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技術路線多元化發展造就可持續汽車產業,歡迎閲讀。
6 月 7 日," 同行 · 善見 · 科學——中國新能源汽車多元發展論壇 " 在北京正式召開。
論壇上,協會領導、專家一致認為:能源轉型不能一蹴而就,新能源相關政策制定更應考慮市場現實,多元化的技術發展路線必将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主要方向。與此同時,他們還共同呼籲整個行業要遵循市場發展的規律,在良性競争的前提之下,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讓 " 共存、互補、競争 " 的多元化技術發展路線成為產業 " 新常态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會長周衞東在致辭中表示:" 眾所周知,2022 年中國全年汽車出口達到了 311 萬輛,超越德國,成為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銷量上的增長,我們也看到了中國汽車在新時代正在建立的定義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堅持多元化的技術發展路線,顯然也更有利于在不同需求的市場中生根發芽。"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機械行業分會會長 周衞東
周衞東同時強調稱:" 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或許會有很多看起來更容易實現成功的捷徑,但我們在面對市場的變化和競争壓力下,要時刻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市場格局。當前市場非常重視純電技術發展路線,但我們也應在過程中尊重用户的用車需求,尊重市場的選擇,用多元化的技術發展視角,找到一條最适合中國國情的技術發展之路。"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在經歷了多年的布局與發展之後,已經來到了能源、技術、產品革新的重要階段,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技術也在這個過程中脱穎而出。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汽車一直被視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汽車產業的繁榮與否,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而新汽車的轉型與革命背後其實是能源革命,同煤炭造就了蒸汽機、石油造就了汽車一樣,能源轉型也帶來了汽車動力轉型發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 沈進軍
雖然我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速度已經領先全球,但并不意味着僅靠新能源汽車便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提出:" 針對汽車能源方式的發展,協會一直以來都有着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希望油車電車享受同等的待遇,而不能‘一家獨大’。在實現碳中和的道路上,我們不能忽視消費者的需求。無論是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增程式、以及純電等不同的動力模式,都應該是由市場、消費者去選擇,而政策的導向應該落實在生產、研發端。"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秘書長 韓毅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秘書長韓毅則認為:" 從國家的戰略政策來看,純電驅動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技術路線。然而從市場的實際發展來看,除純電之外,國家也同樣為混動、增程、燃料電池等一系列的創新技術路線的發展留有了足夠大的空間,這是汽車行業擁抱變化的必然結果。從產業驅動的角度來説,不斷湧現的新技術是促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源動力’,助推了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而從消費需求變化的角度來看,新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汽車的使用場景,多場景出行成為了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多元化的技術路線成為了汽車產業欣欣向榮的重要體現。"
不難看出,現階段專家對于汽車技術路線的發展基本持一致态度,不僅是技術發展需要變革,需要多元化,同樣需要更為務實的為市場需求考慮。目前網絡上群眾對于不同汽車技術路線呼聲相對平衡,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增程、混動、純電車型,均有不同的產品需求者和擁趸。這也足夠説明汽車技術路線的發展不僅需要靠政策、發展形勢來推動,同樣需要傾聽來自用户的需求,只要產品還存在大量的市場需求,就應采取多元化發展路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何毅同樣強調:" 在抓住發展機遇的同時我們也要明确,能源轉型不能一蹴而就的,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增程式等低碳汽車對減少汽車碳排放實現碳達峰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應該與燃油共存。"
結語:
數據統計,目前我國交通行業的排放大概占到 10% 到 13% 左右,在這個區間裏,有 80% 左右的排放來自于道路交通,因此交通行業未來綠色低碳轉型的核心在于機動車。但綠色低碳轉型的路還很長,能源動力技術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同時不斷完善激勵和約束政策,才能更好地實現國家 " 雙碳 " 目标。
(圖 / 文 網通社 劉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