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京東發動新一輪戰役,歡迎閲讀。
鲶魚入場。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周智宇
對于外賣,京東正在拿出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進行投入。
4 月 2 日,京東宣布,達達員工薪酬将在今年更新至 19 薪,明年更新至 20 薪,優秀員工還将授予集團股票。過去一年,京東持續給員工漲薪,這一次終于輪到了即将挑大梁的達達員工。
前一天,達達剛剛宣布,已與母公司 JD Sunflower Investment Limited 和母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 JD Sunflower Merger Sub Limited 籤署協定及合并計劃,達達将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完成退市,成為京東的全資子公司。
達達是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平台,京東這兩個動作背後,均指向了即時零售,尤其是外賣業務。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達達作為獨立上市公司,缺少更多的風險承受冗餘空間,股價低迷影響融資能力,私有化後作為京東更大平台的一部分,成本結構更穩健。
按照京東的戰略定位,外賣業務可以和京東核心的零售業務形成互補,在投資上将保持高度的 ROI 導向和謹慎态度。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京東可以通過外賣進一步整合配送資源,促進京東零售的整體銷售。
過去二十多年,互聯網行業催生了電商、外賣等高頻消費場景。随着流量紅利見頂,大廠們正以核心業務為支點,向高頻場景延伸以提升用户黏性,外賣作為日均千萬級訂單的流量入口,自然成為京東的必争之地。
過去,互聯網競争更多是燒錢搶地盤的邏輯。如今,大廠之間的厮殺則是對成熟業務的貼身肉搏。對京東來説,要想在外賣市場奪得一席之地,會面臨一場硬仗。
全面整合達達
繼采銷、客服以及整個零售集團之後,京東終于給達達漲薪了。
華爾街見聞從京東内部獲悉,達達早在 2022 年 8 月就已經融入京東架構。從此次漲薪的幅度來看,達達員工薪酬明年更新至 20 薪,與京東零售集團兩年 20 薪的規劃一致。
同時,京東打算通過私有化的方式,将達達完全納入自身體系。
今年初,達達發布公告稱,收到大股東京東集團發出的一份初步非約束性收購要約。京東提議,以每份美國存托股份(ADS)2.0 美元的價格購買達達集團尚未持有的 ADS,按照彼時達達收盤價,京東收購溢價高達 42%。
4 月 1 日,達達宣布,已經和京東籤署相關協定,達達 ADS 将被注銷,由京東全資擁有。根據公告,雙方預計将于 2025 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
據華爾街見聞估算,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達達總發行普通股 10.36 億股,京東及其關聯方持股占比約 63%,京東收購剩餘流通股成本約為 1.9 億美元,考慮到未行使期權、交易費用等,收購總成本約 2 億美元。
私有化是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收購公司發行在外的其他股份,使公司因股權集中而退市的一種特殊交易安排。一位資深資本人士表示,相較于 16 美元的發行價,達達股價最低只有 1.17 美元,當下是京東私有化達達的合适時機。
目前,達達還處于虧損狀态。根據财報,2024 年第四季度,達達實現收入 24.33 億元,同期下降 11.6%,運營虧損為 12.57 億元;整體來看,2024 年達達淨虧損為 20.39 億元,比前一年略有擴大。
不過,秒送業務的增長勢頭很迅猛。2024 年,達達集團從達達秒送業務中產生的淨收入達到 58.05 億元,在總收入中占比 60%,同比增速高達 44.6%,主要得益于向各類連鎖商家提供的城市内配送服務訂單量的增加。
