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伊朗打出200枚導彈小意思,當年元首發射上萬枚,僅四成被攔截!,歡迎閲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裝甲鏟史官 Author 裝甲鏟史官
請關注我們的備用号,以防失聯!
作者:貝希特斯加登之鷹
編輯:海鹫
商務合作請聯系
成都戰甲科技有限公司
馮老師:18611085496(微信同)
叢老師:13707821945(微信同)
編者按:本周軍事圈最大的熱點自然是伊朗給以色列刷了200個大火箭,引發了軍迷關于伊朗導彈突防能力與以軍反導能力的激烈争論,由于缺乏确實證據,目前尚無定論。不過,小編倒是很有興趣針對反導這個話題,回溯到導彈武器誕生之初,探究反導作戰最原始的狀态是怎樣。精彩内容即将呈現,請各位先給本号加注星标,以免錯過最新推送,謝謝!
中東當地時間10月1日夜間,伊朗革命衞隊發動"真實承諾2"行動,向以色列境内的多個目标發射了約200枚彈道導彈,相當數量的導彈突破以軍反導系統的攔截,命中目标區網域。時隔多日,關于此次導彈攻擊的效果以及以軍反導作戰的效率,依然眾説紛纭。不過,作為反導作戰的最新戰例,相信此次行動将被各方深入研究和讨論。
■在10月1日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攻擊中,墜落在地面的伊朗導彈殘骸。
反導作戰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是一種高端作戰形式,往往與"愛國者""薩德""标準-3/6""宙斯盾"等一系列高大上的先進裝備聯系起來。然而,反導作戰并非現代高技術戰争的產物,自二戰時期導彈武器問世以來就已經應運而生,至今已有80年歷史。戰争史上最早的大規模導彈攻擊是由納粹德國在1944年夏季發動的,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V-1導彈,而作為被攻擊方,英國則組織實施了最初的反導作戰。那麼,英軍通過何種手段抵御德軍導彈的突襲?其防御效果如何呢?今天就讓我們回顧一番……
復仇兵器第一号
在納粹德國"復仇兵器"中排行第一的V-1導彈,其技術原型是德國人保羅·施密特發明的脈衝噴氣式發動機與柏林阿爾戈斯公司開發的無線遙控靶機的組合,最終在費澤勒公司工程師羅伯特·盧瑟手中變成一款真正的"飛行炸彈"。然而,這一創意最初并未受到德國空軍的青睐,只是為了與德國陸軍支持發展的A-4火箭(即V-2導彈)進行競争,才在1942年6月被批準上馬,賦予Fi-103的裝備代号,隐蔽代号為"櫻桃核"和FZG-76,FZG即高炮靶機,以此掩蓋其真實用途。
■Fi-103飛行炸彈結構剖視圖,後來被稱為V-1導彈,意為"復仇兵器1号"。
首發Fi-103原型彈于1942年8月完成,并在同年底先後進行了地面彈射試驗和空中發射試驗。1943年5月,經過一個特别委員會評估後,Fi-103飛行炸彈和A-4火箭被同時批準量產裝備。希特勒希望在1943年底将其用于對英國的襲擊,以報復盟軍對德國城市的戰略轟炸,但直到1944年夏季這一行動才得以實施。基于其使命,Fi-103獲得了"復仇兵器1号"的名頭,這一稱号由《帝國周刊》記者漢斯·施瓦爾茨·範·伯克爾在得到希特勒的準許後首先使用,最終以V-1之名廣為人知。
