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這種有毒塑料可能導致兒童性早熟,但它卻無處不在(附購物車避毒指南),歡迎閲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一席 ,作者一席YiXi
毛達,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的理事長、無毒先鋒行動發起人
過去三年,無毒先鋒團隊一共送檢了966件產品的樣品,有296件至少有一種有害化學物質超标,超标比例達到了三成左右,這個問題真是不容樂觀。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有毒的產品在市場上流行呢?
購物車避毒指南
2023.05.27 南京
大家好,我是毛達,來自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的無毒先鋒團隊。我們是一家關注化學品安全和公共健康的公益組織。同時,我也是一個11歲男孩的父親。
每年六一兒童節,我們團隊都會發布跟兒童有關的網購產品化學物質安全調研報告。今天我給大家報告的就是手中這一雙兒童塑料涼鞋。
這種涼鞋現在挺流行的,輕、軟、有彈性,色澤鮮豔,得到了很多孩子和家長的青睐。但正是這樣一雙兒童經常接觸到的用品,背後卻潛藏着一種有很高健康風險的有毒物質——鄰苯二甲酸酯。
科學研究表明: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典型的外源性激素,如果大量地攝入到人體内,會擾亂内分泌系統,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還可能致癌。
對處在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兒童,鄰苯二甲酸酯的危害尤其大。長期地接觸和攝入,會導致女孩的性早熟、男孩生殖器官發育異常以及肥胖等問題,還會增加兒童患注意力缺陷及多動障礙的風險,甚至跟兒童自閉症的發生也有關聯。
2019年5月,《中華流行病學雜志》發布過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兒童的鄰苯二甲酸酯累積暴露的健康風險較高。
▲ 2018-2019年,"老爸評測"和杭州的一所婦幼醫院合作,對526名兒童體内的鄰苯二甲酸酯檢測,42%的兒童面臨風險,12%甚至面臨着高風險。
鄰苯二甲酸酯遷移性高,很容易從產品中釋放,并可通過皮膚、呼吸道等途徑進入人體。孩子夏天喜歡光腳穿涼鞋,就很容易接觸和吸收從鞋裏滲出來的鄰苯二甲酸酯。
"毒"從何來?
為什麼塑料涼鞋中會有鄰苯二甲酸酯呢?
這跟它們使用的原材料有關。主要的原材料有兩種,第一種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EVA基本上不會有這個問題;另外一種叫聚氯乙烯PVC,PVC正是重災區。
PVC原本是非常堅硬的塑料,為了使它變得柔軟有彈性,就要加入一些增塑劑或者塑化劑,恰恰鄰苯二甲酸酯就是一種優良且廉價的增塑劑,所以它就跟PVC塑料成了"最佳拍檔"。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其實有很多PVC塑料制品,尤其是那些柔軟的PVC塑料制品,都有鄰苯二甲酸酯的問題。比如説學生用品當中的包書皮、橡皮擦,和食品接觸的保鮮膜、月餅托,甚至是點滴袋或者血袋,都可能有鄰苯二甲酸酯,甚至是超标。
了解了這些,在今年的3月,我們就針對PVC塑料涼鞋的鄰苯二甲酸酯展開了抽樣調查。
我們調查的方法是選取五家電商平台上銷量靠前的50款產品抽檢。
樣本确定以後,在網上下單,把涼鞋直接快遞到第三方有資質的檢測公司,由檢測公司的工作人員開包,然後進行科學的檢測。
▲ 無毒先鋒在做兒童涼鞋的樣品實物信息錄入
大概一個星期以後,我們收到了50份檢測報告,結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我們估計會有一些產品超标,但是沒想到超标的比率竟然高達88%。
▲ 2023年PVC兒童塑料涼鞋抽檢樣品鄰苯超标率
還有另外一個信息,在這些涼鞋當中,達标的和不達标的,它們的價格差異特别大:達标的平均價格達到了每雙152塊錢,不達标的、超标的只要19塊錢。
這就是我手上拿的這雙兒童涼鞋的檢測報告。按照國家标準,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是不能超過0.1%的,而這雙涼鞋的含量高達40%以上,也就是説超标了400倍。
這麼大量的一種有毒增塑劑,它其實很容易從PVC塑料當中遷移出來,也就意味着孩子很容易接觸到它們,然後通過皮膚吸收到體内。所以作為家長,絕對是不放心讓孩子穿上這樣的有毒涼鞋的。
説到這大家可能會好奇,那我們怎麼能夠買一雙安全的涼鞋呢?
這個問題我在後邊再來回答,先賣一個關子。(後文附全品類避毒指南!)
我想請在座的觀眾們一起想一個問題,日常生活當中,還有沒有其他物品也有類似的風險或者危險呢?
