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封神》破14億,北京文化想翻身,歡迎閲讀。
作者|孫鵬越
編輯|大 風
備受争議的暑期檔電影《封神第一部》,截止今日已經票房突破 14 億,升至内地影史總榜第 60 名,位列今年年度票房榜第 7 名。貓眼預測,《封神第一部》票房為 24 億元。
資料顯示,《封神第一部》是系列電影 " 封神三部曲 " 中的第一部,由費翔、李雪健、黃渤、陳坤、袁泉、夏雨、于适、陳牧馳等明星聯袂出演。由烏爾善導演,A 股上市公司北京文化出品、制作、發行。
這款電影籌備近十年,從 2018 年開始拍攝,直至 2023 年方才上映,其中坎坷一度讓導演烏爾善很是絕望,甚至聲稱如果《封神第一部》撲街,那麼他将用 10 年來還債。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封神》三部曲投資超 30 億,想要回本總票房需要高達 90 億。
目前來説,如果《封神第一部》完成 24 億元的票房預期,那麼将給三部曲開了個好頭。按照往期系列電影的票房邏輯計算,只要能保持住電影質量,那麼第二部第三部票房往往有 30% 以上提升。況且,日後還有海外發行、互聯網版權、IP 收入等其他利潤。
這讓導演烏爾善大松一口,也讓電影背後的制作和發行公司北京文化,放下了提着的心。
從外行到娛樂圈老炮
説起北京文化,許多對電影產業不了解的,自然會一片茫然,但提起《戰狼 2》《我不是藥神》《你好李煥英》《流浪地球》這些鼎鼎大名的電影,許多人立馬便知曉。
而這些位列中國影史票房 TOP5 的影片,背後均有北京文化的影子。
北京文化雖然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隐隐成為幕後大佬之一,但北京文化并不是 " 科班出身 ",甚至在公司最初時,只是一家旅遊公司。
1997 年,北京文化的前身 " 京西旅遊 " 成立,主要業務是負責北京房山區潭柘寺、戒台寺風景區的經營管理權。靠着收取寺廟門票香火錢,收入年利潤穩定在 3000 萬左右。
2013 年,北京文化在 " 寺廟承包改革 " 的背景下,被迫放棄旅遊業,強勢進軍影視文化產業,連續一擲千金,1.5 億收購收購摩天輪文化傳媒、13.5 億元收購世紀夥伴、7.5 億收購浙江星河。
北京文化對娛樂圈的 " 江湖規矩 " 頗為熟絡,它重金收購的娛樂公司只是為了其背後的創始人人。摩天輪文化傳媒的創始人是曾經萬達影視總經理宋歌,後任命其為北京文化董事長;世紀夥伴的創始人是婁曉曦,資深電視劇出品人;浙江星河的創始人更是有 " 中國第一經紀人 " 之稱的王京花。
後來又邀請前浙江衞視總監、一手打造出《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等多檔重量現象級節目的負責人夏陳安,來擔任北京文化總裁。
來源:北京文化官網
有了一幫對中國娛樂圈知根知底的 " 老炮兒 ",北京文化正式打通了電影、電視劇、綜藝、藝人經紀全鏈路。
在 " 老炮們 " 的幫助下,北京文化在 2014 年正式起飛,連續押中《同桌的你》和《心花路放》兩部電影。其中,《同桌的你》票房 4 億,《心花路放》票房 11.69 億,并一舉拿下 2014 華語片票房冠軍。
2016 年,是北京文化的巅峰一年。北京文化押中《戰狼 2》,票房高達 56.94 億,再加上投資的綜藝《跨界歌王》和《極限挑戰 2》爆火。在這一年,北京文化淨利潤達 5.22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2361%。
僅僅 3 年時間,跨界而來的北京文化,正式成為娛樂圈幕後大佬之一。
爆款制造機威名不再
随後的幾年裏,北京文化先後押中《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多款爆款電影,在 2018 年巅峰時期漲幅近 56%,三次漲停,市值暴增超 40 億元。
