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大眾新專利,重現朗逸黑科技,理想L9看了也心驚,歡迎閲讀。
衡量一家車企技術研發實力牛不牛鼻,其專利的獲取數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問題。所以一些車企呢,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啥都申請了專利再説。當然,申請專利确實能對知識產權起到保護作用的。最近比較有意思的專利,必須是大眾的可拆卸儀表盤了。
呸,才不是這種可拆卸。
説到儀表盤,這幾年進化速度真的是飛速。随着液晶屏的成本大幅降低,以前傳統機械式儀表盤已經大量被液晶儀表盤取代。放眼現在的新車,尤其是新能源車,尤其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液晶屏像不要錢似的,動不動就來個十幾英寸的液晶儀表。搞不好還雙聯屏、三聯屏亂七八糟的。
對比起某些合資車,宣傳上也説是液晶儀表,但實際上只不過是依然套着機械儀表的殼,中間嵌一小塊液晶屏。不僅顯示的信息有限,色彩也單調,基本可視作 2000 年左右的 MP4。
所以眼看着中國車市越來越卷,合資車也越來越坐不住了,紛紛後知後覺地加入這個大屏狂歡裏頭。比如福特,鋭界、EVOS 等新車,螢幕開始也像不要錢了。
不過使用大液晶儀表并不是大趨勢,有些車新潮得甚至連液晶儀表都給 cut 掉的。比如特斯拉,全車就一個屏,想要液晶儀表?沒有。又比如深藍 S7,同樣取消掉液晶儀表,車速、轉速等信息則通過一塊大尺寸的 HUD 抬頭顯示打在車窗上。
當然了,實不實用、可不可靠,并不是靠液晶屏就給到的,何況一些老司機也更喜歡機械儀表。只是抛開實用性來説,使用液晶屏更能突出車輛的性價比。
多的就不扯了,吹回大眾吧。在大屏潮流的敲打下,大眾的新車也不得不緊跟潮流,陸續用上液晶屏。然而在新能源 ID. 系列中,雖説也用上了液晶儀表,但總感覺摳摳搜搜的,小小的一塊,十分袖珍。
但其實就連這塊小螢幕的成本,大眾也想省略掉,也就是開頭説的可拆卸儀表盤了。説是可拆卸,其實并不配液晶屏給你,而是在以往儀表盤的位置,給大家支棱了一個架子。架子何用?嘿,大家都有手機對吧,沒錯,只需要把手機放到架子上,就是液晶儀表啦!
等等,只有手機還不行,還要下大眾專門開發的 APP,點開 APP,綁定愛車,就可以在手機顯示儀表信息界面了。甚至可以自定義信息模塊,換裝主題什麼的,更富有個性。如果嫌手機螢幕小,那還可以放平板,你的 PAD 是多少寸,液晶儀表就是多少寸。真是鬼才呀!
這不得不令漫哥想起當年朗逸的黑科技,中控屏的位置直接給配一個手機架。可别説,大眾原廠手機架,用過都説好。一來不用車主另外熟悉車機系統,導航、音樂什麼的直接手機搞定,方便!二來是車輛自設計就預留的手機架位置,不占用空調口啊、中控台啊、窗玻璃啊等地方,不遮擋視線,而且手機架旁就是 USB 接口,貼心!三是這支架據説歷時兩年研發,經過上萬次旋轉、拉伸、耐衝擊以及拆裝測試,大牌子,安全!
而且那也并不是手機架那麼簡單,人家大眾同時開發了 " 智随車聯 " 手機 APP。通過 APP,能查看朗逸車輛狀态,比如行駛數據、保養信息、音量調節、門鎖控制等等等等。這麼看來,大眾的這個可拆卸液晶儀表,無疑是朗逸那款手機支架的精神延續,進一步的科技創新。
因此不難判斷,大眾的可拆卸儀表新專利,必然會帶給車主前所未有的用車體驗,方便、貼心、安全、智能、實用、美觀、大方……編不下去了,吃瓜群眾們在評論區給點好詞吧。另外受大眾啓發,漫哥覺得理想 L9 的地位不保了。因為随随便便,大眾能在儀表盤、中控台、副駕前方、副駕化妝鏡、中央扶手位、前排座椅靠背、車頂棚等地方設定支架,用户只需自帶手機或平板往上面一架,500 萬内最多螢幕的車,舍我其誰?
記得要 "點贊、在看、分享" 三連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