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Panzer III 的火炮更新之謎,歡迎閲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 " 燃燒的島群 " 第 1301 篇原創文章,作者:Me410。
全文共 4301 字,配圖 5 幅,閲讀需要 10 分鍾,2024 年 10 月 28 日首發。
快捷閲讀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點擊标題下方的作者 "me401 專輯 "!
圖 1. 早期型長身管 3 号 J 型坦克
3 号坦克是德國陸軍于 30 年代中期規劃的一種新式中型坦克。在嘗試了輕型的 1 号和 2 号坦克之後,3 号坦克預定将作為德軍未來裝甲兵的中堅力量。為此,原始設計中,為這種坦克安裝了一門 50 毫米口徑的加農炮。然而此舉遭到了不少反對意見。理由是此時德軍已經開始裝備 37 毫米反坦克炮。從彈藥通用性的角度考慮,應該為 3 号坦克安裝一門同樣的火炮。此舉可以避免額外開設一條彈藥生產線。
就這樣,早期的 A、B、C、D、E、F 型,以及最初的 50 輛 G 型,全都安裝了一門 45 倍徑的 37 毫米火炮。但是炮塔座圈直徑仍維持原設計中的 1.5 米。所以将來如果把火炮換回來,也不會太難。而這樣的時刻很快就來了。
1940 年 5 月,381 輛 3 号坦克參加了進攻西歐的戰役。短短月餘,總共損失了 135 輛 3 号。火力薄弱問題由此凸現出來。火炮更新因此勢在必行。備選方案主要有兩種。兵工署的技術專家們支持在 3 号坦克上安裝一門 42 倍徑的 50 毫米火炮。但是一向中意加大威力的希特勒,則希望直接安裝一門 60 倍徑的 50 毫米火炮。
雙方的意見至遲在 1940 年 5 月已經擺到桌面上。因為現存的資料顯示,在 6 月 1 日的一份檔案中,兵工署認為安裝長倍徑火炮的測試并不成功,但同意做進一步的試驗。然而一周後,兵工署正式拍板,按照原計劃安裝 42 倍徑火炮。當前正在生產線上的 3 号 G 型坦克立即着手改裝。然後從 1940 年 10 月開始,最新的 H 型進入量產。這是第一種正式安裝 50 毫米口徑火炮的 3 号坦克。之前生產的老式坦克也将陸續返廠更新火炮。
但是截至 H 型投產時,希特勒依然蒙在鼓裏。因為兵工署并沒有将這個決定通知希特勒。後者直至 1941 年初在參觀一個兵器展覽會時,才發現了新式的 3 号 H 型坦克。望着那根短炮管,希特勒的臉色和心情都可想而知。
2 月 18 日,在伯格霍夫别墅,希特勒與眾多技術專家召開了一次會議。會上,希特勒首先宣布:由于德國缺乏鎢礦資源,正在進行中的錐膛炮項目必須放棄。這就意味着,今後德國火炮提升威力的方式只有兩種:要麼加大口徑;要麼加長炮管。随後,希特勒再次強調,須在 3 号坦克上安裝 60 倍徑的 50 毫米火炮。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包括保時捷博士在内的所有與會專家,幾乎眾口一詞,認為該方案缺乏可行性。就在一片尴尬的氛圍中,來自柏林阿爾凱特公司的工廠經理潘藤,表示可以試一試,并在兩個月之内拿出樣品。
圖 2. 1941 年 4 月 4 日向希特勒展示的長身管 3 号原型車。直接将 Pak38 反坦克炮塞進炮塔内,炮口制退器在量產時被移除
大喜過望的希特勒在第二天親自籤發命令,要求阿爾凱特立即着手此事,并且一旦完成須立即向其本人報告并展示。阿爾凱特的動作也相當快。樣車在 3 月底就宣告完成。但是随後須送交軍方測試。在通過測試之後才能着手準備量產。整個過程耗費了 1941 年剩下來的時間。在此期間,3 号坦克的量產型已經從 H 型轉向 J 型。第一批 40 輛裝備長身管火炮的 J 型車最終于 1941 年 12 月下線。此時," 巴巴羅薩 " 已經宣告破產。
希特勒顯然認為,至少東線失敗的部分原因,應歸咎于兵工署在 1940 年的抗命之舉。如果當初不折不扣地執行自己的命令,那麼參加 " 巴巴羅薩 " 行動的 3 号坦克無疑将具有更強的戰鬥力。特别是在面對 T34/76 型坦克時,此舉尤其具有重大意義。畢竟,即便是遲到的長身管 3 号,也只能在最多 500 米距離擊穿 T34/76 的正面裝甲。那麼之前的 42 倍徑 50 毫米炮的效能,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站在希特勒的角度,德軍未能在 1941 年拿下莫斯科,42 倍徑炮的 3 号,是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的。
