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那些跑滴滴的見聞,竟成就了孩子的未來,歡迎閲讀。
46 歲那年,程曉清開始了自己的網約車司機生涯。一家人多年前從湖北孝感農村到城市打拼,開過超市、網店,最終是開網約車讓她掙到了踏實的生活、開闊了視野。如今是她開網約車的第八年。
前不久,程曉清收到了一筆來自公益項目滴滴 " 橙果計劃 " 的獎學金,為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添了份驚喜。多年來,母女的努力終于開花結果,滴滴也成為了這份喜悦的見證者。
程曉清和女兒并不是唯一的獲獎家庭—— 2024 年,共有 400 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約車司機子女獲得 " 橙果高考獎學金 "。子女們的榮譽,記錄着每個司機家庭對夢想的追逐……
把路上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女兒發現母親程曉清變得開朗起來了。
這個來自湖北孝感農村的家庭,多年前選擇來大城市闖蕩,夫妻倆經營着菜市場外一間三四十平米的小超市。2016 年超市倒閉後,程曉清丈夫去了河北和老鄉一起開網店,46 歲的她開始重新找工作。本來一籌莫展的程曉清,被老鄉推薦做了滴滴司機後,第一年就掙了 10 萬,這讓她打心底覺得踏實。
漸漸地,原本焦慮的母親變了。女兒覺得,上手開網約車後,程曉清得以去到很多以往壓根沒機會去的地方,眼界更加開闊,對社會也更加了解。
今年填報高考志願時,程曉清對女兒提出的專業備選項都能侃侃而談,分析每一項專業以後的工作内容和出路。日常,程曉清也會舉一些接觸的乘客例子,把見聞講給女兒聽,女兒也樂于見到母親通過跑滴滴增加了更多人生體驗。
雖然常常奔波于生活,但女兒的懂事讓程曉清覺得多累都值得
開了 9 年網約車的盧維軍也是如此。2015 年,盧維軍的金融信貸公司遭遇業務收縮,為了補貼家用,他注冊了滴滴快車司機。在開網約車時,他經常能接觸到很多大學生。他發現,在車上聽這些大學生聊天,他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這所大學是怎樣的氛圍。
比如,一次他拉到幾位大連理工大學的學生乘客,聽他們聊着最近做的社會實踐公益活動,他也心生向往,希望女兒能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成長。這些見聞,盧維軍都會在和女兒相處的時間裏和她交流,激勵她考入優秀大學。
網約車司機張琦印象最深的則是一個雨天,跑滴滴時接到的一位盲人乘客。那天他接到一筆前往火車站的訂單,張琦告訴男孩可以提前打傘去接他,男孩説:" 沒關系,自己可以的。" 車上,張琦和男孩聊了起來,聽説他現在在大學學樂器,希望以後能開一所音樂學校。下車時,張琦特意将男孩送到了站口,也沒有收下男孩遞來的感謝費。
" 他雙眼無法看見,但對生活非常樂觀,還胸懷大志 ",張琦被男孩的經歷深深觸動。他自己是農村長大的,有兩個兄弟姐妹,從小家裏對他的教育就是要自立," 獨立進取,就是説你不要依靠别人。" 這些教育理念,也是張琦從小灌輸給子女的。
自從跑滴滴以來,張琦和更多陌生人有了交集,仿佛打開了一扇認識世界多樣性的窗户。這些閲歷和見聞,最終被他消化為自己的人生指南,反哺給了一對子女。
和家庭的 " 對話 "
這是網約車司機盧維軍跑滴滴的第 9 個年頭。
從金融信貸公司離開後,他漸漸把網約車轉成了主業,很長一段時間裏,他的月收入穩定在 1 萬元上下,在大連已經可以承托起一個家庭。
滴滴司機之外,盧維軍還有另一重身份——某公益救援隊成員兼城市搜救組組長。
救援活動總是來得很突然。比如有一次,約莫凌晨時分,盧維軍接到了遼寧省救援聯盟的電話,外海一輛漁船翻了,4 個人掉進海裏,需要緊急救援。很快,他就穿戴整齊,迅速出動橡皮艇前往海上搜救。
救援培訓在晉陽橋下的汾河上,夏季高温,但隊員們一刻也不會松懈
開了 9 年快車的盧維軍,救援工作也幹了 8 年。開網約車時間自由,又能熟悉城市路線,這種優勢讓盧維軍在兩重身份間找到了自洽的平衡。
像這樣突發的救援事件一個月至少有兩次。他回憶起來,最常見的就是接到走丢老人的求助電話,最多有時一天能出現 3 起。還有些特殊情況,比如暑假時一個 11 歲的孩子在山上迷路了,盧維軍所在的救援隊和警方合力搜救,凌晨 3 點才在一個廢棄的小房子裏找到了孩子;再比如遇到想不開跳崖的,盧維軍必須争分奪秒趕去救人。
好在開網約車給了他充分靈活的時間參與。盧維軍一天差不多跑 10 個小時滴滴,如果收到突發救援需求,他就停止接單,無縫銜接救援隊的工作。
習慣了這種節奏的他覺得," 跑滴滴确實是這個年齡段最适合我的工作,能保證救援,也能照顧家庭。" 每天早晨 6 點,盧維軍出門送女兒上學,晚上 9 點再接女兒回家。盡管父女倆在車上的相處時間不長,但盧維軍能夠聽到女兒講學校的日常見聞、心事煩惱,關注到女兒的細微變化。
