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白玉蘭獎又爆冷了?這回陪跑的可不止趙麗穎,歡迎閲讀。
每次有什麼重要頒獎禮的時候都能在網上引發一波熱議,前兩天剛落幕的第 28 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以下簡稱白玉蘭獎)也不例外。
作為一個互聯網樂子人,最開始成功吸引了南風目光的還是雷佳音和于和偉當眾貼貼的那一幕名場面。
于和偉内心 os:這麼多人呢,你給我整這死出 …(白玉蘭也有專屬的 " 顯眼包 " 了 hhh
網友辣評:以前以為説雷佳音頭大只是個梗,這回湊近了一對比才發現是真的,雷佳音的頭快有于和偉的頭兩個大。
還有網友拿雷佳音和趙麗穎的同框圖做對比,説 " 一雷 = 二麗 "(都奪筍呐哈哈哈哈
網友們玩笑歸玩笑啊,于和偉和雷佳音這倆人當眾貼貼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為他倆一方面是上海戲劇學院的師兄弟,一方面又是白玉蘭獎前後兩屆的視帝,説起來也是蠻有那種傳承的感覺的,一鍵解鎖兩屆視帝(離譜版)同框合影。
不過雷佳音這回憑借《人世間》裏的周秉昆一角拿到白玉蘭獎視帝這件事倒是一個很眾望所歸的結果。
畢竟無論是他塑造的這個角色,還是《人世間》這部劇本身,都是國内各大電視獎的熱門,已經斬獲了不少重要獎項,稱得上是有口皆碑的一部電視劇。
這回白玉蘭獎視帝的競争還蠻激烈的,除了雷佳音,被提名的還有郭京飛(《對手》)、胡歌(《縣委大院》)、張譯(《狂飙》)和朱一龍(《叛逆者》)。
這幾位演員的演技大家都有所見證,不過以劇集的播出熱度和口碑來説的話,最被網友們看好的還得是雷佳音和張譯了。
但是張譯當天沒有出席頒獎典禮,某種意義上也暗示了最終的結果,所以最後雷佳音得獎也算是在大部分網友的意料之中。
而《人世間》劇組呢,也喜提了最佳編劇(改編)、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成為這屆白玉蘭獎的最大赢家。
不過别的獎項可就沒有這麼 peace 了,有人得獎就注定會有人成為意難平,還有不少大熱劇顆粒無收或者只 " 撿 " 到一些邊角料獎項,成了網友們心裏的陪跑 " 大冤種 "。
比如豆瓣評分高達 8.7 的《三體》,這部劇播出之後可以説是圈粉無數,不僅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等一眾主演的演技得到了觀眾認可,劇情改編和呈現方面也收獲了很多原著粉的肯定。
因為第 28 屆白玉蘭獎推遲了一年才辦,所以 2023 年初開播的《三體》也就有了參與角逐的機會,不少科幻粉都非常期待《三體》能得到更多主流大獎的認可。
然而現實卻是:提名都沒有幾個,更别説得獎了。
即使白玉蘭獎請來了 " 史強 " 于和偉這個主演當主持人,還請來了《三體》的原著作者劉慈欣當頒獎嘉賓,但是最終就只得了一個最佳美術獎。
不少喜歡《三體》的網友就覺得很不 ok 了,覺得本來不得獎也沒什麼,但是主辦方全程 cue 了半天《三體》相關的内容,結果讓當天的壽星劉慈欣親手把最佳電視劇獎頒給隔壁評分只有 6.7 的《縣委大院》,讓精心制作了七年的《三體》就拿了個美術獎 … 怎麼想都很難理解主辦方的腦回路,感覺在故意寒碜人。
如果説科幻題材依然算是比較小眾的話,那今年年初同時期開播但大爆的《狂飙》就可以説是深受大眾喜愛的一部劇了,評分、收視率、各種出圈角色和橋段等等都是見證。
咱就是説,估計不少網友都跟南風一樣,劇不一定全都追完了,但裏面的熱梗大概率是一個都沒落下過吧?
然而《三體》好歹還提名了四個獎項拿到了其中一個,《狂飙》這邊也提名了幾項,但很顯然最終也是無緣拿獎,全劇組都是純陪跑型選手。
要是説張頌文演的反派高啓強不好拿獎的話還比較好理解(據傳《狂飙》劇組好像都沒有給張頌文報名來着),張譯演的賺走無數觀眾眼淚的安欣也顆粒無收 … 這就多少是有點讓人費解了吧?
