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牛市消滅低價股,歡迎閲讀。
作 者丨董鵬
編 輯丨朱益民
圖 源丨圖蟲
相比于 10 月中旬,低價股數量顯著減少。
截至 11 月 8 日午間收盤,僅有 26 只個股股價低于 2 元。而在本輪起漲時的 10 月 18 日,全市場 "1 元股 " 數量則是 104 只。
相當于,在短短三周的時間裏,"1 元股 " 減員達到 75%。
毫無疑問,近期已經有部分市場資金開始流入低價板塊,并展開了預期當中的消滅低價股行情,這在數據層面也可以獲得驗證。
根據 Wind 數據統計可知,從 10 月 18 日的市場起漲日算起,截至 11 月 7 日以上 "1 元股 " 平均漲幅為 41.31%。
同期,包括北交所個股在内的全市場平均漲幅為 18.79%,50 元以上的高價股區間漲幅則只有 14.03%。
從股價高低這一市場特征維度上比較,以 "1 元股 " 為代表的低價股板塊處于領漲位置。
同時,低價股板塊的上漲速度,近期也有明顯提升。
從周度市場表現上看,10 月 18 日至 25 日、10 月 26 日至 11 月 1 日、11 月 2 日至 7 日三個統計周期中,以上 "1 元股 " 平均漲幅分别為 10.83%、11.97% 和 13.72%。
明顯加速的上漲速度,以及高于全市場均值的漲幅,使得低價股可以貢獻出非常可觀的超額收益。
在上述 104 只 "1 元股 " 中,便有 28 只低價股近三周漲幅超過 50%,占比接近 27%。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低價股樣本中存在大量的 *ST 或 ST 公司,此類公司雖然也有一定上漲,但是整體漲幅相對落後。
其中,除了 *ST 中潤、ST 東時等少數個股漲幅靠前以外,絕大多數的風險警示類低價股漲幅較小,比如 *ST 富潤同期反而出現了 0.55% 的下跌,同時漲幅墊底的前 10 只低價股亦幾乎全部是風險警示類公司。
相比之下,非 *ST 的低價股明顯更受資金追捧,整體漲幅更高。
同期,華夏幸福、東方集團、海航控股三只個股漲幅超過 100%,此前一度萦繞在相關公司的面值退市風險随之大幅緩解。
比如重慶鋼鐵與永泰能源,年中股價均曾經觸及 1 元或 1.01 價位,而如今兩家公司最新股價已經接近 1.8 元。
實際上," 消滅低價股 " 的行情在 A 股歷史上已經多次上演。
比如使人記憶深刻的 2015 年牛市,彼時行情發展到高潮階段的 6 月初,滬深兩市僅有協鑫集成一家公司股價低于 2 元,同時 5 元以下的低價股也只僅有山東鋼鐵、釩钛股份等不到 10 家公司。
與歷史高點橫向對比,當前 A 股的低價股數量,略多于 2021 年末滬指處于 3600 點以上的水平,彼時全市場 "1 元股 " 數量保持在 20 家左右。
從上述角度來看,接下來低價股或許仍然存在進一步下降的空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導致股價持續低迷的諸多因素,比如增長空間有限、風險警示、盈利能力差、股本數量過大等問題,中短期内還難以出現明顯改善。
"1 元股 " 等低股價板塊的大幅上漲,更多還是受到市場情緒、活躍度和風險偏好提升等因素的拉動。
以上來自于二級市場層面的變量,也決定了本輪低價股行情能夠持續多久。
本期編輯 劉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