■今日陳列在法國巴黎陸軍博物館内的V-1導彈實物。
V-1後來被視為現代巡航導彈的鼻祖,但實際上與真正的精确制導武器相差甚遠,更近似于自殺式無人機,這也是盟軍對這種武器的初步判斷。V-1導彈全重2150千克,紡錘形彈體由薄鋼板制成,方形主翼為膠合板材質,彈尾上方安裝一台阿爾戈斯As109-014型脈衝噴氣式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達640千米/小時,與當時最快的螺旋槳戰鬥機旗鼓相當,最大射程250千米,因此需要将陣地設定在法國北部海岸才能覆蓋倫敦。V-1的戰鬥部裝有850千克烈性炸藥,3種不同的引信确保可靠起爆。
■被置于發射導軌上的V-1導彈,利用火箭助推器彈射起飛。
V-1采用陀螺儀穩定的慣性制導和自動駕駛儀,按照預定方向和高度飛行,通過彈内計程儀計算航程,在抵達預定距離後通過爆炸裝置鎖死控制舵面,使導彈以大角度向地面俯衝,完成攻擊。但是,V-1的導航精度很差,偏離目标5~10千米屬于正常,不具備精确打擊能力,只能用于大面積概略攻擊。V-1的預定巡航高度在2800米,但由于油壓調節器的缺陷下調為1400米,而在實戰中多在600~900米低空飛行,因此落入輕型高射炮的殺傷範圍。盡管德國人深知V-1相比V-2更容易遭到攔截,但卻抵不住其最大優勢的誘惑,那就是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其造價為5090馬克,是V-2導彈的4%,部門工時僅為350小時,這使其產量高達30000枚,從而可以大量使用,形成規模效應。
■德軍士兵将V-1導彈置于推車上,将其移動到發射台。
1943年4月,德國空軍組建了由馬克斯·瓦赫特爾上校領導的導彈試驗部隊,後來賦予第155(W)高炮團的番号。1943年11月由埃裏希·海涅曼上将指揮的第65特種軍組建,統籌V-1導彈的作戰行動。在法國加萊-諾曼底海岸修建導彈發射場和倉儲設施的工程也在1943年陸續展開,但受到種種因素影響,第155高炮團直到1944年6月才做好實戰準備,于6月12日至13日夜間向英國發射了首批10枚V-1導彈,其中4枚升空不久即墜毀,2枚落入英吉利海峽,3枚墜落在田野中,僅有1枚飛抵倫敦,在貝思納爾格林爆炸,造成6人死亡,30人受傷。這次不成功的首秀暴露了V-1低劣的可靠性,但也揭開了史上首次大規模導彈襲擊的序幕。
■在倫敦貝思納爾格林的建築上嵌有一塊銘牌,注明1944年6月13日第一枚V-1墜落在此。
攻防兼顧御敵策
早在戰争初期,英國情報機關就已獲悉德國遠程火箭項目的蛛絲馬迹,但V-1的存在被隐藏在V-2項目的背後并未被盟軍察覺,直到1943年8月一枚試驗彈墜落在丹麥博恩霍姆島,當地抵抗組織冒死拍攝了殘骸照片,才讓英國人知曉這種新式武器。之後通過廣布占領區的眼線和大量航空偵察,英國人發現了更多的證據,包括正在法國海岸興建的發射陣地,并敏鋭地判斷出這種武器的潛在威脅,盟軍高層尤其擔憂德國人用其幹擾預定登陸諾曼底的"霸王"行動的準備工作。在英國首相温斯頓·丘吉爾的親自指示下,英國軍方會同美軍共商對策,從攻防兩個方面着手,力争消弭德軍新式武器的危險。
■V-1導彈利用陸基發射台架進行射擊的電腦模拟圖。