在沈萌看來,達達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抗風險能力較弱,難以靈活應對市場波動和競争壓力;二是融資渠道受限,無法快速獲得充足資金支持業務擴張。私有化後,達達将深度融入京東的生态體系,實現更高效的成本管控和更可持續的财務結構。
上述人士表示,達達成為全資子公司後,京東可以簡化決策流程,避免作為上市公司需要遵守的嚴格監管和披露要求,使京東能更直接地控制其運營,可以減少公開市場的壓力和短期業績壓力,有利于長期戰略布局。
從漲薪到私有化,京東對達達的調整本質上屬于公司治理範疇,目的是更好地激發員工積極性,發揮出更大的協同效應,在即時零售市場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增強業務協同
私有化達達背後,是京東對其即時配送能力的深度整合需求。
可以説,達達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京東對即時零售的投資史。京東從入股達達到将其轉變為全資子公司,用了 9 年。
據華爾街見聞盤點,京東對達達有三次關鍵出手。
第一次是 2016 年,彼時京東正在發展 O2O 項目京東到家,但較高的履約成本和補貼帶來了較大的财務壓力。因此,京東選擇和達達合作,以京東到家和 2 億美金換取合并後新公司 47.4% 的股份。
2020 年,達達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 " 即時零售第一股 "。第二年,京東增持達達,且持股比例超過 50%,首次成為達達控股股東。2022 年 8 月,達達創始人蒯佳祺辭任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主席,京東零售 CEO 辛利軍成為達達集團新一任董事會主席。
由此,達達開始融入京東生态。2024 年 5 月,京東到家和京東小時達全新更新為 " 京東秒送 ";9 月,京東購買了沃爾瑪所持達達的股份,持股比例增加至 63.2%。第三次就是京東對達達實現 100% 控股。
持續增持達達背後,是京東對即時零售業務的堅定看好。根據商務部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3)》,2018 年以來,即時零售行業的年均增長速度超過 50%。該機構預計,到 2026 年,即時零售的年增長率仍然可能高達 47.1%,這是京東必須抓住的增量市場。
不同于前兩次出手,京東第三次私有化達達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背景,即京東開始全面布局外賣業務。
今年 2 月,京東外賣正式啓動 " 品質堂食餐飲商家 " 招募。3 月,京東宣布,已與超 10000 名全職騎手籤署正式勞動合同。這意味着,在積蓄多年後,京東正式啓動外賣業務規模化擴張。
回歸一線業務的劉強東也罕見為外賣騎手發聲。他在朋友圈呼籲:" 所有快遞員和騎手都可以獲得五險一金待遇,因為今天中國幾大平台的利潤和市值完全可以支撐。"
達達 130 萬騎手構建的即時配送能力,是京東外賣打開局面的關鍵。華爾街見聞從京東内部獲悉,京東外賣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内召集上萬名全職騎手,是因為很多騎手是由達達騎手内部轉崗而來。
一位達達騎手對華爾街見聞表示,騎手在後台可以自由搶單,除了日常百貨、買藥等,還可以搶餐飲外賣。該騎手屬于眾包,時間比較自由,目前日均接單 30 多,日賺 200 多元。
江瀚認為,達達作為即時配送領網域的領軍企業,擁有廣泛的配送網絡和高效的物流體系,未來這些資源将更好地服務于京東的外賣業務,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進而提升市場競争力。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私有化和控股最大的不同在于協同的深度,如今,達達在數據打通、資源調配上獲得更大權限,并借此幫助京東撕開外賣市場的口子,同時推動即時零售與外賣場景的融合,形成 " 高頻帶低頻 " 的增長飛輪。
一場貼身肉搏
京東對外賣市場一直很感興趣。2022 年,時任京東零售 CEO 辛利軍就曾表示,京東已考慮進軍外賣業務。然而,從想法到落地,京東外賣用了兩年多。
直到京東做了充分準備。首先是财務上的支撐,2024 年第四季度,京東實現營收 3470 億元,同比增長 13.4%;NON-GAAP(非通用會計準則)歸母淨利潤 113 億元,同比增長 34.2%,收入和利潤雙雙超出市場預期。
