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對不起,這個鍋,不該她背,歡迎閲讀。
生育話題,又上熱搜了:
一孩生育率不足 0.5。
新聞一出,眾多網友一陣分析。
其中,不乏逆天言論,甩鍋女權——
「女權思想,就是最有效的避孕藥」
如此發言,自然又點燃一場罵戰。
生育,是兩性共同面對的問題。
但,女性的真實處境,長久以來都被掩去。
魚叔今天也借一部新片來聊聊這個話題——
《耀眼女子》
Wunderschön
去年,《親愛的小孩》熱播。
破天荒地将妊娠斑、產後失禁等現象搬上熒幕。
觀眾第一次在國劇中,看見真實的女性生育創痛。
更有婆婆當着兒媳婦的面,把生孩子比作老母豬生崽。
育兒觀的碰撞、家庭氛圍的逼仄,都教人窒息。
直白的刻畫,激起了一陣恐婚情緒,也引起部分人的擔憂。
被讨論最多的,便是「販賣焦慮」。
在今天這部《耀眼女子》中,所謂的焦慮只多不少。
第一重焦慮,源自性生活。
深夜,女主角索尼娅将孩子們哄睡。
決定和丈夫用一場性愛,填補睡前的時間。
正纏綿着,被窩裏兀地傳出一連串的排氣聲。
索尼娅推開丈夫,捂着臉逃出門去。
兩次生產,導致了陰道松弛。
頻繁出現的聲響,成了索尼娅難以克服的心理難關。
夫妻倆的性生活也長期擱置。
第二重焦慮,來自身材走樣。
以前的牛仔褲,再怎麼拉扯也穿不上了。
透過鏡子,索尼娅幾乎不敢認出自己。
隆起的腹部,布滿了妊娠紋,因失去彈性而耷拉着。
她下定決心要健身塑形。
推車遛娃的路上,也不禁和路人賽跑起來。
可剛一用力,卻不受控地失禁、漏尿。
萬般無奈,她選擇了醫美整形。
吸脂、隆胸、陰道重塑 ……
項目一個接一個,手術風險也不斷增加。
最大的焦慮,是失業。
備孕前,索尼娅曾與丈夫立下約定,休完產假就復工。
不料遭到職場歧視,被公司辭退。
加上第二個孩子的出生,她重返社會的願望,一等就是四年。
丈夫已經升職加薪,她卻變成留守家中的「老媽子」。
「對我來説一切都變了」
成日忙前忙後,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每次談起育兒,丈夫總三句離不開一個「幫」字。
他在下意識裏,将育兒的重擔視為妻子的分内事。
「這可不只是我的娃」
一份難得的工作,讓索尼娅燃起了復工的決心。
她鄭重地與丈夫商量,卻被澆了一盆冷水。
居家四年,她早被當作一個心甘情願的全職媽媽。
洗衣做飯、喂奶換尿布,這些髒活累活被理想化為閒散的遛娃茶話會。
丈夫嘴上説着自己的工作更辛苦,卻不願交換身份。
「做母親是世界上最難的工作」
「我們甚至都不配擁有薪水」
本片早在 2019 年就完成了拍攝。
但由于疫情的影響,直到去年才登陸院線。
一上映便票房大賣,成為了德國疫情後第一部超越 1500 萬歐元的本土電影。 ( 約合人民币 1.2 億元 )
導演卡洛琳 · 赫弗斯,之前是德國著名的女演員。
名字可能大家不熟悉。
但如果你看過電影《香水》,應該會對她有印象。
如今,卡洛琳轉型導演,拍攝了多部女性題材的電影。
這部德國電影《榮耀女子》,并不僅僅聚焦一個生育話題。
而是通過不同女性的群像,勾勒出一個共同體。
索尼娅的婆婆,以略顯滑稽的方式出場。
天色剛亮,她便鑽進被窩,把酣睡的丈夫驚醒。
多年的無性生活,讓她絞盡腦汁找回往日的激情。
滑稽的背面,寫滿了無奈。
她精心準備燭光晚餐,化了靓麗的妝容。
丈夫卻只顧悶頭幹飯,甚至不願抬頭看她一眼。
報名參加探戈課,想在舞步中重燃火花。
換來的,也是滿腹牢騷的離場。
或許在丈夫眼裏,一把年紀的妻子理應懂得忍受。
放棄性愛、關掉舞曲,只要在子女到訪時保持端莊的儀态。
婆婆決定叛逆。
但,追求幸福遠比她想的艱難。
子女都長大獨立,她便将其中一間卧室收拾,為自己騰出一個獨立的空間。
迎來的,卻是女兒(索尼娅的小姑子)滿臉的不可思議。
「你到底需要這個房間做什麼」
婆婆的一生,始終在家庭中扮演着「他者」。
為了丈夫與子女,日復一日榨幹自己的價值。
養兒防老,不過是一句笑談。
母親的人生,持續着分娩的陣痛。
「我把什麼都給了你們 …… 直到我自己一無所有」
可怕的是,這一他者化是群體性的。
索尼娅的小姑子,尚未結婚生子,卻也深陷其中。
作為模特,她必須嚴格控制體形。
腰圍多出一公分,都有可能斷送自己的職業生涯。
為了減掉小肚子,不惜服用強力瀉藥。
連日服藥、魔鬼訓練後,她獲得了完美身材。
卻被評委再次拒之門外。
原因是,她沒有特點。
「美,但無聊」
而評委呢?