在進攻方面,盟軍于1943年8月開始實施"十字弓"行動,調動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美國陸航第8、9航空隊以及第2戰術航空隊的各式作戰飛機,包括重型/中型轟炸機和戰鬥機,對德國導彈武器項目的相關設施發動持續空襲,加以徹底破壞,法國北部已經發現的導彈發射場、永備式發射堡壘、導彈倉儲設施以及交通運輸線都被列入打擊目标清單。由于德國人在修建導彈發射場時雇傭法國工人參與建造,保密和偽裝措施也極不到位,導致首批96個發射場全部暴露,并從1943年12月5日起遭到盟軍飛機有計劃的掃蕩,至1944年5月,第155高炮團報告,已有24個發射場被徹底摧毀,58個被嚴重損壞。德軍修建的4個永備式發射堡壘也受到猛烈空襲,為了摧毀這些異常堅固的工事,英國皇家空軍投擲了10噸"大滿貫"炸彈和5噸"高腳櫃"炸彈,造成了可觀的破壞效果。
■"十字弓"行動對法國北部海岸德軍導彈設施的空襲範圍。
"十字弓"行動從1943年8月持續到1945年3月,在最高潮階段占用了盟軍重型轟炸機力量的14%,中型轟炸機力量的15%和戰術偵察力量的40%!在作戰期間,盟軍出動各式戰機68913架次,投彈122133噸,期間至少450架飛機被德軍擊落,約2900名機組成員犧牲。不過,針對V-1設施的轟炸任務占"十字弓"行動總任務的比例并不高,雖然首批發射場多數受損,但德國人很快就修建了第二批發射場,而且完全由德國人承建,并嚴加警戒,從而避免遭受空襲。相比之下,盟國轟炸機對德國航空工業的戰略轟炸對V-1備戰影響更大,迫使德國人将生產線疏散,并最終轉移到圖林根州的地下工廠内,以躲避盟軍轟炸。盡管如此,普遍認為"十字弓"行動使德軍對英國的導彈攻擊行動推遲了六個月。
■在圖林根州地下中央工廠的坑道内存放的V-1導彈,攝于戰争結束後。
在主動出擊的同時,盟軍也制定了代号"俯衝者"的防御計劃,責成皇家空軍防空司令部(原戰鬥機司令部)和高炮司令部調集各路防空力量,構建抵擋德國遠程火箭攻擊的防御體系,主要由防空部隊司令羅德裏克·希爾中将和高炮部隊司令弗雷德裏克·派爾準将負責,前者麾下有11個戰鬥機中隊(9個晝間中隊和2個夜間中隊),後來擴充到23個中隊(15個晝間中隊和8個夜間中隊),後者有權指揮隸屬皇家炮兵和皇家空軍地面部隊的各型高射炮、探照燈和防空氣球。
■二戰時期英國皇家炮兵第99重型高炮團的炮兵們在操練QF 3.7英寸重型高射炮。
"俯衝者"計劃在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國南部地區設定了三道防線:第一道從英吉利海峽延伸到内陸的空中截擊帶,由"暴風"、"噴火"、"野馬"、"蚊"式等各型戰鬥機實施空中攔截;第二道是從泰晤士河口北岸,橫穿肯特郡,直至萊瑟黑德的高炮防御帶,部署了200餘門輕重高射炮,掩護倫敦東面和南面;第三道是倫敦東郊的氣球阻塞帶,由480個防空氣球守衞。
■二戰時期漂浮于倫敦城上空的防空氣球,利用氣球之間懸吊的金屬線纜攔截低空飛行目标。
"俯衝者"計劃的最初目标是防御德軍使用遠程火箭打擊"霸王"行動登陸船隊的出發港口,但是直到6月6日盟軍登陸諾曼底,也未見到德軍火箭來襲,派爾準将在兩天後收到來自總參謀部的訊息,稱"德軍飛行炸彈的威脅已經完全消失,‘俯衝者’行動或無需啓動"。然而,僅僅五天後,第一枚V-1就在倫敦市區炸響,英軍判斷這是一次試射。6月15日至16日夜間,第155高炮團火力全開,發射了244枚V-1,其中73枚落入大倫敦範圍内,四年前不列颠之戰的恐怖夢魇重回倫敦人心頭,"俯衝者"計劃随即全面實施!