是有的。
這些產品都可能"有毒"
過去4年,我們無毒先鋒檢測過35種有化學物質安全風險的產品,也都發現了一定的問題。覆蓋的類别包括兒童用品、文具、玩具,還有食品、化妝品、藥品,以及食物的包裝材料,裝修材料。
▲ 塑膠玩具、橡皮擦、包書皮;食品塑料包裝:保鮮膜和月餅托;梭子蟹;口紅;
我接下來再給大家講三個例子,帶大家看看這些產品可能的風險。
如果在座的有年輕的家長,可能在為寶寶選購奶瓶的時候會注意到,有些產品會有"不含雙酚A"的标識或者是廣告。
的确,雙酚A是一種和鄰苯二甲酸酯齊名的典型内分泌幹擾物,也是有毒的。但是選對了奶瓶以後,是不是就遠離了雙酚A的污染了呢?
不一定。
我們平時購物時的熱敏紙小票,帶字的那一面可能就有雙酚A塗層,也就是大家其實平時就要注意,盡量不要用手去觸碰帶字的這一面。
塑料魔術方塊也是一種普及率非常高的益智玩具,但是在我們的抽樣檢測當中發現,有不少含有一種對環境和健康非常有害的化學物質,叫溴系阻燃劑。
溴系阻燃劑已經被國際公約定義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它具有致癌、致畸和致基因突變的危險性質。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英文簡稱叫POPs ,跟流行音樂的英文俗稱pops一模一樣,但是正相反,我們要阻止這種物質的流行。
實際上在日常用品當中,有很多黑色的再生塑料的部件,是可能含有這種溴系阻燃劑的,而且可能是超标的。我們檢測過這些從小商品市場上買回來的用品,比如説塑料的梳子,湯勺的搖桿,甚至一些晾衣挂,都含有這個物質。
第三個例子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種重金屬——鉛。科學研究表明,鉛是沒有所謂安全暴露水平的,也就是説哪怕是非常微量的暴露,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特别是會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
目前的市場上,還是有不少產品存在鉛超标的問題,比如專門針對學生群體的價格比較低的口紅、裝修中使用的溶劑型木器漆,都會有這樣的問題。
過去三年,無毒先鋒團隊一共送檢了966件產品的樣品,有296件至少有一種有害化學物質超标,超标比例達到了三成左右,這個問題真是不容樂觀。
為什麼"有毒"產品還在流行?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有毒的產品在市場上流行呢?
一個簡單的回答是,我們現在認識到這些化學品是有毒、有害的,但是在它們剛剛被發明、合成,并開始使用的時候,可能是不知道的,反而因為具有優良的性能,它們逐漸被廣泛地生產和使用。
還是用鄰苯二甲酸酯作為一個例子,其實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這個物質就作為增塑劑開始投入生產,之後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到了高峰的時候,全球年產量超過600萬噸,價格也越來越低。我在網上搜了一下,目前一公斤鄰苯二甲酸酯批發價格才幾十塊錢,非常便宜。
一直到上世紀80-90年代,我們才開始認識到它的毒性。但是這個時候,它已經變成了一種物美價廉、無所不在的化學品,要淘汰它是有非常大的挑戰的。
一件有毒產品面世,首先當然是生產環節出了問題,也就是生產者不合理地、甚至違法地在產品中添加了有毒有害化學品。其次是流通環節,許多商家并非故意要售賣有毒產品,而是得不到產品風險的充分信息;但也有不少是明知故犯,純粹以短期利益為驅動。
如果有毒產品順利通過批發商、零售商的審核,或者壓根就沒有審核,也通過了政府的監管大網,就會來到各種實體或虛拟的商店貨架上。
此時,難題留給了廣大的個體消費者,有一定知識的或許可以避開危險,做出明智選擇;知識不足、忽視質量安全、片面追求廉價的可能就會成為受害者。
但是不是我們就沒有辦法改變這個問題了呢?當然也不是,所以我想跟大家講一下我們跟小黃鴨玩具的故事。
消滅"有毒"小黃鴨之戰
小黃鴨玩具跟兒童涼鞋一樣,它的一個常用材質就是PVC塑料。因為它是個洗澡玩具,我們要讓它柔軟有彈性,還能"哔哔"叫吸引小孩子注意,鄰苯二甲酸酯當然就是首選了。
小孩子很喜歡啃咬這種玩具,在啃咬的過程當中,鄰苯二甲酸酯就會通過消化道直接被孩子吸收,危險性更高。
而且,這幾年小黃鴨經常作為外賣和活動的贈品,點一杯奶茶,送一個鴨子,不知不覺它就來到了我們身邊,防不勝防。
小黃鴨玩具的增塑劑超标問題的确是一個老大難。在2005年,歐盟率先通過了一個指令,限制塑料玩具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中國的玩具出口商就開始努力地讓他們的商品達到歐盟标準。
