江堰,在給外國人講解的過程中,我也在認識古人的智慧和中國的文明,對于充滿好奇心的年輕人來説,這是個享受的過程。
我是一個跳脱的人,到目前為止我都沒有很穩定地長時間做一件事情。通過探索不同事物尋找新鮮感,開發自己的潛能,是一種生活态度。
David
主業:暫無
副業:中英文地陪 + 陪診師
坐标:上海
對于我來説,2024 年原本有些落魄。真沒想到,我能靠着做副業在社交媒體上掀起水花。
我大學本科畢業,專業是工商管理,2010 年畢業後就在地產公司做了 10 年的售樓處銷售。2020 年之後,自己開了 2 家烤肉餐廳創業,餐廳的營收不太好,我又去企業裏做過文職,但也不順利。
目前我沒有全職工作,靠副業謀生,以旅遊地陪和醫院陪診為主。
我會開車,性格開朗,又是地道的上海人,熟悉這座城市哪裏好吃,哪裏好玩。由于不是英語專業出身,我原本的計劃是給中國人做地陪。
沒想到的是,随着免籤政策落地,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旅遊,上海是許多遊客落地的第一站。我開始接到一些陪老外逛上海的邀約。
之前在工作中,我認識了一位外企秘書。這家公司的 CEO 要到上海來出差,秘書想從身邊找一位靠譜的本地人陪着逛半天,她想起了我。
就這樣,2025 年 2 月,我第一次接待了外國遊客。
第一次給外國人做地陪就偶遇了外企高管,我有點激動,我把與她的合影發在社交媒體上,還被他們公司的員工認了出來。
接單之後,我有點忐忑。擔心自己的英語水平能否服務好老外,不過科技改變生活,我只需要大膽説,表達不流暢的地方還可以借助翻譯軟體。
在半天的遊覽中,我幫這位法國 CEO 打車、選景點、訂門票,還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她對我的服務非常滿意。
後續我還接到過加拿大、巴拿馬的客人。也許是上海這座城市的特性,我接待的第二位外國人,也是高管。他來自一家跨國寵物企業,得知我養了三只貓一條狗,他還做了個小調研,問我買什麼品牌和價位的寵物食品,我的回答幫助他了解中國養寵物者的消費習慣。
能通過副業直面高管,相當于一場 Boss 直聘。不過我沒有在路途中功利地推銷自己,我希望通過一場純粹的旅行,讓他們感受上海,而不是被我的個人問題吸引目光。
這位加拿大遊客讓我印象很深,他有個高科技設備—— AI 翻譯器。翻譯器通過眼鏡可以識别文字,通過麥克風收聲識别語音,翻譯後通過耳機播放給使用者聽。在我們的路途中,幾乎不用擔心溝通問題。
雖然大家對我的評價都是開朗的 "E 人 ",但做地陪我也有生氣的時候。一位女士在行程結束後,拒絕支付尾款,還把我的微信拉黑了。
她給出的理由是,我自稱會説英語,但全程使用翻譯軟體和這個家庭中的外國遊客溝通,她説我的水平只值得定金。
這也暴露出這份工作的不足之處,雙方通常不會籤合同,只憑口頭協定,君子契約。加之交易金額較小,且買賣的是服務,一方吃了虧也很難維權。
我的收費是按照時長來計算的,地陪外國人服務費 200 元每小時。許多外國人是因為商務活動或中轉過境抵達上海的,他們的遊覽時間有限,通常是 3~4 個小時,看看老上海的建築,了解一下歷史文化。我給老外做地陪,時間最長的一次也只接待了 6 個小時。
在我看來,語言并不是這份工作的核心壁壘,做好外國遊客接待工作的要點有三個:了解這座城市,能規劃出讓客人滿意的遊覽路線;有服務意識,能提供情緒價值,不遲到、及時回復信息;以及替客人着想,注重旅途的性價比,不能因為是客人付費就選天價餐廳。
除了地陪之外,我也接陪診工作,它指的是在醫院幫病人繳費、取結果、拿藥等服務性工作。70 歲以上的老人,我每小時只收 50 元,其他客户每小時 100 元。
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地陪和陪診師等新興副業都有較大的市場,我的工作時間不固定,但每周都能接到單子,月入 1 萬元左右。
目前我和父親住在一起,雖然老一輩人也擔心我沒有固定工作不夠穩妥,但我還是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告訴他們,目前我過得還不錯。當然,出于穩定性考慮,未來我也有很大概率會再次進入企業上班。
我曾經在地產行業從事了 10 年服務類工作,無論是地陪還是陪診,都是服務于客户的工作。
能把外國人服務好,聽他們感嘆一句 " 上海太美了 ",我的心裏總覺得滿足,也感到了一種祖國強大了的自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新浪蜂鳥,作者:摩沙,編輯:李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