高炮昂首射飛賊
在戰争史上首次反導作戰開始階段,英國人手中的高射炮并不是合适的防御武器,戰鬥效能差強人意。當時英軍主力重型高炮是QF 3.7英寸(94毫米)高射炮,有機動式和固定式兩種形式,擁有360度射界,最大仰角80度,最大射高9000~13700米,射速為10~20發/分。此外,英軍還大量裝備了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旋轉仰俯都很靈活,射速可達120~140發/分,是二戰時公認的最優秀的中近程防空武器,但能否應對導彈攻擊當時還是個疑問。
■1944年7月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海岸的QF 3.7英寸高射炮,置于由鐵軌和枕木搭建的射擊平台上。
QF 3.7英寸高射炮比較适合攻擊中高空飛行的大中型飛機,可是V-1導彈與過去數年間入侵英格蘭天空的德軍轟炸機完全不同,體型小,飛行速度快,飛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機動型QF 3.7英寸高射炮的旋轉和仰俯速度很難捕捉到射擊機會。固定在水泥基座上的高射炮旋轉速度略快,但也不可能耗費大量資源到處修建高射炮台,于是皇家工程兵緊急設計了一款利用枕木和鐵軌構建的臨時高炮平台,便于根據威脅程度的變化靈活轉移高炮部署位置。40毫米高射炮的有效殺傷範圍恰好覆蓋V-1常用的飛行高度,而且射速更快,更容易組成攔截彈幕,然而在作戰初期,40毫米高射炮面對高速掠過的V-1同樣相當吃力。據統計,在防御戰鬥的第一周高炮對V-1的攔截成功率僅為17%,平均發射2500枚炮彈才能擊落1枚V-1。此外,高炮與戰鬥機的協同也存在問題,兩者的作戰區網域多有重疊,誤擊事件時有發生。
■1944年8月部署在英格蘭南部海岸的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群。
在火炮性能不足的情況下,只能堆砌火炮數量,提高火力密度,增加攔截成功率。從1944年6月開始,高炮司令部從英格蘭中部以及南部港口抽調大量高射炮重新部署在V-1襲擊倫敦的主要飛行路徑上,同時為了更早展開攔截,高炮防御帶的位置也從内陸向海岸轉移,後來又根據V-1入射方向的改變調整到泰晤士河口地區以及林肯郡和約克郡海岸。到6月28日,已有376門重型高炮和576門輕型高炮被部署在英格蘭南部和東南海岸上,另有560門輕重高射炮在倫敦周邊進行保護。同時,部署在倫敦附近的防空氣球數量也急速增加,到6月22日已從480個增加到1400個,到戰役後期更達到1750個。
■1944年6月30日,英國首先丘吉爾和女兒瑪麗在高炮部隊司令派爾準将(左)陪同下,觀看高炮部隊攔截V-1導彈。
英軍高炮在反導作戰中的尴尬狀态很快就得到了扭轉,原因在于大洋彼岸的美國盟友送來兩項技術革新,猶如及時雨大幅提升了高炮的作戰效能。一項就是當時被列為高度機密的VT引信,即無線電近炸引信,通過彈頭内部的電子元件感知目标距離并控制引爆,從而提升殺傷概率。美國方面非常擔心VT引信的秘密被軸心國獲悉,構成對己方飛機的威脅,對其使用格外小心。不過英國基本在本土防空,泄密風險較小。另一項就是由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開發的雷達防空火控系統,依靠SCR-548等雷達設備以及模拟計算機技術,可以迅速解算高速飛行目标的射擊諸元,為VT引信炮彈發揮最大效能提供準确指引。
■美軍裝備的SCR-548火控雷達車,英軍高炮部隊在獲得此項裝備後防空效率大幅提高。
英軍高炮司令部可謂如獲至寶,迅速将新技術裝備在前沿部隊全面鋪開,產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到8月23日,高炮對V-1導彈的攔截成功率已飙升至60%,到月底更達74%,而單日最高攔截率達到82%,耗彈量也從2500發/枚降低到100發/枚。截至1944年9月,德軍對英國本土的第一階段導彈襲擊結束時,盟軍高炮部隊已經累計擊落1878枚V-1,到戰争結束這一數字進一步提升至1971枚。英軍高炮部隊司令派爾将軍于1946年在《泰晤士報》撰文稱:"美國科學家向我們提供了解決飛行炸彈的最終答案。"