網約車司機身份,讓他有了更多和家庭 " 對話 " 的時間。
女兒跟着父親盧維軍不僅學習了救援的常識,更多學習到了父親爽朗熱情的為人
對于在廣州跑網約車的鍾欽文來説,和在梅州老家上高中的兒子,一年裏只有寒暑假或節假日能相聚。
但這并不影響父子交流。足球這項運動,是他和孩子重要的 " 對話 " 方式。2016 年,鍾欽文從開出租車轉到滴滴專車,他也有了更多自由的時間,花在足球上。學體育的兒子,受到鍾欽文的影響,也逐漸喜歡上踢足球。
只要能見到,父子倆就會一起踢足球," 父子之間并不是一定要很嚴肅,我跟小孩就像朋友一樣,嘻嘻哈哈地玩。" 鍾欽文覺得,凡事只要盡力就好,這是他的工作态度,也是教育孩子的心得。
洪水淹沒了村裏的足球場,但淹沒不了踢球的熱情。只要有一片地,一個足球,大家就可以一起 " 出出汗 "
開了 8 年網約車的張琦也有同樣的感受,作為非遺文化舞中幡的傳承人,他有更多 " 玩耍 " 的花樣。
張琦記得,20 多歲自己離開河北老家去外闖蕩時,就會在業餘時間涉獵各種運動,羽毛球、乒乓球、舞龍、摔跤……他也在孩子們童年時教過他們不少。張琦有一兒一女,兒子比女兒大 2 歲,他先是教兒子學習中式摔跤、國術,鍛煉兒子的意志力。等女兒長大了,他也教女兒摔跤和舞龍,他想着中幡 20-30 斤太重,可以從更輕的舞龍練起。
自從兒子升入高中,女兒初中去了衡水寄宿學校後,張琦能和子女見面相處的時間就少了很多。但他延續了以往的習慣,一家人團聚的時候,就帶兒子和女兒一起跑步晨練、打球。
" 玩 " 在一起,是網約車司機們和子女 " 對話 " 的一種方式。
平時,張琦會帶女兒一起練習女兒感興趣的非遺項目
開花結果
就在今年春節,程曉清的女兒在大年三十突然從老家坐火車趕到父母所在的城市,為父母做了一大桌年夜飯。自從女兒升入高中以來,一家人已經兩三年沒有在一起過年了,女兒的這份團圓驚喜讓收車回到家的程曉清濕了眼眶。
她覺得這些年虧欠女兒很多。自己在大城市打拼,無法陪伴在女兒身邊,但女兒沒有埋怨,反而覺得,能靠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闖出一條路的父母非常厲害。一瞬間程曉清覺得,女兒真的長大了。今年,女兒也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入湖北文理學院。
女兒放假時,會陪着程曉清一起買菜做飯做家務
張琦的兒子則已經考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計算機,今年是女兒的升學年,她從衡水考到了中央民族大學學新聞。在不同城市,一家人繼續奔跑在各自追夢的路上。
在張琦的熏陶下,女兒從小到大包攬了班級體育委員,進入大學,女兒也第一時間承接了體育工作,延續張琦對她的期待。
就在填報高考志願的前一天,鍾欽文還跟兒子一起參加了一場足球友誼賽。他是守門員,兒子踢中鋒。後來,兒子成功考入職業學校的體育教育專業。
看到兒子順利選到自己熱愛的專業,鍾欽文的想法是,用這筆 " 橙果高考獎學金 " 為兒子買一台電腦用于學習,圓了他長久以來的願望,另外再給兒子挑選一些體育用品,幫助他更好地完成大學學業。
進球後,一起跳起來慶祝是鍾欽文父子倆的默契
盧維軍的女兒則成功地考入中國民航大學,成為了他曾經羨慕的那些大學生中的一員。在他的影響下,女兒性格中更多了一分沉穩,她希望能按部就班、安安穩穩地進入航空行業工作。
" 平平安安活着,掌握點生存技能,自助、助人 ",這是盧維軍教育女兒的人生宗旨。 收到來自滴滴 " 橙果計劃 " 的獎學金後,盧維軍開心地説道:" 就當孩子的生活費了,這也是獎勵給她的。" 女兒告訴他,這些錢她會好好攢起來,為以後做準備。
有女兒一起參與救援隊培訓,盧維軍心情格外喜悦
長久的澆灌與培育,司機們養家糊口的汗水,終于迎來了開花結果的時刻。
這也正是滴滴 " 橙果計劃 " 的宗旨,持續關心每一個網約車司機背後的家庭,為他們加油打氣。
2024 年,又一份令人欣喜的名單出爐——今年共計 1.3 萬個網約車司機家庭報名,其中 9968 名子女成功考入本科,2827 名考入 985、211 等重點大學,此外,還有 883 名子女選擇了專科及職業教育,朝着多元化方向發展。
作為國内首個專注于網約車司機子女教育發展的公益項目,這是滴滴 " 橙果計劃 " 開展的第 7 年,累計惠及近 5 萬個網約車司機家庭,有近 1400 位司機子女收到了這份榮譽獎金。
在優秀司機子女們邁向人生下一個階段的路口轉向處,滴滴 " 橙果計劃 " 也帶着這份獎學金一同為網約車司機家庭歡呼,祝福子女們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寬、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