但是國内還缺乏相應的法規和标準,這些内銷的小黃鴨玩具就經常超标。
2011年,一家在華的國際環保機構做過一個調查,他們采集了30份包含小黃鴨在内的PVC塑料玩具,檢測它們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結果19份超标,超過半數。
到了2016年的時候,新修訂的《玩具安全》國家标準,終于把鄰苯二甲酸酯的限量加進去了。但是在此後的三年中,全國各地的市監局(當時叫作質監局),經常會通報小黃鴨鄰苯二甲酸酯超标。反反復復不停地在曝光問題,但是好像沒有辦法徹底地解決。
我們無毒先鋒團隊其實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難度,但是還是決定要去試一試。
2018年10月份,我們在一家電商平台購買了一款銷量達到10萬+的小黃鴨玩具,送檢以後發現超标150倍。
2019年2月,我們跟十多位寶媽合作,在同樣一家電商平台采購了10款玩具,送檢以後,7款超标,超标的倍數平均都在幾百倍以上。
這件事被媒體曝光後,這家電商平台的代表找到我們溝通。他們的确做了一些治理措施,包括下架18000個小黃鴨類似玩具的銷售鏈接,同時要求這些商家必須在提交3C認證信息以後才能夠重新銷售。
購物請認準"3C認證"
簡單科普一下什麼是3C認證。3C認證的中文名稱叫"中國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英文名稱的首字母就是3個C,所以俗稱3C認證。
有幾個大的類别是都要進行3C認證的,除了玩具,還有兒童車、電動玩具、毛絨玩具等等,尤其塑膠玩具。要想獲得3C認證,通過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檢測是必要條件之一。
在跟這個平台溝通的時候,我們也接受了它的一個建議——把調查範圍從一家平台擴展到三家主要的綜合性電商平台。
總之,在2019年的六一兒童節之前,我們發布了第一次多平台小黃鴨玩具鄰苯二甲酸酯調查報告,只有25%的達标率。
此後連續三年,我們每一年都發布類似的報告,發現達标率在逐步地上升,從25%到60%到76%,最後到去年94%,而且去年甚至有一家電商平台,它的達标率達到了100%,一個滿分的成績。
▲ 2019-2022年京東、淘寶、拼多多抽檢樣品鄰苯增塑劑達标率
我覺得這對于消費者來講很有意義,如果現在去電商平台上買小黃鴨玩具,只有非常低的幾率會買到有毒產品,這種安全系數相對于四年前,其實是有大大的提升的。
小黃鴨的變化讓我們團隊感受到了行動帶來改變的喜悦,同時也讓我們發現了一條很有效的工作路徑:就是從網購的環節去切入零售市場,然後把電商平台經營企業當成我們最主要的工作對象。
為什麼要選擇線上不是線下?因為最近這些年線上的零售總額,已經占到了社會零售總額的1/4以上。那麼為什麼鎖定電商平台的經營企業?
簡單來説,現在的網絡零售市場的主要經營規則以及相應的監管,其實都是由電商平台企業來負責的。相對于其他環節中的部門和行業,平台企業也更加有意願和能力去推動問題的解決,并且帶動整個系統的變化。
通過這個方法,在過去的四年當中,我們推動了電商平台對14種有環境和健康風險的產品進行治理,包括下架被我們舉報過的841款問題商品。
我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這些問題商品累計的歷史銷售量達到25萬件以上,如果單算已經被禁止的塑料棉籤,它的歷史累計銷售量至少是22億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這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的行動是可以阻止數以萬計,甚至是億計的問題產品、有毒產品流入市場,從而預防由此而產生的環境和健康危害。
電商平台發生了積極的變化,肯定也會帶動上遊的生產鏈條變化。
在做小黃鴨的調查倡導當中,我們發現向平台反映的那些風險信息,它很快地就能夠逐級地、跨區網域地匯總到小黃鴨玩具的集中生產地。
2020年8月,集中生產地的市監部門給我們發來了一個蓋紅章的復函,通報他們針對這個問題搞的專項整治行動:包括處罰12家超标企業,還督促違規企業召回了2711支(盒)不合格產品。
在阻斷這些問題產品進入到零售端的同時,也推動了生產商去自改自查,提高标準,甚至是召回市面上的一些問題產品。
如何能買到無毒產品?
一些實用小建議!
最後我想回答一下,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如何能為自己和家人買到無毒的產品,包括一雙安全的塑料涼鞋。
根據我今天所介紹的,相信很多家長就知道了,我要買一雙兒童塑料涼鞋,首先是要避免買到PVC材質的產品。
那麼除了PVC呢?其他的塑料怎麼樣呢?