戰鷹振翅斷疾矢
在英軍抗擊V-1導彈的過程中,戰鬥機始終都是最有效的攔截手段,相比只能原地待命的高射炮,戰鬥機的高速機動性和飛行員的鋭利目光更适于追逐V-1這種移動目标。即使不借助雷達,英軍飛行員也能在夜間輕松發現V-1,因為V-1的發動機噪音之大可以在16千米距離上被感知,而噴出的尾焰火光也能從遠處被辨認出來,反倒是晝間要從大地背景中分辨出塗有迷彩的V-1導彈有些費勁,有時需要地面瞭望哨的協助和引導。
■一幅描繪V-1導彈飛越英吉利海峽多佛海岸白崖是的藝術畫,背景中可見一架迅速逼近的"流星"戰鬥機。
不過,要擊落V-1對于盟軍戰鬥機飛行員而言也非易事,同樣充滿風險,因為V-1有别于常規空戰目标。在面對有人駕駛戰鬥機時,只要擊中飛行員本身或發動機、燃料箱等要害部位,基本就能摧毀目标。相比之下,V-1沒有駕駛員,其脈衝式噴氣發動機的抗打擊能力也強于活塞發動機,流線型鋼制彈體具有天然的避彈外形,也比飛機機體更堅固,英軍戰鬥機常用的7.7毫米機槍常常被彈開,威力不足,加之體型較飛機更小,不易瞄準,需要用12.7毫米機槍乃至20毫米機炮在近距離精确命中,才能有效摧毀。不過,攻擊者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避免被V-1戰鬥部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碎片波及,造成同歸于盡的結局。此外,V-1的飛行速度在550~640千米/小時之間,飛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這就要求盟軍戰鬥機具備足夠的低空速度和靈活的低空機動性,也相當考驗飛行員的操縱技巧和射擊技術。
■英軍戰鬥機飛行員們在研究V-1導彈的特點,摸索合适的攔截戰術。
當時盟軍不少戰鬥機都能達到600千米/小時以上的高速,但多在中高空才能發揮出高速性能,在低空反而追不上V-1。綜合比較,英國皇家空軍最适合執行反導任務的機型是剛剛列裝的"暴風"V戰鬥機,由"台風"戰鬥機改進而來,中低空飛行性能優良,海平面最大飛行速度為630千米/小時,裝備4門20毫米航炮,機動火力速度都足以克制V-1。對于夜間來襲的V-1主要由被譽為"木頭奇迹"的"蚊"式夜間戰鬥機應對,其不俗的機動能力和強悍的火力正是V-1的克星。英軍還對"噴火"戰鬥機進行改進,推出裝備2000馬力發動機的"噴火"XIV戰鬥機,時速超過650千米,還拆除部分設備和裝甲,減輕重量,提升速度,以勝任反導任務。美制P-47和P-51戰鬥機也被用于攔截V1,但需要從高空俯衝獲得追擊導彈的速度。英國人手裏還有一個殺手锏,就是時速達970千米的"流星"噴氣戰鬥機,為了保密該機只用于本土防空。
■描繪霍克"暴風"戰鬥機攔截V-1導彈的航空藝術畫。
英軍戰鬥機首次擊落V-1發生在1944年5月8日至9日夜間,1架執行夜航任務的"暴風"戰鬥機在法國勒阿弗爾海岸附近擊落了1個"帶有明亮尾焰"的目标,事後判明是德軍訓練發射的測試彈。1944年6月中旬,英軍戰鬥機部隊開始組織針對性的攔截作戰,由于對導彈特性不熟悉,缺乏合适的戰術,常常以失敗告終,在最初六周内有37架飛機受損,5架墜毀。英軍總結教訓,研究戰術,改進裝備,比如将"暴風"戰鬥機的航炮彈道交匯點設定在機首前方270米處,從既保證了射擊精度,又避免被導彈爆炸殃及,使得攔截成功率逐步提升。
■英國皇家空軍第3戰鬥機中隊的飛行員們在一架"暴風"戰鬥機尾部研究飛行計劃,該中隊是擊落V-1最多的中隊。
