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一波三折終上市,德爾瑪背靠名企品牌,亦困于名企品牌,歡迎閲讀。
佛山又出了一家小家電上市公司——德爾瑪。
自 2021 年上半年申請創業板上市後,德爾瑪先後兩次因财務資料中止上市審核,直至 2023 年才成功登陸 A 股市場。
巧合的是,在經歷波折的上市之路後,德爾瑪又經歷了波折的股價變動。自 5 月 18 日上市以來,德爾瑪股價起起伏伏,走出了一個 "S" 型。截至 5 月 26 日收盤,7 個交易日内,德爾瑪的累計換手率高達 267.04%,股價定格于 14.21 元 / 股低于發行價。
背靠大品牌 亦困于大品牌
德爾瑪是一家創新家電品牌企業,旗下擁有 " 德爾瑪 "、" 飛利浦 "、" 薇新 " 等品牌,產品覆蓋家居環境類、水健康類、個護健康類以及生活衞浴類。
其中," 德爾瑪 " 品牌主要覆蓋吸塵清潔類、加濕環境類以及家居廚房類等家居
環境類產品," 飛利浦 " 品牌主要覆蓋水健康類及個護健康類等產品," 薇新 " 品牌主要覆蓋個護健康類等產品,此外,生活衞浴類產品主要通過 " 華帝 " 品牌開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品牌中,德爾瑪、薇新是公司的自主品牌,飛利浦、華帝則為授權品牌。
在各大品牌的加持下,德爾瑪的主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由 2019 年的 15.14 億元增長至 2021 年的 30.33 億元。公司預計 2022 年全年的營業收入區間為 31 億元至 36.41 億元,同比增長 2.05%-19.86%。
值得關注的是,在德爾瑪營收不斷增長的同時,自主品牌的營收占比日益減少,公司越來越依賴于授權品牌。
2019 年 -2022H1 期間,飛利浦品牌產品銷售收入為 3.09 億元、6.97 億元、 9.81 億元和 7.29 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别為 20.38%、31.35%、32.34% 和 48.15%。
與此同時,德爾瑪品牌的營收占比從 55.05% 下降至 32.13%;薇新品牌的營收占比從 5.19% 下降至 0.85%。自主品牌的營收相較于授權品牌略顯頹勢。
在授權品牌之外,德爾瑪 ODM 模式的營收占比亦在快速提升,由 2019 年的 7.76% 上升至 2021 年的 22.11%。
德爾瑪 ODM 的主要合作方包括小米,由公司負責產品開發、物料采購及成品生產,并以協定價格銷售給小米,由小米負責渠道銷售。
小米對于德爾瑪的影響可見一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米家 ODM 業務毛利率低于公司自有 / 授權品牌產品毛利率,并且出現快速下滑,頗有 " 以價換量 " 的味道。
在剔除運雜費影響後,2019 年 -2022H1 期間,德爾瑪米家 ODM 業務毛利率分别為 27.53%、19.18%、12.57% 和 8.79%。當下 8.79% 的毛利率僅相當于 2019 年 27.53% 的 31.93%。
倘若,在未來,米家 ODM 業務的營收占比進一步提高,或者毛利率水平進一步下降,都将拉低德爾瑪的整體毛利率,進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在品牌之外,德爾瑪的經營還面臨應收賬款風險以及商譽減值風險。據招股書顯示,2019 年末、2020 年末、2021 年末和 2022 年 6 月末,公司應收賬款淨額分别為 1.87 億元、3.35 億元、2.99 億元和 2.84 億元,占各年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别為 21.37%、22.96%、17.99% 和 17.24%。
此外,由于 2018 年度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上海水護盾、香港水護盾及 2020 年度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沃德沃特,德爾瑪亦形成了商譽。2019 年末、2020 年末、2021 年末和 2022 年 6 月末,商譽減值準備金額分别為 372.54 萬元、1799.94 萬元、1929.50 萬元和 1994.24 萬元,不斷提升。
訴訟不斷
值得一提的是,在受困于 ODM 業務侵蝕毛利率之外,德爾瑪還頻頻陷入訴訟糾紛。
據招股書顯示,德爾瑪及其控股子公司當前存在 4 筆涉訴金額在 100 萬元以上的尚未了結的訴訟或仲裁案 。
2022 年,浙江風回科技有限公司将德爾瑪子公司廣東水護盾以及經銷商沈陽麗新告上法庭,案由是侵犯實用新型專利。該案目前已經立案尚未開庭。
在上訴中,原告要求廣東水護盾立即停止侵害專利号為 ZL2020204514185、名稱為 " 筋膜槍 " 實用新型專利權的行為,即立即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落入專利權保護範圍的 " 筋膜槍 "。
此外,還要求廣東水護盾銷毀制造侵權產品的專用模具以及庫存的侵權產品、半成品,并賠償經濟損失和原告制止侵權的合理費用 120 萬元。
經銷商沈陽麗新則被要求立即停止侵害專利号為 ZL2020204514185、名稱為 " 筋膜槍 " 實用新型專利權的行為,即立即停止銷售、許諾銷售落入專利權保護範圍的 " 筋膜槍 "。
子公司廣東水護盾之外,子公司上海水護盾亦陷于訴訟風波。上海燃度市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于 2022 年上訴,以 " 廣告合同糾紛 " 為由,要求上海水護盾支付服務費用 106 萬元。
顯然,德爾瑪的水護盾既陷于與同行的專利糾紛,又陷入與合作方的廣告合同糾紛。
(責任編輯:黃金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