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憋了 5 年的重磅新品官宣!價格給友商整蒙了,歡迎閲讀。
現在買空調選小米的可不是少數,小米空調這幾年一路高歌猛進,去年直接幹到了國内第四。
要知道,同行相等配置下,售價在 6 萬元左右。
就在近期小米 15 Ultra 爆料直播中,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手機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透露,2025 年小米空調目标中國第三,并且直接對标全球第一空調巨頭大金。
為何對标的是大金而不是格力?
小米是這樣回應的:" 中央空調是空調產品線中含金量最高的單品,目前技術實力最強的是大金。小米要對标就對标最好的,不給自己留後路。 "
網友們紛紛猜測,這對于董明珠領導的格力來説,絕對是扎心的,畢竟她曾多次表示,格力在中央空調領網域已經做得很好,是國内的領導者。
然而,小米空調此次直接将矛頭指向大金,貌似已經不把格力當對手了。
彼時殊不知董明珠還在忙着給格力改名 ~
此前,董明珠多次質疑小米 " 沒有工廠、沒有技術、全靠代工 ";
同時去年 12 月初,# 雷軍回應小米被指貼牌 # 、# 董明珠再回應與雷軍賭約 # 、# 董明珠爆小米空調專利侵權賠了 50 萬 # 相關話題也頻頻登上熱搜。
當時,雷軍發布視頻解釋,小米始終致力于用 " 互聯網的方式 " 推動制造業 " 轉型更新 ",并高度重視制造能力。
" 明年我們就能自研自產小米空調了。 " 小米集團王化在轉發盧偉冰微博時説道。
事實上,小米今年已在武漢建成智能家電工廠,專注于空調等大家電的自研自產,規劃年產能達 600 萬台。
敢于投資建廠,側面也説明小米在空調等大家電領網域已經形成了一定競争力,有了長遠發展的底氣。
可能董明珠也沒想到,做手機的小米真的把空調做起來了。這無異于在格力深耕多年的 " 深宅大院 " 旁,小米蓋起了自己的 " 現代大别墅 "。
説回這次發布的小米中央空調,究竟它能不能給空調行業一個小小的震撼呢?
據透露,米家中央空調 Pro 推出了 " 一拖三 "、" 一拖四 "、" 一拖五 " 及 " 一拖六 " 四種配置,針對 80-130 平方米的不同户型設計。其具備 6 匹制冷 / 制熱能力,并獲得了超一級能效認證。
小米此次将目标對準售價約 6 萬元的行業标杆品牌大金,并在之前的活動中通過拆機對比展示了其產品實力。
從關鍵用料來看,米家中央空調 Pro 的翅片設計在高度、寬度及厚度上均超過大金,采用三排設計,而大金為 2.6 排。
此外,小米還增加了壓縮機容量,并引入了雙轉子和補氣增焓技術,從而有效提升了低温環境下的制熱性能。
這一點也得到了實際測試的驗證:小米集團大家電事業部空調研發負責人吳慶壯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展示了米家中央空調在 -35 ℃ 的漠河進行冬季測試的場景,空調表現出色、運行平穩,進一步證明了其在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
而在大家關注的省電上,小米中央空調是超一級能效标準,APF 值直接飙到 5.50 !這意味着啥?
簡單粗暴點説,就是更省電,同樣制冷制熱效果,你家空調用一度電,米家 Pro 可能只要半度電,一年下來省下的電費,你自己算算!
此外,這款中央空調還标配了小米在智能互聯和生态體驗上的優勢,使其在智能化方面更具競争力。
有博主評價稱,這款產品幾乎将配置拉滿,但價格卻僅為大金空調的一半左右。而從最新透露的信息來看,其價格甚至可能低于大金的一半多。
至于能不能颠覆行業?可能需要讓 " 子彈再飛一會兒 "。
畢竟,空調的底層技術自發明以來并未發生根本性變革,行業多年來缺乏顯著的技術創新,用户在實際體驗中的感知差異也并不明顯。
當前,空調整體技術趨于同質化,核心賣點仍集中在 " 省電 " 這一傳統優勢上,而各大廠商的渠道策略也呈現出高度相似性。
在這樣的成熟市場中,競争顯得尤為保守。中央空調市場更是如此,拼的不僅是產品力,更是品牌影響力和服務體系。
大金、日立等老牌巨頭的核心競争力之一在于其穩定的售後服務和成熟的安裝團隊。
用户購買中央空調,不僅是買一台機器,更是買一整套從安裝到維護的體系。
中央空調一旦裝上,基本不會更換。如果服務不給力,出了問題沒人管,用户可能會陷入無盡的售後糾紛。
小米的機會核心在于其 " 祖傳能力 " ——生态互聯以及透明化、互聯網化和用户體驗的深度融合。
在智能家電領網域,小米的策略可以概括為 "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其家電與智能生态的協同運作已經得心應手,尤其是在全屋互聯、語音控制、遠程管理等創新功能上,這些正是傳統空調廠商所未能覆蓋的短板。
這意味着,和其他米家產品一樣,你完全能利用家裏的小米手機或者智能設備,輕松自如遙控空調各項功能。
然而,小米想要撼動中央空調市場,還需面對兩個現實問題:
一是前裝市場的特殊性,個人用户占比太小,真正的大客户是開發商,如何讓他們買單是個大問題;
二是品牌認知,中央空調不是手機,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 " 穩妥 " 的品牌,而非 " 嘗鮮 ",小米需要時間積累口碑。
但是,小米的成長之路上從來不缺少奇迹。
2024 年,小米空調在產品質量提升上花了不少功夫。全系產品在降噪、耗電量和循環風量三個關鍵指标上均有所更新,用料上的提升也非常明顯,所有新品的冷凝器均更新成了雙排銅管。
自建工廠的舉措更多是為了扭轉品牌形象,讓外界覺得它不只是一個貼牌產品,同時慢慢摸索技術積累,為接下來的進一步提升做準備。
至于很多網友擔心的服務和售後問題,小米方面表示,目前線下終端數量已達 1.5 萬家,能夠為用户提供從售前咨詢到安裝調試的全流程服務。
以前買小米空調是:硬裝結束,雷軍進場;現在買小米空調是:硬裝開始,雷軍進場。
随着天氣漸熱,趁着家電國補,小米中央空調這波,不知道你有沒有心動?
參考資料:
勞動報
京東
美團
餓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