為此,不少網友都忍不住為這劇中貢獻了優秀演技的主演們鳴不平,也替這部劇覺得可惜,覺得老百姓愛看什麼,收視率已經説明了一切。
但是也有一些網友 cue 出了《狂飙》不受主流獎項歡迎的一部分原因:反派塑造得過于飽滿,正派又塑造得過于扁平,只顧着提供爽感而逾越了善惡的邊界,背離了初心的掃黑劇自然不會被主流鼓勵。
也有網友表示,作品好壞的評判标準首先應該是價值觀,其次是社會影響,最後才是收視率或者票房那些,所以《狂飙》拿不了獎就沒什麼不好理解的了。
參考在這一堆熱門劇裏 " 炸 " 出來個最佳女配角的 " 鍋姨 " 劉丹(《開端》),就知道話不能説太死,不是説不允許反派出彩,反派也是有可能得到主流大獎的。
最大的差别點還是在于,這個反派的存在和消亡符不符合主流價值觀,以及演技本身夠不夠有説服力吧。
當然了,這兩部劇陪跑倒也不算是什麼太意外的事,這屆白玉蘭獎引起最多争議的還得是視後的大獎。
估計不少網友也都刷到了相關的喜報,這屆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頒給了吳越。
戲齡 28 年的吳越老師拿到視後大獎的這件事本身沒什麼問題,她這些年塑造過的那些經典且各不相同的熒幕形象都是她演技的證明。
這回她跟雷佳音一個視後一個視帝還成功喚醒了不少網友對《我的前半生》那部劇的記憶,表現他倆也算是頂峰相見了。現在《我的前半生》集結了這麼多視帝視後,或成最大赢家。
但是這回起争議的點就在于,她并不是靠《我的前半生》拿的獎,更不是靠《掃黑風暴》或者其他的劇,而是靠《縣委大院》那部劇。
倒不是説她在《縣委大院》裏的表現有什麼問題,而是相比她這回的四位競争對手,吳越飾演的女縣長艾鮮枝可能就顯得多少有點沒那麼出挑了,也不是很多網友心裏能拿視後的第一順位。
甚至還有一些網友推測,感覺吳越這次拿視後大獎更像是白玉蘭補給她的,就像之前孫俪沒因為《甄嬛傳》拿視後反倒因為《芈月傳》拿視後了一樣,白玉蘭獎有這種補獎的習慣。
網友們押寶最多的應該是殷桃。
她之前就已經憑借《人世間》裏的鄭娟一角拿到了華鼎獎和金鷹獎的視後大獎,這次自然也是奪獎的熱門選手。
另一大熱門選手就是趙麗穎了。
因為《風吹半夏》去年播出後口碑蠻不錯,趙麗穎飾演的許半夏也挺帶感,讓不少網友在她身上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再加上趙麗穎之前主演的大熱劇《花千骨》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曾經提名過白玉蘭獎的視後,但都遺憾收場,分别輸給了孫俪(《芈月傳》)和蔣雯麗(《正陽門下小女人》)。
大概是有兩次讓人意難平的陪跑經歷在前,很多粉絲都覺得這回該輪到趙麗穎拿獎了,對她得獎的呼聲也是非常高。
但是最終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趙麗穎喜提第三次陪跑。小趙本人還挺樂觀,當晚就發微博回應自己三次陪跑的事,表示 " 繼續跑 " 就完事兒了。
但是粉絲們的心态就沒那麼好了,不僅在線破防,而且還破防得很大聲。
有説 " 中國内娛女性題材 " 已死的。表示熬來熬去都熬不過那些大男主劇裏的女性鑲邊角色,感慨内娛的大環境容不下大女主角色。
有覺得白玉蘭獎搞差别對待的。
因為提名的視頻就趙麗穎那一段剪得最敷衍,不僅是在搞 " 防爆 " 那一套,還把趙麗穎當成流量密碼,可着她一個人使勁薅。
還有一些不理智的粉絲直接跑去罵吳越了。
因為吳越在一段采訪裏説了一句 " 更看重角色本身,是不是大女主都無所謂 " 這樣的話,一些趙麗穎粉絲就覺得被内涵到了(可能因為趙麗穎這些年正好演過不少大女主角色吧),就去吳越相關的微博評論區正面開罵,表示吳越五十多歲的人了還要靠在大男主劇裏演一些鑲邊女主才能得獎,也就是因為她上海户口,要不然她什麼都不是。
emmmm… 總結一下就是,覺得趙麗穎輸給吳越的原因在于趙麗穎不是上海户口、沒有後台,以及流量原罪。
他們這麼一罵,很多不是吳越粉絲的路人網友都看不下去了,表示趙麗穎粉絲怨天怨地就是不肯承認是趙麗穎演技還不夠火候,其他得獎的演員也沒幾個是上海户口的,扯這麼遠真沒必要,就算不是吳越得獎也未必就輪得到趙麗穎。
這麼一來二去的,關于視後的争議也逐漸變成了一場熟悉的粉黑大戰。
在趙麗穎粉絲的聲讨聲中,也冒出來不少看不下去的網友,開始為吳越説話。表示粉絲也别光拿女性題材説事,還試圖拖内娛所有大女主題材下水。吳越演的女縣長的人設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演技也有高光,拿獎也是憑實力拿的。
還有些網友直接 po 出幾部提名劇的收視率,表示《風吹半夏》被其他幾部吊打,就從這方面來説趙麗穎要是赢了其他人才離譜。
總之不管兩撥人怎麼説吧,這屆白玉蘭獎的各大獎項也已經塵埃落定,不管誰認可或者誰不認可也改變不了結局。
只能説其實年年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的,能理解粉絲或者劇粉們意難平的心情,但遺憾可能才是生活的常态。
就像當年梅婷(《父母愛情》)輸給孫俪(《辣媽正傳》)、熱依扎(《山海情》)輸給童瑤(《三十而已》)的時候一樣,孫俪、童瑤以及這屆的視後吳越,都是演技很在線的 " 老戲骨 " 了,這些年也都沒少陪跑。
但參賽就注定只有一個人能得獎,沒得的那些可能還是差了一點點運氣吧。
對于演員本身來説,自己用心诠釋的作品能得獎自然是好事,但作品本身的意義往往是大于獎項本身的。
看多了這些主流獎項就知道,他們的頒獎思路一向也不是完全按觀眾的喜好來。所以建議各家粉絲們還是看開點,可以為落選者意難平,但沒必要太執念了。
努力并不一定都會有結果,但夠不夠努力,觀眾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