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美俄會談結束幾小時,烏軍拒絕停戰,連夜閃擊俄燃料庫,歡迎閲讀。
烏克蘭的小心思暴露,美俄前腳剛剛談攏,轉個身澤連斯基就撕毀協定,表明怎樣的事實?普京沒有猜錯,和談停火看似簡單,其實遠比想象中復雜,為什麼呢?
日前,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公開質疑美方,她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停火協定已經遭烏克蘭基輔政權破壞,問題是美方之後如何管這些 " 瘋狂的恐怖主義敗類 ",是個大問題。怎麼回事呢?事情還是要從 18 号美俄總統會談説起,當天,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大約 2 個小時的電話會談,并确認達成針對俄烏兩國能源基礎設施的 30 天臨時停火協定,還有對黑海航運安全的保證。結果沒想到,美俄會談僅僅幾個小時後,烏克蘭就用三架無人機連夜襲擊了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 " 高加索 " 輸油泵站,随後俄羅斯國防部批評烏克蘭故意破壞特朗普的和平倡議。
在這裏,可能有部分朋友會想到,美俄沒算到烏軍居然會拒絕停戰,連夜 " 閃擊 " 俄羅斯燃料庫,這會對俄烏衝突構成怎樣的影響呢?其實對這個問題,特朗普可能沒料到,但普京應該早就已經猜到了,非説沒算到什麼,大概就是想不到烏軍出手這麼快!為什麼呢?因為這次美俄達成的臨時停火協定,對烏克蘭而言,一定程度上本就是一個不小的約束。什麼意思呢?
當下的俄烏戰場,尤其是在庫爾斯克地區,俄軍占主要優勢,烏軍只能被動挨打,所以烏克蘭在 11 号和美國達成的臨時停火協定,其實是要确保俄烏全面停火,哪怕不行,也要像澤連斯基此前所提到的那樣,先實現海空停火。在俄軍猛攻,烏軍挨揍的背景下,全面停火或者先實現海空停火,對烏克蘭是有好處的,烏軍能夠趁機喘息,俄軍卻有可能葬送戰場優勢。普京當時雖然沒有明确拒絕停火,但卻反過來提出幾個附加條件,比如臨時停火期間,烏軍不得接收裝備,不得動員新兵也不得訓練士兵。這樣一來,就算停火,烏軍也基本進入準靜默狀态,除基本的輪換外,什麼都幹不了,停火一結束,俄軍就能繼續猛攻。
對此澤連斯基肯定不會接受,所以普京的附加條件一出,澤連斯基憤怒至極,直指普京根本不想和談,而是在拖延時間,呼籲美歐制裁俄羅斯。此時特朗普也清楚,11 号達成的停火方案是沒法達成了,于是之後在 13 号、15 号和 18 号,與俄羅斯進行了三輪會談,最後就達成了這樣一份核心是限制打擊能源基礎設施的協定。這份協定為什麼普京能接受呢?
第一,俄軍戰場占優,它們就沒必要去破壞烏軍的能源基礎設施,反倒是烏軍,因為正面打不過俄軍,就會打擊俄羅斯的能源基礎設施,以此限制前線俄軍的能源供應,遲滞俄軍攻勢,所以當下在戰場上,真正有打擊對方能源基礎設施必要的,其實是烏克蘭,而非俄羅斯;第二,俄羅斯是能源出口國,它們的很多能源設施是關乎本國經濟的,最近就有消息稱,在近三個月裏,烏軍的持續打擊直接造成俄羅斯煉油廠產量下滑 330 萬噸。
瞧出問題來了吧,美俄 18 号達成的這份協定,真正受到約束的其實是烏克蘭,也正是因此,協定達成後,俄羅斯立刻停止了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打擊行動,甚至還把 7 架已經起飛的用于攻擊烏克蘭的本國無人機給擊落了。套用一句網絡俗話,俄羅斯這一動作的潛台詞就是:我攤牌,你随意。大家説澤連斯基能點頭嗎?他肯定不願意!最初的停火協定本來是利好烏克蘭、約束俄羅斯的,現在卻變成約束烏克蘭的了。所以烏克蘭立刻就采取行動,以表達自己拒絕接受該協定的态度,當然對此普京肯定不奇怪,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澤連斯基怎麼想,普京應該是一清二楚的,澤連斯基骨子裏其實根本不想停戰,只是礙于特朗普的施壓,所以才改口,但這不代表他就會全力配合特朗普的停火和談方案,對第一版停火方案,澤連斯基打的就是借這一個月喘息的主意,因為 11 号談完以後,特朗普已經恢復了對烏克蘭的軍事和情報支持。對此,如果普京接受,烏軍就能重整旗鼓,但如果普京明确拒絕,那麼就變成俄羅斯不配合停火,特朗普就得去施壓俄羅斯,這是澤連斯基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但是因為普京此時還不想和特朗普徹底撕破臉,也就不便公開拒絕特朗普的停火要求,所以對 11 号那份停火協定,他就提出了烏克蘭不能接受的附加條件,等于把球踢給澤連斯基,變相拒絕停火。跟着又和特朗普達成新的、反過來約束烏克蘭的停火協定,這樣一來,拒絕停火協定的就會變成烏克蘭,特朗普要施壓也就只能施壓烏克蘭,而非俄羅斯。正因如此,大家得以看到這次扎哈羅娃的表态。
在此大家就能發現,當下對俄烏停火的有關博弈,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有自己的盤算,其實都沒有完全接受特朗普的停火和談方案,只不過是礙于美國在這場俄烏衝突當中的關鍵性作用,所以都表面附和特朗普,心底盤算的其實都是自己的打算。看這個情況,如果特朗普繼續推動和談停火,那麼類似的博弈,還會繼續上演,想要真正實現停火,其實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