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100歲的迪士尼,日子不好過了,歡迎閲讀。
作為迪士尼造夢的基本盤,動畫影視的前景直接關系着迪士尼未來幾十年是否還 " 有夢可造 "。然而,就在迪士尼還在為票房發愁的時候,流媒體的到來改變了全球原創内容的賽道。迪士尼别無選擇,只好一同卷入了這場漫長且投入巨大的 " 戰争 "。
作者 | 段志飛
題圖 | 圖蟲創意
作為全球最成功的 IP 制造巨頭,迪士尼承載着幾代人的童年與美夢。現實世界裏多的是乏味,人們需要這樣的造夢工廠,即便清楚它本質上就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2020 年 9 月 10 日,北京。公交車車窗上倒映出電影《花木蘭》的海報。(圖 / 視覺中國)
" 米老鼠和唐老鴨永遠不會要求漲工資。" 曾經," 股神 " 巴菲特的這句話道出了迪士尼最大的優勢——背靠着 IP 這棵常青樹,迪士尼一直都在做着穩賺不賠的買賣。
從影視娛樂到有線電視和流媒體,迪士尼把一個個動畫人物,散布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然後通過迪士尼樂園和 IP 衍生品變現。每個動畫人物要從大銀幕走到迪士尼樂園的貨架上,才算完成一次商業閉環。
1923 年成立的 " 童話王國 " 迪士尼在 2023 年迎來了自己的 100 周年。百年間,迪士尼努力地守護着大家的童年,但與此同時,這家 " 百年老店 " 也在經歷着它自己的 " 老年危機 "。
(圖 /《汽船威利》)
近年來,迪士尼在全球不同區網域範圍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裁員、虧損、票房慘淡、樂園門票漲價以及 Disney+ 付費會員的流失等問題。
盡管疫情趨于結束,線下業務復蘇,但是迪士尼總公司的淨利率卻從 2019 年疫情前的 15% 以上滑落到如今的 5% 左右。
2022 年至今,迪士尼的股價跌了近四成,相比 2021 年市值的最高點,迪士尼已經跌去了 2000 億美元。
《财富》雜志評價:" 沒有哪家公司像迪士尼一樣,快速地從王子變成了青蛙。" 為什麼迪士尼的盈利能力下滑這麼多?難道是童話褪色了?迪士尼究竟還剩多少造夢力?
百年迪士尼遇危機,
只能靠樂園救市?
最近,網絡上有傳言説,中國不少一線城市都在争奪尚不存在的 " 中國第三座迪士尼樂園 "。
盡管這些臆想已經被迪士尼官方否認,但不得不説,一座迪士尼樂園确實能拉動一座城市的文旅經濟、重塑一座城市的想象力。
回看前幾年,疫情像一陣疾風,把迪士尼吹入過一段至暗時期。
相比 2018 年的高光時刻——迪士尼總公司年淨利潤達到了 125.98 億美元,2018 年之後,迪士尼各大樂園的接待遊客人數開始逐年遞減。
2020 年,迪士尼總公司淨虧損了 28.6 億美元,出現近 20 年以來的首次虧損,全球六大樂園普遍只營業了幾個月,最嚴重的加州迪士尼,更是閉園超過了 400 天。
加州迪士尼樂園。(圖 / 視覺中國)
實際上,哪怕不是因為疫情的影響,随着越來越多主題公園和娛樂設施的出現,迪士尼樂園也面臨着日益激烈的市場競争。
此外,由于地網域文化的差異以及經營和維護樂園所需要的巨額成本投入,想要通過樂園來救市并非易事。
不過,迪士尼終究還是迪士尼。自從 2023 年全球疫情趨于平緩之後,迪士尼樂園的重啓像開閘泄洪一般,把人們對 " 童話世界 " 的熱情再次點燃了起來,尤其是上海迪士尼樂園,更是一度出現了人滿為患的景象。
2023 年 7 月 26 日,遊客在上海迪士尼樂園購買小食。(圖 / 視覺中國)
根據迪士尼公司的最新财報數據,迪士尼在 2023 财年第二季度實現了強勁的财務表現,總收入約 218.1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3.33%。