除了常規戰術外,英美飛行員也會采取非主流戰術攻擊V-1,比如高速掠過產生尾流吹翻導彈,不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出名的翼尖戰術。盟軍戰鬥機保持與導彈相近的速度靠近目标,将一側翼尖緩緩滑入導彈主翼翼尖下方約15厘米處,然後做出滾轉動作,以翼尖挑動導彈主翼,使其彈體發生陀螺儀無法糾正的大幅偏轉,導致導彈失控墜毀。這一如同空中雜耍的戰術最初是由美國陸航第356戰鬥機中隊的特納少校駕駛P-51在6月18日創造的,被不少飛行員仿效,并作為彰顯飛行員高超技巧和非凡勇氣的極佳素材受到廣泛宣傳,據統計不少于16枚V-1被翼尖挑落。
■這張流傳甚廣的照片表現了攔截V-1的經典一幕,一架"噴火"戰鬥機準備挑落一枚V-1導彈。
截止1944年7月中旬,英軍确認擊落了1241枚V-1導彈,其中戰鬥機包攬了924枚,261枚屬于高炮的戰果,55枚被防空氣球攔截。到9月間,戰鬥機的截擊戰績已增至1954枚,到戰争結束時進一步提升至2250枚。按照機型計算,"暴風"的擊落數字最高,達到852枚,"蚊"式其次,為587枚,"噴火"XIV居第三,為377枚,"野馬"擊落了247枚,而備受矚目的"流星"由于數量較少,機炮時常卡殼,僅取得了13枚戰果。按照中隊計算,戰績最高的是第3中隊,擊落257枚,第486中隊居于次席,為211枚,這兩個中隊均裝備"暴風"戰鬥機。個人戰績最高的是第501中隊的約瑟夫·貝裏少校,駕駛"暴風"斬獲了59.5枚V-1,是當之無愧的"飛彈殺手"。在與V-1的戰鬥中,有72名飛行員犧牲,他們多數死于導彈殉爆或友軍誤擊。
■第501中隊的約瑟夫·貝裏少校因為擊落了59.5枚V-1,成為頭号飛彈殺手,于1944年10月2日陣亡。
結語
1944年9月,随着盟軍衝出諾曼底橋頭堡,向東推進,第155高炮團被迫撤出陣地,位于法國北部、比利時、荷蘭境内的發射場也陸續被盟軍占領,倫敦最終擺脱了陸基發射V1的威脅,但德國空軍依然使用He 111轟炸機從空中發射V1襲擾英倫,但攻擊頻率和精度都大幅下降。1945年3月29日,最後一枚射向倫敦的V1留下了絕響,标志着長達9個半月的英倫反導戰役落下帷幕。據統計,德國空軍累計向英國發射了10492枚V-1導彈,其中2419枚落入倫敦城區,造成6184人死亡,17981人受傷,有4261枚V-1被英軍防空部隊攔截,約占總數的40.6%。雖然,80年前的導彈技術和防空反導戰術與今日相去甚遠,但是導彈突襲和防空反導之間的較量在本質上從未改變,始終是技術之争和資源之争,誰占據了技術制高點,誰的資源實力更雄厚,誰就更有可能赢得勝利!
■一枚墜落在英國鄉間田野的V-1導彈殘骸,史上首次導彈與防空系統的對決,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終。
作者有話説
以小編素來的秉性,對于1945年之後的戰争缺乏興趣,以反導作戰為例,當年駕駛戰機在瞄準具裏将V-1凌空打爆,或挑翻落地的刺激暢快,肯定比今日看着雷達螢幕上明滅閃爍的光斑更吸引人。然而,軍事技術的發展和戰争形态的改變不以人的意志喜好為轉移,人們只能服從于戰争的客觀規律,遵循其法則,發展能夠克敵制勝的手段和方法,勝利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各位以為如何,歡迎留言和轉評贊!假期即将結束,小編的假期似乎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希望各位加個雞腿,平復一下心中的郁悶!
往期《品史論兵》專欄回顧:
平均耗彈16000發才能打下一架飛機,無敵88炮竟是防空廢材?
普京訪蒙紀念諾門罕戰役,85年前日軍真用"肉彈"對抗蘇軍坦克?
俄軍在庫爾斯克掘壕據守,要不要抄下81年前紅軍老前輩的作業?
英國籌謀對日戰略二十載,只換得馬來海上兩沉艦,新加坡島一降旗
裝甲鏟史官作者群像
貝希特斯加登之鷹
史海搏浪為孤舟,戰策筆耕做書匠。喜歡讀書碼字的文科軍宅一枚,喜好探究古今軍史,追慕中外兵家先賢,願與諸君同享品史論兵之樂!
原創不易,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