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上海道路巡檢智能機器人上線,并将在成都、珠海、嘉善等展開應用,歡迎閲讀。
IT 之家 3 月 29 日消息,上海城建城市運營 ( 集團 ) 有限公司昨晚宣布上海道路巡檢智能機器人正式上線。
據介紹,該道路巡檢機器人集成 " 千尋馳觀 + 智城雲巡 " 的巡檢解決方案,已陸續在上海、成都、珠海、浙江嘉善等省市展開應用。
IT 之家查詢發現,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城市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城市運營 ")在 2024 年 11 月宣布與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千尋位置 ")達成戰略合作,旨在通過輕量化巡檢技術規模化代替傳統人工巡檢。
千尋位置表示,上海道路智能巡檢機器人每天在上海市區行進約 50 公裏,對車輛所及之處道路坑槽、裂縫等病害,以及隔離帶損壞等異常情況進行巡查。
城市運營巡檢項目負責人表示 " 原來我們是通過人工巡查道路,每天派出三四輛工程車,一人開車,另一名專業養護人員實地檢查,肉眼觀察問題、下車拍照記錄,風險高、效率低。"
據稱,智能巡檢機器人上線以後巡檢效率提升近一倍。" 現在發現問題後,智能巡檢機器人自動上報至我們研發的 " 智城雲巡 " 平台,專業技術工程師快速校核後,道路病害通常在 3-12 小時内将問題修復。"
千尋位置介紹稱,城市運營所使用的工程巡檢車輛搭載着千尋位置自主研發的 " 北鬥 + AI" 道路智能巡檢系統 —— 千尋馳觀,依托北鬥時空智能、地理信息采集、AI 大模型、邊緣計算等技術,對道路表面病害及沿線設施的邊緣側智能識别,自動輸出識别目标的高精度位置及道路表面病害的精确面積,并實時上報結構化結果。
此外,智能巡檢機器人的車頂裝有高精度衞星定位天線和高清攝像頭,不僅能清晰地捕捉到路上的病害,還能在北鬥時空智能的賦能下,對道路病害形成精準的位置和唯一的身份信息。
據介紹,千尋馳觀對道路病害的定位精度達到車道級,能實時計算出結果,支持像素級的面積和長度計算,實現精确的病害尺寸計算,切巡檢速度可達到 80 公裏 / 時,不影響其他車輛正常行駛。
目前千尋馳觀具備 40 多種類别道路病害和道路設施 AI 檢測能力 —— 不僅包括裂縫、坑槽、沉陷、積水等道路病害,還能識别标志牌損壞、護欄設施缺損等道路基礎設施,交通安全設施缺陷、抛灑物,覆蓋道路、綠化、環衞、排水四大專業,準确率和召回率優于 90%。
此外," 智城雲巡 " 是依托城市運營自主研發的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巡檢平台,構建了 " 大屏 + 中屏 + 小屏 " 多端協同體系,集成了病害智能研判算法,實現了對病害線索的自動化的清洗、分類、技術定級、風險定級、歷史比對去重和過濾,最終精準過濾出亟需和必須維修的有效病害信息,病害去重過濾比例達到 90% 以上,極大地減輕了養護人員對病害線索篩選和判斷的工作量,也讓 4 小時以内完成病害發現和病害派單處置成為可能。
同時,依托專業檢測量化數據,生成科學的中長期養護決策,根據 " 路面性能退化模型 " 推算,未來會出現快速退化的路格,統籌納入到接下來的路面大中修計劃中,推動運維養護模式從 " 被動修補 " 向 " 主動預防 " 轉型。
官方表示,病害智能研判算法基于城市運營所運維的 3200 公裏設施樣本數據集,千萬級病害歷史數據訓練形成,同時适配了公路、城市道路多套行業和地方标準,真正實現 " 一網統管、一屏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