其中,迪士尼樂園業務板塊的收入約 77.7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9%。這一數據表明,迪士尼樂園對總公司的營收貢獻頗大,占據了迪士尼營收的 1/3 以上。
從營收增速上看,迪士尼的營收增長依然沒問題,公司營收同比增長 10%,與疫情前的營收增速相當。
然而,迪士尼真正的問題,卻出在盈利上。2019 年之前,迪士尼的淨利率在 15% 以上,但如今這一數字只有 5% 左右。
(圖 / 視覺中國)
要深究其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其實還是在于迪士尼的流媒體業務。根據迪士尼 2023 财年上半年的數據,流媒體業務的經營虧損額高達 17.1 億美元,比 2019 财年同期翻了 2 倍還多。
17.1 億美元的虧損額也占到了迪士尼整體利潤規模的六成以上。因此,迪士尼早在今年第一季度開始,便進行了重大調整,宣布計劃裁員 7000 人、削減 55 億美元的成本。
反映在股價上,過去 10 年,迪士尼一直是跑赢大盤的存在,但是到了 2022 年,迪士尼股價遭遇腰斬,市值相比最高點已經跌去了 2000 億美元。
如今看來,熱情的中國遊客也難以拯救迪士尼當下的困境:極低的電影票房和越努力越心酸的流媒體業績。
2016 年 6 月 10 日,江蘇無錫。騎手打扮成各種英雄形象,參加一項自行車比賽。(圖 / 視覺中國)
" 買買買 " 遇上瓶頸期,
是童話褪色了嗎?
迪士尼之所以能成為迪士尼,在于其擁有全球領先的内容影響力。歷史上全球票房前 50 位的電影,迪士尼就占了一半。
其中,《復仇者聯盟》系列、《星球大戰》系列影片分别為迪士尼貢獻了 78 億美元、55 億美元的票房,《加勒比海盜》《阿凡達》等電影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觑。
動畫領網域内,迪士尼更是在這 100 年的積累中,打造了米老鼠、白雪公主、玩具總動員、瘋狂動物城等經典 IP。
然而,從迪士尼 2023 年新片《瘋狂元素城》上映首日僅取得 2950 萬美元票房便能看出,迪士尼的 " 魔法 " 似乎正在失靈。
(圖 /《瘋狂元素城》)
華爾街的分析人士認為:" 迪士尼比任何公司都更依賴于其創意產出,然而創意產出卻沒有發揮作用。" 近幾年來,受疫情影響,全球電影業哀鴻遍野,迪士尼也不能幸免。
事實上,抛開疫情的影響,迪士尼自 1994 年的《獅子王》之後,在獨立創作經典動畫影片方面,便開始陷入了困境,後續推出的《亞特蘭蒂斯》《星銀島》《母牛總動員》等作品,票房表現與口碑均不盡如人意。
再加上夢工廠等電腦動畫新軍的崛起,迪士尼被迫開始了不斷 " 買買買 " 的新出路。2006 年,迪士尼以 74 億美元從喬布斯手中收購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打造了迪士尼本世紀以來最成功的公主 IP 電影《冰雪奇緣》。
(圖 /《冰雪奇緣》)
嘗到甜頭後,迪士尼又于 2009 年和 2012 年,分别收購了漫威和盧卡斯。
直到 2019 年,當迪士尼再次豪擲 713 億美元收購了二十一世紀福克斯公司大部分資產之後,全球屈指可數的幾大原創經典電影公司,幾乎都被其收入囊中。
此後,迪士尼做東,相繼推出了《星球大戰》系列、《蟻人》、《大黃蜂》、《復仇者聯盟 3》等票房佳作。如此龐大的 IP 矩陣,讓迪士尼坐擁金山的同時,也漸漸放松了警惕。
2019 年,當復仇者聯盟、星球大戰兩大 IP 紛紛完結之後,迪士尼便再沒有制造過百億美元票房奇迹,青黃不接的迪士尼,只能靠漫威英雄續集續命。
更糟糕的是,如今的票房成績也直接宣示了觀眾對漫威英雄的審美疲勞,加上迪士尼在自創 IP 這件事上向來就不太努力,上一個被捧上神壇的《冰雪奇緣》還是在 10 年前,而下一個 " 冰雪奇緣 ",更是遙遙無期了。
(圖 /《復仇者聯盟 3:無限戰争》)
流媒體正在将迪士尼拖入泥潭?