其次是人員調動,私有化達達之外,劉強東還為達達挖來兩員美團背景的大将。去年,原美團最高決策機構 S-team 成員郭慶入職京東,擔任達達集團董事長,并接管了京東秒送業務,另一位是美團外賣早期核心員工楊文傑,負責達達秒送業務。
從履歷來看,郭慶 2014 年加入美團,大部分時間負責酒旅業務,被美團内部公認是 " 美團味兒 " 很純的人。對王興來説,郭慶是左膀右臂級别的人。楊文傑熟悉美團外賣的整體商流工作,并擔任美團外賣業務發展部總經理,是美團外賣的核心骨幹。
面對外賣這個相對成熟的市場,京東選擇了差異化路線。從定位來看,京東外賣瞄準的是品質堂食。在業績電話會上,京東高管表示,公司憑借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通過對品質商家的扶持、騎手權益完善等舉措來豐富優質供給,逐步建立品質外賣這一差異化的用户心智。
" 現在很多商家願意入駐,一是因為不抽傭金,二是品質外賣定位,會把很多小作坊以及衞生不達标的餐飲店 pass 掉,這樣對消費者肯定有好處。" 一位成都連鎖餐飲品牌負責人表示,他的門店已經入駐京東外賣。" 不花錢多一個渠道總是好事。"
華爾街見聞獲悉,京東外賣上線一周後,部分城市訂單量增長超 100 倍,推出 " 最高 20 元餐補随機領 " 優惠活動,首批覆蓋大學生用户及京東 PLUS 會員。截至 3 月 24 日,超 45 萬堂食餐廳入駐京東外賣,已迅速在全國 142 個城市上線。
不過,雖然京東外賣初期快速增長,但外賣已是經歷過多輪厮殺的成熟市場,頭部玩家美團和餓了麼牢牢把控市場。三年前,抖音憑借流量優勢切入本地生活市場,但也只是分到了在線業務的蛋糕,仍未攻克外賣業務。
這也意味着,京東外賣要想實現持續的規模化增長,甚至占有一席之地,仍面臨很多不确定性。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曾光認為,目前京東外賣以頭部連鎖品牌為主,由于此類品牌擁有強流量,故傭金以及廣告收入貢獻實際低于長尾中小商家。從遠期看,商家資源的持續獲取也依賴于公司 BD 團隊的地推,而京東在該領網域布局也需要時間。
相較成熟外賣平台,京東外賣在商家運營體系、騎手調度經驗等基礎能力上仍在加速完善。上述連鎖餐飲品牌負責人指出,目前訂單量尚在爬坡期。" 當前更多是客群的補充,平台和商家都在同步優化合作模式。"
更重要的是,面對京東外賣的奇襲,美團和餓了麼已經采取反擊措施。以社保為例,這是外賣行業一直以來的痛點,在京東宣布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後,美團和餓了麼也快速跟進。
2 月 19 日,美團宣布,将為全國範圍内的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預計 2025 年二季度開始實施。在王興看來,盡管這些舉措可能會增加整體成本,但長期來看,整個生态系統将從中受益,而效率的提升将能夠抵消這些增量成本。
從戰略權重來看,外賣是美團和餓了麼誓死守衞的基本盤,而對京東來説,外賣只是即時零售場景下用户高頻的業務之一,是為了把用户留在京東上做更多消費。這種權重的差異也會體現在競争勢能上。
電話會上,京東高管直言,不要單獨思考外賣業務,而是要放在京東整體零售業務能力和服務體驗上通盤考慮,對即時零售,包括外賣的投入,對京東豐富消費場景、打造能力、提升用户體驗都有積極效果。因此,京東雖然表示,會根據業務發展動态調整投入力度,但仍會保持一定的财務紀律性。
沈萌認為,京東外賣接下來有兩件事很關鍵,一個是網絡覆蓋要快速擴大,另一個是利用規模優勢降低成本,吸引客户。江瀚認為,京東外賣要想真正做起來,關鍵在于建立完善的配送體系和
距離京東外賣正式啓動商家招募已經過去 51 天,外賣業務需要龐大的商家供給和外賣騎手,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高效的運力分配。對京東來説,這些能力需要在時間中沉澱,在市場中不斷經過考驗。
2025 年本地生活市場硝煙再起,京東要在外賣市場更新打怪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全天候科技 "(ID:iawtmt),作者:全天候科技,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