北京文化開始以 " 爆款制造機 " 的名頭,迅速響徹娛樂圈。
但好景不長,北京文化迅速開始了内鬥,曾經招攬而來的 " 老炮們 " 開始劍拔弩張。
2020 年 4 月,曾在北京文化擔任副董事長的婁曉曦,在微博實名舉報北京文化系統性财務造假,舉報公司高管宋歌、張雲龍涉嫌多項罪名。
當晚,北京文化發布聲明稱,婁曉曦因涉嫌挪用資金罪,已出逃海外。婁曉曦散布不實言論,诋毀污蔑公司。
但随後都被婁曉曦一一否決。
婁曉曦和宋歌開始唇槍舌劍,在公眾面前直接撕開北京文化長滿虱子的皇帝新衣。而他們兩人,都是北京文化轉型娛樂圈之時,收購而來的摩天輪文化傳媒和世紀夥伴。
來源:證監會
北京文化也被證監會盯上,介入對北京文化立案調查。在 2021 年 1 月,證監會确定北京文化涉嫌财報披露不準,予以警示,将相關違規行為計入誠信檔案。
最終北京文化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财務負責人及董事會秘書,也就是宋歌、江洋、賈園波辭職,但宋歌仍然擔任北京文化董事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1 年," 鄭爽事件 " 發生,北京文化涉及鄭爽出演電視劇《倩女幽魂》時的 " 陰陽合同 ",直接導致北京文化公司股票被實施 " 其他風險警示 " 處理,證監會再次介入調查取證。
2021 年 11 月,證監會向北京文化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市場禁入決定書》。
不斷被負面醜聞纏身,北京文化的淨利潤開始出現逐年下滑。在 2019-2022 年的三年内,北京文化累計虧損超過 32 億元。
北京文化将虧損原因歸結為全資子公司世紀夥伴、星河文化業績下滑,計提資產減值所致。
合作夥伴反目成仇
在巅峰時期,北京文化籠絡了一批優秀導演,其中包括《我不是藥神》導演寧浩、《流浪地球》導演郭帆、《鐵道飛虎》導演丁晟等。并積極參與其他熱門電影的制作和發行,和吳京創建的北京登峰國際文化有深厚合作。
但在 2022 年 7 月,北京文化卻遭受了不少曾經的合作夥伴起訴。據了解,吳京的登峰國際、陳思誠的壹同傳奇、嘉影上行、西虹市影視文化共計 4 家公司,以追索 1.57 億元抽成為由正式起訴北京文化。
醜聞纏身、多年虧損、被其它公司追債 …… 曾經的爆款制造機,如今卻頗有些 " 窮途末路 ",于是,《封神三部曲》成為了北京文化的一棵 " 救命稻草 "。
但這個救命稻草也不是很穩固,因為現金流窘迫,北京文化被迫在 2021 年 4 月與與西藏慧普華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籤署了《電影投資份額轉讓協定》,轉讓《封神三部曲》三部影片各 25% 份額,轉讓價格均為 2 億元,累計合同金額 6 億元。
至于在《封神三部曲》還剩下多少的份額,北京文化一直隐晦不説,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
《封神第一部》
除了現金流不足之外,北京文化負債也同樣高昂。據南方周末報道,2023 年 1 月底,為了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北京文化向浙商銀行申請不超過人民币 2.75 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根據公司 2023 年一季度财報,北京文化負債率達 56.22%。
幸運的是,《封神第一部》的票房和口碑都在水準線之上,又是作為系列電影中的第一部,後續兩部的利潤空間較大。
再加上導演烏爾善表示《封神三部曲》均已拍攝完成,剩下兩部只等後期,這對資金窘迫的北京文化來説無疑是個好事。
打開口碑的《封神三部曲》,相信很快就會被北京文化運作在春節檔上映。作為經驗豐富的 " 春節檔玩家 ",北京文化的還能打出的牌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