作為迪士尼造夢的基本盤,動畫影視的前景直接關系着迪士尼未來幾十年是否還 " 有夢可造 "。
然而,就在迪士尼還在為票房發愁的時候,流媒體的到來改變了全球原創内容的賽道。迪士尼别無選擇,只好一同卷入了這場漫長且投入巨大的 " 戰争 "。
2020 年,迪士尼公司重組後,把流媒體作為業務板塊的 " 核心 ",并将真人版電影《花木蘭》以 29.99 美元的價格上線在流媒體平台 Disney+,作為迪士尼 " 申請參戰 " 的第一部線上大片。
(圖 /《花木蘭》)
直到 2021 年年底,已有 1 億人訂閲了 Disney+。做到這個規模,奈飛(Netflix)花了 10 多年,而迪士尼只用了不到一年半。
實際上,2019 年之前,流媒體市場一直是奈飛一家獨大,但迪士尼的高速增長改變了行業格局。迪士尼的成功,讓投資者們再次信奉 " 花越多錢在内容制作上,全球訂閲用户就會越多 "。
2022 年,全球流媒體在原創内容上的投資同比增長了 45%,随着華納兄弟的 HBO Max、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供應商 Comcast 的先後入局,更多的參與方和更大的投入,直接拉高了這場逐利競争的 " 内卷 " 程度,華納兄弟豪擲 180 億美元制作内容,奈飛砸了 220 億美元,迪士尼更是投入 330 億美元之多。
整個 2022 年,流媒體服務商在原創節目上投入的巨額資金,超過了 2300 億美元,然而流媒體的營收回報,卻沒有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增長。
(圖 / 視覺中國)
其中迪士尼的 Disney+ 直接虧損近 90 億美元。為了維持自身内容的影響力,新總裁艾格甚至還考慮将自制内容不再只是獨家發行給 Disney+,而是面向全部流媒體發行。
盡管如此,2023 年上半年,迪士尼流媒體業務也仍然虧損高達 17.1 億美元。對于迪士尼來説,流媒體業務已經變成一個風險更大、回報更低的生意,而全球流媒體的競争似乎也沒有止戈的趨勢。
如此,這場 " 戰争 " 俨然成了燒錢的無底洞,比的就是誰先受不了。
實際上,大部分投資者更傾向的是投入較小且長期獲得收入的生意,就像過去的迪士尼一樣。
但是如今家大業大的迪士尼,明顯不滿足于賣樂園的門票和推出動畫周邊,這導致了當前迪士尼的業務模式既費力又不讨好。
長遠來看,如果迪士尼能夠在流媒體的整個產業鏈上做到更壟斷,自然是安全的,但是能不能拿下來還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不能,那麼聚焦 IP 打造、廣泛合作或許才是更适合迪士尼的路線。畢竟 " 造夢的生意 " 依然能夠保持較高的投資收益率,而不是像如今這樣,陷在泥潭裏。
運營:小野,排版:熊梓瑜
原标題:迪士尼還有多少造夢力?
本文首發新周刊 640 期《造夢:迪士尼 100 周年和它的夢幻美學》
點擊封面購買雜志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