很明顯,即便是長身管 3 号,其戰鬥力的提升也是有限的。畢竟,這種在 30 年代中期設計的坦克,其性能潛力已經挖掘殆盡。但是通過換裝火炮的争論,在希特勒和手下技術家之間,埋下了不信任的種子。雙方看待對方的眼神,越來越像是哈克與漢弗萊之間的嫌隙。只不過在和平時期,這樣的挖坑與調侃只是平添笑料。而在緊張的戰争環境下,就會產生致命的後果。因為随着戰局日漸頹敗,這種不信任也就日益放大,從而加速了德國的失敗進程。
圖 3. 兩種身管的 50 毫米火炮性能參數對照表
有趣的是,戰後幸存下來的原始資料和人們撰寫的各種回憶錄,都沒有提及 1940 年技術專家們堅持安裝 42 倍徑火炮的詳細理由。至少筆者沒有發現這方面的資料。
一般認為,在一輛較小的車體上安裝更大的火炮,将會導致車輛的性能不夠均衡。這一點在戰争中後期英國人的 " 螢火蟲 " 坦克上體現得最為明顯。為了尋求克制 " 虎 " 式的手段,英軍将其 17 磅反坦克炮安裝了到了 " 謝爾曼 " 的車體上,從而誕生了 " 螢火蟲 "。但是更強的火力,帶來了更大的後坐力,從而擠占了炮塔空間。以至于根本容納不下裝填手。不得已,只能由無線電操作員兼職裝填手的工作。而他自己原本使用的無線電設備也被挪到了炮塔外面,從而更容易遭受損壞。顯然,在戰鬥環境下,這種安排實在是勉為其難,遠遠談不上完善。所以 " 螢火蟲 " 只能作為部隊中的狙擊手,與普通 " 謝爾曼 " 混編使用。
但是從現有的資料分析,長身管的 3 号坦克并沒有遭遇 " 螢火蟲 " 的困境。其火炮主要移植自 Pak38 型反坦克炮。只不過取消了炮口制退器。為了強化威力,配發的炮彈擁有一個更長的藥筒,以裝填更多的火藥。所以長身管 3 号的彈藥供應,與 42 倍徑的 3 号并不通用。更長的炮彈使得車内彈藥攜帶量有所降低。早期的 37 毫米炮 3 号可以攜帶 120 發炮彈。42 倍徑炮的 3 号降至 99 發。而長身管 3 号進一步減至 84 發,包括 34 發穿甲彈和 50 發高爆彈。
德軍坦克在開火之後須将彈殼抛擲到炮塔外。如今,更長的彈殼當然需要一個更大的彈殼收集器。這自然會減少炮塔内部的人員活動空間。但補償措施也只是将原本為裝填手配置的一個可折疊座椅取消了而已。
此外,更強的火炮也會到來更大的後坐力,從而壓縮炮塔内部空間。這也是技術專家們反對長身管 3 号的主要理由。但是潘藤确實克服了這個問題。辦法就是更換火炮的駐退裝置。早期 42 倍徑火炮采用一個螺旋彈簧駐退器。而潘藤為長身管的火炮安裝了一個扭杆式駐退器。該裝置被置于炮塔前端,被固定在炮塔頂部裝甲下方,緊靠着火炮的耳軸,且與其平行,通過位于中心位置的左右兩個擺臂,與火炮後膛炮架上方的兩個滾輪銜接起來。由此抑制火炮射擊時的後坐力。
圖 4. 英國人在北非繳獲了部分長身管 3 号坦克,并手繪了其火炮裝置的結構草圖。這是筆者收集到的最清晰的一張
事實證明,這個設計是成功的,至少不像 " 螢火蟲 " 那樣,付出了巨大的炮塔空間代價。畢竟,長身管 3 号只是減少了一點載彈量和一個折疊座椅而已。以至于包括後期長身管的 3 号 J 型,以及接下來的 L 型和 M 型,總產量至少達到 1987 輛。直至 1943 年 2 月 3 号坦克徹底停產為止。另一方面,潘藤的解決方案肯定也算不上是什麼驚天之舉。否則必定會留下大量的記錄和讨論。
既然長身管火炮可以塞進 3 号坦克的炮塔,且勿需在技術或者資金方面做出特别的犧牲,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 1940 年的專家們,冒着頂撞元首的風險,去陽奉陰違呢?以歷史的後見之明,這顯然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另一方面,希特勒固然在這件事上顯示出自己的英明。但這是否也只是誤打誤撞呢?畢竟,在 " 巴巴羅薩 " 前夕的另一次關于坦克發展的會議上,希特勒堅持為新式的 VI 型坦克安裝一門 88 毫米火炮。更大的火炮帶來更大的後坐力,因此需要更大的炮塔空間。更大的炮塔需要更大車體,因此帶來更大的重量。于是," 虎 " 式在火力和機動性兩方面的鮮明對比,已經勿需贅述。
火炮之争更深遠的影響顯然還在于在相關人員之間播下了不信任的種子。而這一切的源頭似乎又在于那個關于火炮後坐力的争論。即便是與希特勒關系親密的保時捷博士,都不願支持元首的意見。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至少對于筆者而言,這仍然是一個二戰未解之謎。
圖 5. 3 号坦克彩繪
- 全文完,敬請期待下一篇! -
- 給本站投稿,只需輸入關鍵詞 " 投稿 "-
- 加入粉絲群,只需輸入關鍵詞 " 加群 "-
如果您覺得本站還不錯,請掃這裏關注、收藏、轉發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