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曾售 80 萬一輛,現代集團還沒放棄氫能源汽車的夢想,歡迎閲讀。
有沒有一種神奇的物質,能在 5 分鍾内給車輛補充 700 公裏的續航呢?
除了汽油之外,氫也可以。
現代汽車的新一代 Nexo 最近在海外亮相了,它在前機艙内部裝配了一個氫燃料反應堆,通過氫和氧的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水和電能,從而驅動車輛行駛。
直接為車輛提供動力的則是一個最大功率為 150kW 的驅動電機,由一塊 2.64kWh 的緩衝電池供電。在它的帶動下,這輛車車百公裏加速僅需 7.8 秒,在加注 6.69 公斤氫燃料後,續航裏程約 700 公裏。
整體原理上其實有點類似于目前的串聯式增程。
此次發布的 Nexo 是第二代車型,第一代車型于 2018 年發布,但直到 2023 年才在國内上市,當時售價約為 80 萬元。
此次的新款車型的長寬高分别為 4750/1865/1640 mm,軸距 2790 mm,外觀上和第一代差别還是蠻大的,整體設計比較棱角分明。
内飾上則是這樣子,和現在純電車型的設計還是蠻像的,儀表和中控屏練成一體,同時采用了旋轉式電子懷擋和貫穿式空調出風口,配置上也給了 B&O 音響、 HUD 抬頭顯示、手機無線充電、車道保持輔助、智能巡航控制、全景影像以及電子外後視鏡等等。
看多了現在各家為了降低風阻的圓潤式造型,這種有棱有角的造型,還是蠻復古的。
在過去的 27 年裏,現代汽車之所以能夠毫不動搖地迎接這一挑戰,并采取果斷行動,是因為我們對氫的價值堅定不移的信念。(現代汽車副會長張在勳)
現代對于氫能源相當執着,最早在 1998 年成立了專門的氫研究和開發機構,到 2013 推出了「途勝 ix 燃料電池」,是世界上第一家量產氫電動汽車的企業,2018 年推出的 Nexo 系列車型在全球累計賣了 4 萬輛左右。
在 3 月 20 号舉行的股東大會上,現代汽車甚至把氫氣事業列入了公司章程宗旨。
對于氫能源汽車的銷量問題,現代汽車則表示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在化石能源的替代之路上,氫能源曾經是相當重要的一條技術路線。
其中日本和韓國是全球發展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最堅定的兩大國家,起步早、專利多、推廣力度也大。韓國曾計劃在 2025 年向 1.1 萬輛氫燃料汽車支付高達 7218 億韓元(約合 360 億人民币)的補助金,并将氫燃料公交車的燃料補貼将從每公斤 3600 韓元提升至 5000 韓元(約合 25 元人民币)。
但在如此大力的支持下,相比起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氫能源汽車在乘用車上卻一直沒有什麼起色,主要原因還是出在相比電能,氫能在汽車上往往需要經歷「電→氫→電」的轉換過程,綜合效率僅有 30% - 40%,遠低于純電動車的直接充放電。
而且由于氫燃料電池系統依賴鉑催化劑,儲氫罐制造也需要碳纖維復合材料,導致氫能源汽車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往往是同級電動車的兩倍。
在補能體系的建設上,加氫站也遠不如充電站來的方便,由于安全性的問題,加氫站的建設周期比充電站要長一倍不止,所以覆蓋率和增長率也都很低。
董車會大致搜索了一下廣州附近的加氫站,最近的一個開車過去都要 20 公裏。
當然,氫能源也不是一無是處,氫能在商用車、船舶等重型領網域的存在感還是很強的。
中國在氫能源的發展上一直主打商用車市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氫國和氫氣應用國,而且加氫站數量也位居全球第一。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24 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别達到了 5548 輛和 5405 輛,主要應用在公交、環衞、城市物流配送、冷鏈運輸、渣土運輸等領網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