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德國宣布加速援烏,阻礙特朗普推動俄烏停戰,歡迎閲讀。
就是要跟美國對着幹,德國宣布加速援烏,能否阻礙特朗普推動俄烏停戰?默克爾重返江湖又説了什麼?歐洲将走向衰亡嗎?
特朗普政府上台後,美俄緊張關系得到一定的緩解,為了盡早的解決俄烏衝突問題,特朗普一邊頻繁的與普京保持溝通,貌似一副就要倒向俄羅斯的姿态;另一邊則是不停的向澤連斯基施壓。之前更是直接暫停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情報支持,這就讓烏克蘭很難受了。在形勢的壓迫下,澤連斯基在近日與特朗普的通話中,就不僅表态接受了美國提出的 "30 天内俄烏雙方不攻擊對方能源設施 " 的提議,同時,還重申願意接受全面停火。為什麼特朗普這麼看好俄羅斯呢?近日,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重返江湖,給出了一個觀點,她認為,俄羅斯是一個擁有大量礦產的大國,是一個強大的核大國,并且還擁有一位權威的總統,這讓特朗普感到欽佩。特朗普看好俄羅斯,主要也是尋求實現美國的利益,這符合特朗普時常高喊的 " 讓美國再次偉大 " 的口号。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特朗普政府明顯就是不想繼續給烏克蘭提供軍援。當澤連斯基還在電話裏要求美向烏額外提供防空系統,尤其是 " 愛國者 " 導彈系統的時候,特朗普的回應是,可以幫助烏克蘭找可用的資源,特别是在歐洲。顯然,特朗普就是想借機把這包袱甩給歐洲,讓歐洲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特朗普這麼做,就是想繼續對烏施壓,讓澤連斯基盡早的回到談判桌前。雖然澤連斯基重申願意接受全面停火,但這畢竟只是口頭上説的,最多算是展示一個态度,但其實并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在特朗普看來,只有不斷地施壓,盡早結束俄烏衝突才可能真的實現。既然美國不願意對烏軍援,那歐洲國家的态度又是怎樣的呢?目前來看,德國應該是最積極的,在這之前,德國就曾不斷公開表達," 不會讓澤連斯基戰敗,即使美國選擇放棄,德國也會盡最大可能武裝烏克蘭 " 的決心,近日,德國就再次宣布,将向烏克蘭提供新一批大規模軍事援助,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不難看出,德國現在就是要跟美國對着幹,不想再聽命于美國。
那德國為什麼如此積極的宣布加速援烏呢?原因很簡單,這是德國政治的必然選擇。現在德國國内不少反對援烏的人都已經把手中的票投給了反對派,朔爾茨政府為了穩住自己僅存的基本盤,必然要在俄烏衝突問題上變得高調起來,宣布加速援烏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這可能會讓德國變得更加 " 分裂 ",但這也是無奈之下的一個選擇。不過,話説回來,德國這樣一意孤行的援烏,真的能阻礙特朗普推動俄烏停戰嗎?就目前情況來看,很難。為什麼這麼説?首先,德國自身的經濟實力不足以長時間的援烏;其次,德國的工業能力太拉胯。其援助烏克蘭的軍事裝備,還不夠烏軍武裝一個機械化營。另外在彈藥方面,更是比不上俄軍一兩天的消耗量。就拿這次德國剛宣布的對烏提供的 " 大筆援助 " 舉例,只有 24 輛裝甲車,3 輛獵豹自行高炮,2 輛裝甲工程車,合計不足 30 輛。而在彈藥方面,總計 5000 枚 155mm 炮彈,2000 枚 122mm 炮彈,8000 枚迫擊炮彈,以及 10000 發小口徑高炮彈。就這樣的軍事援助,讓烏軍怎麼打?既然打不下去,那在特朗普政府的施壓下,澤連斯基最終只能低頭了。
其實,無論是德國經濟,還是其工業能力的拉胯,這些都反映了一個現實,那就是歐洲正走向 " 衰退 "。有英媒就指出,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俄羅斯切斷了天然氣供應,沒有了廉價的能源供應,歐洲多國不得不啓動燃煤電廠,但這并沒有解決物價成本的上漲,尤其是一些高耗能的工廠更是接二連三的倒閉,這就造成了一個歐洲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那就是歐洲工業現在已經開始自由落體般衰退。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大國,曾經向世界供應汽車、機床等產品,現在即便是想開足機器馬力生產,僅是一個電價的波動就對其造成了阻礙。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又如何能給到烏克蘭足夠的援助對抗俄羅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