也是一名獨自肩負育兒重擔的單親媽媽。
同時,也在承受着更年期的困擾。
因為激素失調大汗淋漓,卻維持着極高的業務水平。
她深知女性的不易與堅強。
但,長年浸淫在模特行業,她也默默接受了女性被當作客體的潛規則。
看到女兒挑選漂亮衣服,第一反應是認為女兒要取悦他人。
「你穿這麼漂亮要給誰看」
就像上野千鶴子書中所説的,現代社會結構中,女性被強行賦予了商品價值。
他者化之下,女性價值被局限為性魅力、妻性、母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女性的商品價值是被強行賦予,再被強行剝奪,擁有與否也無關本人意願。
索尼娅曾加入了一個「媽媽互助小組」。
參加產後修復課程,跟随導師一同做操練習。
她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恢復正常的性生活。
而身旁的另一位媽媽,卻語出驚人。
在她看來,生為人母就不該追求性愛,專注帶好孩子就行。
「作為母親不應該這麼放浪」
這個社會,就是如此精妙地環環相扣,編織出一張巨網。
将女性們束縛其中,難以掙脱。
「上帝只是厭惡女性,讓我們流血、分娩、汗如雨下
祂給我們一副這樣的身體,就沒想過讓我們也開心」
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自己要生的,活該」
「别人自己要生的,你管呢」
的确,生兒育女是個人的選擇。
但不平等的是,生育的疼痛卻都壓在了女性身上。
讓很多媽媽們感到痛苦的,其實還有許多來自同性之間的指責與評判。
索尼娅的閨蜜維姬,就是一位獨身主義者。
作為中學教師,她有着自己的女性意識。
對于結婚生子的做法始終持不理解,甚至帶有偏見。
當她得知索尼娅加入了「媽媽互助小組」
登時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情,甚至将這些媽媽稱呼為腦癱。
「你和腦癱一起玩得太多了」
她厭煩了索尼娅不住的唠叨與抱怨。
在她看來,事在人為,必有出口。
自己選的路,咬碎牙也要走下去。
「那就别真活成老媽子」
時不時打起雞血。
最常提及的,是「直面挑戰」四個字。
振奮人心的口号,還是适得其反。
索尼娅沒能得到安撫與放松,反而平添了更多的焦慮。
她并非不想有性生活,而是身體健康不允許。
她并非不想接受自己,而是不甘心于現狀。
她也想做回獨立自主的女性,卻被現實的泥淖絆住。
「可我不喜歡我的身體,我想變回以前」
再仔細看看索尼娅的抱怨,真的是在後悔嗎?
她不過是在表達對不公的憤懑。
孩子是天真無知的。
在看到索尼娅的妊娠斑後,拿出創可貼,為媽媽療傷。
輕輕吹拂,發出稚嫩的疑問:
「是我們把你弄壞的嗎?」
出問題的,是潛移默化的規訓。
是父親在訓導兒子時,随口對女性的貶低。
「别像個小姑娘似的」
是寫在童書上刻板化的家庭分工。
母親永遠都在家裏忙前忙後,盼着父親放工歸家。
影片中,有一幕令魚叔感觸頗深。
普舍爾走到廚房與客廳的連接處,那裏原有的牆壁被鑿開。
窗外的光線,第一次照在鍋碗餐具上。
謀求破局者的需求,不過如此。
能看得見外面的風景,也讓自己被看見。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随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三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