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作死!研究生用實驗室裏的燒杯衝咖啡,喝完就進了醫院搶救,歡迎閲讀。
實驗室裏最容易被忽視的作死操作是什麼?
" 吃東西 "值得被大家投上一票 .....
圖片來源:知乎
有人曾用裝過氯化鋇的燒杯衝泡咖啡,喝完這杯成分特殊的咖啡後,當事人惡心嘔吐、呼吸衰竭、陷入昏迷,送到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搶救良久,卻也無力回天。
燒杯衝泡咖啡
那個沒有洗幹淨、殘留着氯化鋇的燒杯殺人于無形,瞬間令一條年輕的生命隕落。
而日常生活中,因為實驗室一待一天的關系,在實驗室裏解決飲食的研究生絕不在少數,很多人也直接利用實驗儀器,比如烘箱烤起了紅薯,或者是加熱外帶的飲食。
随手一搜就能搜到很多
而更多的實驗室烹煮食物行為,更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
拿實驗室最常見的燒杯舉例,因為帶刻度的關系,有不少研究生都幹過拿它喝水的事。
可這也只是基操,更有甚者,搭配加熱爐,直接開始了食物 DIY。
比如,有拿燒杯煮方便面的 .....
有拿燒杯煮粽子的 ...
有拿燒杯煮湯圓的 ...
有拿燒杯煮雞蛋的 ....
還有拿燒杯衝黑芝麻糊的 ....
煮熟的東西怎麼吃?也直接用燒杯解決了 ...
而這看似為了圖方便的舉動,卻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因為你永遠無法保證這些器具原來盛裝過什麼,就算是由你親自洗刷幹淨,可是否有微量試劑殘留卻是肉眼無法辨别的,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錯。
實驗室吃東西引發的悲劇
實際上,從歷史上到現在,因為在實驗室飲食而發生的悲劇,數量并不少!
最常見的就是誤食。
2006 年,京華時報就報道過類似事件。因為實驗室經常有人帶水杯進來喝水,演變到後來變成很多人圖方便用幹淨的新燒杯喝水,一次,小孫将火鹼溶液放到喝水杯旁,因中途有事出去了一下,結果回來後搞錯了燒杯,直接誤喝了火鹼溶液。導致口腔、食管等燒傷。
那麼我不用實驗室的儀器,只是在做實驗的間隙吃外帶飲食,會有問題嗎?不要心存僥幸,單純吃外帶飲食引發的慘劇,也有很多。
1949 年,美國醫學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他們首先指出,自 1894 年首次制備重氮甲烷以來,除了 1938 年有篇文章提及了重氮甲烷造成中毒以外,未曾有人強調過這種物質的極端的毒性。然後,他們報道了這樣一個病例:
1948 年 11 月 25 日,一名 28 歲化學家 H. W. 使用五氯化磷,鹽酸,乙酰氯和重氮甲烷做了一些合成反應。随後在 12 月 2 日,他将反應的劑量擴大了許多,重新做了一遍。為了不離開他正在進行中的蒸餾過程,他就在實驗室裏把他的午飯(漢堡)吃掉了。
盡管 H. W. 是在通風櫥内進行的反應,但實驗過程中他仍可能在不經意間吸入了實驗產生的氣體。
不僅如此,因為重氮甲烷良好的脂溶性,那個很油的漢堡在溶解重氮甲烷這一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随後的幾天内,H. W. 發展出了一系列類似于普通感冒 / 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并被給予青黴素 G 普魯卡因治療。醫生們明白五氯化磷,乙酰氯這些物質的刺激性,但因為當時缺乏對于重氮甲烷的毒性的報道和警示,直到 6 日早上他們才确定重氮甲烷是症狀主因而開始針對治療,但 H. W. 仍在幾天内不治身亡。
即使我們做了完全的防護、但空氣中,或者是各種儀器上殘存的微量化學物質是防不勝防的,而這些,都可能讓你在實驗室準備吃的食物被污染,甚至送入到你的嘴中。
實驗室禁止飲食要牢記
實際上,實驗室的規定裏都會有不可以攜帶食物和水進去 ,但這卻常常被大家所忽視,比起飲食會破壞實驗室的衞生,飲食的殘存危險是很多研究生所不知的。
危險常常是在不注意的時候發生,實驗室的安全防護無小事,拒絕實驗室飲食,更是為自己,為他人的生命安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