我們的一個夥伴機構——食通社,為大家繪制了一個科普圖,幫助大家認識塑料的類别标号以及相應的一些風險。
除了3号PVC塑料以外,6号和7号也不推薦。
▲ 3号塑料PVC,小龍蝦不是
6号是聚苯乙烯PS。這種塑料正是已經被國家禁止生產、使用和銷售的發泡餐盒的主要原料,它可能有致癌物苯乙烯以及其他一些有害添加劑殘留的問題,而且這種塑料特别不容易回收,很容易變成垃圾污染環境。
▲ 6号塑料PS,常見于咖啡蓋,也是有風險的。
7号塑料雖然叫其他,它常常會有雙酚A殘留的問題。
1号塑料叫PET,經常會用于制作飲料瓶,但是它不耐熱。
2号和4号分别是高密度和低密度的聚乙烯PE,這個塑料材料用得非常廣泛,既可以用作保鮮膜購物袋,也能用于食品或日化用品的包裝材料。
5号叫聚丙烯 PP,耐高温,所以經常會用作塑料飯盒,特别是外賣中的一次性塑料飯盒。
當然,這些塑料也不是絕對安全,盡量不要用它們盛裝酒精或者高脂肪類的食物,也盡量不要用微波爐去加熱這些塑料制品。
指望着我們消費者掌握所有的知識、無所不知,那是不現實的,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同樣如此,如果我們能夠掌握一些好的信息查詢工具,找對的人去詢問也能解決問題。
無毒先鋒團隊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小小的嘗試,我們開發了一個微信小程式叫"無毒先鋒+",消費者可以在上面查找到日常用品當中的一些風險化學物質,它相應的國家标準和限量是多少,也會查到這些物品的購買、使用和廢棄的建議。
一個產品的化學物質超不超标,我們不可能通過肉眼和感官去識别和判斷,一定是要交給專業的機構;但是普通消費者可以通過查驗商品中的一些合規信息,盡量避免接觸到有毒產品。
有哪些合規信息我們要留意呢?
包括商户的經營資質,商品的品牌、生產商、執行标準——也就是我們常説的"三無"的對象。有些商品還必須要有備案号、注冊号,或者是批準文号。
另外,我們也可以留意一下網頁或者商品的照片上,有沒有一些強制性的标識,包括3C認證标識、中國環境标識,還有兒童化妝品的小金盾标識。
回到塑料涼鞋,在我們的調查當中,所有的三無產品,它們的鄰苯二甲酸酯幾乎都是超标的。
▲ 合規清單✅ 購買前可對照檢查
如果在座有些朋友或者消費者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實現綠色消費和負責任的消費的話,那我們可能就要超越產品安全本身了,要多看看這個產品的上遊生產和下遊廢棄環節的環境和健康表現。
就拿今天已經提到的魔術方塊溴系阻燃劑作為例子,實際上,塑料魔術方塊本身的設計是不需要添加溴系阻燃劑的,沒有必要。
那問題是哪來的呢?
有很多魔術方塊使用的原材料是再生塑料,而這些再生塑料很多源自于電子產品中的塑料部件,由于很多生產商沒有很好地履行回收責任和義務,使得這些含有毒化學物質的廢塑料,進入到了不可控的回收環節。
最後,它們再被造成孩子們比較容易接觸的玩具,進而導致後邊一系列影響。由此可見,我們需要從一個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評價一個產品它到底是不是綠色的,到底是不是環保的。
今年5月初,我去了一趟瑞士日内瓦,參加化學品和廢棄物的三大國際公約的締約方大會。這三大公約當中,有一個公約叫《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它正是去管控溴系阻燃劑這類物質的。
今年的大會有一個重要的進展,就是把三種POPs增加到了全球管控的範圍當中。這三種物質叫什麼呢?分别叫甲氧滴滴涕、得克隆、UV-328。
老實説,我跟在座的絕大部分人一樣,對這三個化學名稱是非常陌生的。了解了一些背景之後,我發現這些物質跟今天介紹的那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一樣,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
它們或者是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會用在作物上、水果上,或者是很多日常塑料制品、油漆塗料、個人護理用品當中常用的添加劑。
這個新的信息,讓我感覺到了更強的緊迫感,也讓我意識到我們的工作好像才剛剛開始。
但是我始終相信行動會帶來改變。
所以我期待着有更多的朋友和無毒先鋒一道,努力讓有毒產品遠離消費者,給我們的孩子們一個更加健康安全的未來。
謝謝大家。
▲ 演講現場,無毒家居模範間。
文字版内容根據試講有所增補。
策劃:通通
剪輯:大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