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科普法》修訂:互聯網平台迎來科普傳播新機遇,歡迎閲讀。
2024 年 12 月 25 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 " 科普法 "),這是科普法自 2002 年頒布以來首次修訂。新修訂的科普法明确指出了網絡信息平台應當發揮各自優勢做好科普宣傳工作,這為網絡信息平台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也為科普内容的傳播帶來了新的動力和責任。
騰訊新聞的科普實踐與創新探索
騰訊新聞自 2022 年起,通過打造特色科普品牌《一起來唠科》,致力于激發用户的 " 好奇心 ",探讨人與自然、宇宙萬物之間的關系。至今,騰訊新聞已搭建 500+ 頭部機構和專家合作庫,圍繞氣候變化、自然生态、科研前沿等領網域,發布超過 500 篇獨家優質科普内容,累計曝光過億次。
圍繞科學教育與大眾科普,騰訊新聞還聯合創作者與機構產出多檔精品科普策劃,包括聯合科普中國出品宇宙漫談節目《一齊 Talk》、關注物種保護的欄目《野朋友短訊》《樹木百分百》等,以及聯合北京科協出品記錄青年科學家的工作生活《科學人生繪》節目。
此外,為提升公眾科普參與度的豐富度,提升科學傳播聲量,近兩年,騰訊新聞和科普中國攜手發起科普内容征集活動,邀請廣大科普愛好者解碼萬物原理、探索科學邊界。通過多端資源位合力推薦和圈層的直接透傳,征集内容過萬,曝光破億。
科普法修訂:給網絡平台
科普工作帶來新機遇
新修訂的《科普法》無論是對科普資源的可及性、科普活動的覆蓋度,還是科普信息的可靠性等都提出了新要求,也針對科普内容的創新性及前沿與實用兼備做了重點強調。它更好地給平台科普工作厘清方向,劃清了科普工作的 " 要做 " 與 " 不應做 ",也對科普的内容形式和内容方向等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導。
可以説,新修訂的《科普法》為網絡平台開展科普工作,培育公眾的科學和理性思維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讓騰訊新聞更有信心做好優質科普内容的傳播,傳遞科普正能量。具體來説,包括:
新修訂的《科普法》明确規定,互聯網平台在科普宣傳中應當發揮優勢,開設科普專區,并加強虛假信息的管控。這一修訂為騰訊新聞的科普工作提供了法律指導,使騰訊新聞在傳播科學知識時更加有方向。
《科普法》第二十五條提到,互聯網平台應 " 發揮各自優勢做好科普宣傳工作 ",并要求 " 發現用户傳播虛假錯誤信息時,立即采取處置措施,防止信息擴散 "(第三十六條)。騰訊新聞一直致力于在健康和科學兩個頻道内傳播專業、優質的科普内容,針對行業前沿與大眾關心的熱點話題,将繼續強化科普内容的供給與傳播,傳遞科普正能量。
此外,新修訂的《科普法》強調" 科普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這一原則讓騰訊新聞更加堅定了在平台内推動科普内容創作和傳播的決心。
新修訂的《科普法》還鼓勵企業将自身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并向公眾開放科研設施。這将進一步推動騰訊新聞與各類科學機構和企業的合作,擴大科普資源的流通和影響力。騰訊新聞期待通過與更多科學事業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動線上線下的科普活動。
騰訊新聞未來的科普計劃與戰略
在貫徹 " 精品資訊 " 調性基礎上,騰訊新聞計劃進一步加強科普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在内容生產與傳播方面。2025 年,騰訊新聞的科普工作重點将包括以下幾個方向:
1
增強線上線下科普活動的有機結合
騰訊新聞将發起 " 向未來發問 " 策劃,邀請青少年就未來科技、社會發展等領網域提出問題,邀請專家針對性回答,線上線下共同傳播,激活更多的用户參與與了解。通過系列感、主題性的設計,增強和用户的貼近性,做好科學教育。
2
提升科普知識的覆蓋度與參與感
騰訊新聞将繼續強化 " 讀懂萬物好奇心 " 的用户心智,針對性解讀公眾熱議的話題與行業前沿進展,同時通過 " 科學 +X" 的方式,不斷拓展科學傳播的邊界,邀請更多專家和科學傳播機構參與,深入探讨科學傳播的無限可能。
3
創新科普傳播方式
騰訊新聞将重點圍繞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關乎全球未來的議題進行深入報道,采用圓桌對談、自然紀實等創新形式,讓科普故事更具吸引力,推動科學傳播的多元化。
4
提升科普内容的可靠性與質量
為了确保科普内容的質量,騰訊新聞将加強對科普内容的審核與推薦,優化平台算法,使優質内容能夠精準觸達用户。同時,騰訊新聞将通過版權保護和收益優化等方式,進一步激勵優秀創作者為平台貢獻更多優質内容。此外,騰訊新聞還會持續去蕪存菁,尋找志同道合的專業人士加入騰訊新聞知識官隊伍中。
對科普事業的未來期待
随着新修訂《科普法》的實施,科普工作在政策和社會各界支持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騰訊新聞将繼續發揮互聯網平台的優勢,持續不斷挖掘更多有趣有料又重要的内容選題、持續尋找更多的玩法和合作夥伴,推動科普事業發展,幫助公眾提升科學素養,助力弘揚科學精神。
騰訊新聞始終相信,将專家的專業知識與情懷、專業編輯的内容審美與判斷和平台在精品資訊下的傳播策略結合,能以更高效的方式推動科學知識的普及,能提供更可靠、有價值的科普知識,提升全社會的科學素養和理性思維。而通過個性化的平台運營服務,能讓科普内容的廣泛傳播,科普事業也将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
策劃制作
作者丨騰訊新聞相關負責人
策劃丨林林
責編丨林林 王夢如
審校丨徐來
相關推薦
1.《哪吒 2》的土撥鼠火了!土撥鼠真的會發出 " 啊~" 的聲音嗎?
2.醫生的這個 " 暗語 " 一定要聽懂!不然很可能會吃大虧……
4.我們用最近很火的 DeepSeek 挑戰了物理所出的競賽題,結果……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