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阿維塔11和極氪001,誰才是高端智能電動車天花板?,歡迎閲讀。
從智駕、續航以及設計三大方面來看,阿維塔 11 和極氪 001 誰更值得買?
撰文丨 DAN
責編丨 MANGO
設計丨 PinZow
6 月接近尾聲,下半年汽車行業的走勢将如何?一些新政實施将會帶來關鍵影響,比如,7 月 1 日起,全國範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标準 6b 階段,過渡多年的最嚴排放标準終于落地,讓燃油車的生存再遇冰點。
但是,這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説卻是一個利好信号。在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标準下,車企的電動化轉型将會再提速,而消費者在購車時,也會越來越傾向新能源汽車。恰遇年中購車旺季,在眾多新能源汽車中,怎麼選才最明智,不會被割韭菜呢?
轱辘哥以 30 萬級以上主流價格區間的高端智能電動車為例,選取阿維塔 11 和極氪 001 兩款關注度頗高的車型進行同台較量,從智駕、續航以及設計三大方面,看看誰更值得買。
誰稱得上智駕天花板?
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上升到三成左右,這個細分市場逐步進入下半場競争——智能化。而今天拿出來的阿維塔 11 和極氪 001 這兩款車都屬于高端智能電動領網域的佼佼者,它們的技術積澱都十分深厚,論背景,兩者不相上下。
不過優等生之間的較量依然存在,我們不妨從硬體配置和功能兩方面來看阿維塔 11 和極氪 001 的智駕分别達到怎樣的水平。
硬體和軟體對于智能駕駛來説缺一不可,硬體更是基礎支撐,從傳感器到計算平台,需要系統性地融合打造。阿維塔 11 标配 34 顆智駕傳感器,包含 3 顆激光雷達,達到行業頂尖水平。很多友商一般只配備一兩顆,并且受限成本的考量也僅有在中高配車型上才會配備,或者推出加裝的選擇,而極氪 001 更是全系都沒有激光雷達。相比之下,阿維塔 11 全系标配 3 顆激光雷達,覆蓋正前向、左後側、右後側,可以獲得 300 度視野,帶來更全面的感知能力,在自主變道和進出匝道等場景下,系統可以更有自信做出決策,誠意和實力不言而喻。
從上表可以更直觀地看出兩款車在智能硬體方面的差距,阿維塔 11 在數量上和先進性上都可謂有着碾壓性的優勢,算力領先八倍多,毫米波雷達也比極氪 001 多了 5 個。事實上,阿維塔 11 的 6 顆毫米波雷達規格放在市場上也是領先水平,一般智駕比較先進的車輛是配備 5 顆,阿維塔 11 則在車輛尾部正後向多加了一顆,大大提升了對後方和側後方道路環境的感知能力。
總的來説,在智能硬體方面,極氪 001 采用純視覺方案,大部分感知的工作都交給了攝像頭,這種方案局限性比較大,比如在測距和測速方面就不擅長,感知更為被動。加入激光雷達的阿維塔 11 則擁有主動感知的能力,與攝像頭等高精度感知硬體高度協同,具備全覆蓋融合感知能力,對不明身份障礙物的識别能力更強,并主動采取相應措施。
再強的智能硬體,也要匹配适應用户使用場景的智駕功能才算真正發揮作用,包括高速和城區的使用場景。在高速場景中,阿維塔 11 目前已實現标配高速智駕領航輔助(Highway NCA),在控車、跟車、變道、避讓、路線選擇等方面,表現都接近老司機的駕駛習慣。比如高速進出匝道,這個功能其實不少車型都有,但是在識别、反應、決策方面的表現卻不盡相同,成功率不一,因為匝道的道路結構復雜,對車輛的感知能力要求更高。阿維塔 11 标配的 3 顆激光雷達此時就發揮了大作用,它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左右兩側的目标來車,讓車輛沒有猶豫和懷疑,通常都能自信地做出決策,所以成功率很高。
而極氪 001 目前只有最基礎的 ACC 及道路居中功能,并不能實現自動變道、上下匝道,這些功能預計要等到 NZP 功能推送之後才能實現,但從目前的進度來看,NZP 的到來恐怕還要等待一段時間。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阿維塔今年内将迭代 ADS 2.0,在目前這套 ADS 1.0 系統基礎上再進一步優化。另外,阿維塔将在 6 月 30 日正式開啓 ADS 高階功能包的訂閲推送,其中城區智駕領航輔助(City NCA)将同步開放首批城市分别為上海、深圳、廣州、杭州、以及稍後即将開放的重慶。并且随着下半年華為高階智駕系統 ADS 2.0 上車,城區智駕領航輔助(City NCA)的落地覆蓋達 15 城,預計在第四季度落地覆蓋達 45 城。可見,阿維塔在智駕領網域不僅是領先的,更是不斷創新進化的,不管從硬體還是功能而言,都是行業天花板的存在。
快充技術 PK 戰,誰更勝一籌?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數年前,大多數人還熱衷于讨論誰是油改電,誰是專屬平台出身,如今,行業的話題風口已轉到可以更大程度上緩解續航、充電焦慮的高壓平台上。
為了解決續航短、充電慢的痛點,各車企開始布局快充、超充,高壓平台便是提高充電效率,實現快速補能的關鍵技術。在這方面,阿維塔 11 是毫無疑問的優勝者,因為其采用 750V 全棧高壓電氣平台,而極氪 001 則采用 400V 平台大電流方案。
阿維塔 11 所代表的高電壓方案,被行業視為有望解決充電焦慮的先進技術。因為在高電壓平台下,車輛可以實現更大的充電功率,比如最高可以達到 230kW 的超高充電功率,阿維塔 11 長續航版本輕松實現充電 10 分鍾,續航增加兩百公裏,就像加油一樣便利,具備能耗低、輕量化、充電快的優勢,在同一個充電樁下,就可以拉滿充電功率,縮短補能時間。
而極氪 001 所代表的大電流方案,也是目前的主流選擇,這種方案的充電功率上限較低,并且達到最高充電功率的前提是需要提升電流。但這樣的弊端便是電流損耗高,并且充電速度受公樁電流保護限制,在大多數限制電流的充電樁上很難實現高效充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電壓方案除了可以提高充電功率,在電機輸出不變的情況下,還可以大幅減少電流,即高壓低流,達到降低熱損耗、提升續航的目的,而且也減少了車内線束路徑,優化車内空間布局。反之,低壓高流的熱損耗更大,安全性也會相對下降,容易出現過載、過熱等問題。
總的來説,阿維塔 11 得益于全棧高壓電氣平台以及 CTP 2.0 技術在補能效率、充電安全方面都要優于極氪 001,更能解決用户焦慮,甚至可以説具備跨代領先性,而這是基礎研發平台所決定的。
不同風格的設計,誰更吸睛?
對于純電動車來説,智能科技、三電都是核心競争力,消費者購車也普遍看重這些方面,不過對于設計,也同樣不将就。而設計也是行業内卷的重要一面,純電動車的設計,不僅從以往燃油車的思維中跳脱出來,而且還讓我們看到了仿如來自未來世界的前衞科技感。
對于顏值控來説,阿維塔 11 和極氪 001 這兩款車确實不好選,前者是高端、科幻美學的代表,後者是轎跑獵裝車的代表,都非常拉風吸睛。
首先看阿維塔 11,它采用了 Gentle tech 設計理念,由前寶馬設計師 Nader 執筆設計,在極考究的線條、型面勾勒下,車身看起來有種懸浮感,暗示内心躁動的高性能。車内設計更是與眾不同,情感渦流 Vortex 作為車輛的情感中樞,視覺效果和互動功能都達到極致,為用户帶來多感官的享受,相比市場上主流的多屏設計,這絕對是極其接近未來世界的獨一份存在。
而極氪 001 也不俗,作為一台大尺寸的獵裝定位跨界車,極氪 001 的設計十分對味年輕人的胃口,個性化前臉、修長車身、黑色車頂都帶來了非常運動、有科技感的視覺效果,甚至有用户稱其平替帕拉梅拉,可見它的設計在市場上是備受青睐的。而内飾同樣不乏科技感,采用流行的極簡風設計,大屏也都安排上。但論高端質感,阿維塔 11 恐怕要稍勝一籌,比如其采用了仿麂皮頂棚、64 色氛圍燈,極氪 001 則是超纖絨頂棚、12 色氛圍燈。
設計一直都是見仁見智的,在這一輪的較量中,兩款車各有特色,設計風格在市場上都很有代表性,就看誰更能戳中你的審美。
在一眾智能電動汽車品牌向上衝擊高端市場之際,當前市場上的產品不再是兩極分化的良莠不齊,而是呈現整體向好的趨勢,消費者從中選擇一款綜合表現不錯的新能源車并無太大難度。只是,消費者的追求也是持續向上的,在 30 萬這個級别,不僅追求先進的智能駕駛,也追求沒有焦慮的續航和補能,另外高端質感、前衞造型也不能少,而在這些不斷更新的高追求之下,阿維塔 11 無疑比極氪 001 更能滿足用户市場的消費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