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華強北造不出蘋果Vision Pro,歡迎閲讀。
文 / 巴九靈
2024 年開年,科技界最爆炸的新聞無疑是蘋果頭顯(Apple Vision Pro)的上市。
這款產品于 2023 年 6 月發布,并在半年後終于于美東時間 2024 年 1 月 19 日開啓美國預售,起售價 3499 美元(約 25000 元,包括 256GB、512GB、1TB 三個存儲版本),截至目前,已出售 20 萬台。
在美國硅谷的一位受訪者是近距離感受美國市場熱度的親歷者。當他在比預售時間晚七八個小時再去預定時,已經有些窘:
" 預定是通過蘋果商店的,需要進行面部掃描等操作,明顯感受卡頓;郵寄訂單的發貨時間排到了 2 月底;去附近蘋果店自提的時間也已經排到 2 月 11 日。"
比預訂更火熱的,是代購市場。
"89999 元,256GB,一口價。"
不久前,一個标識 "14 年好店 " 的淘寶店對小巴報出了以上的代購價格,比官方起售價貴約:64999 元。
這是最敢報價的賣家之一。
小巴另問了兩位在小紅書裏有意向轉賣的網友,他們一個報價 36000 元(256GB,比官方價貴 11000 元),另一個報價 6000 美元(1TB 版,比官方價貴約 15000 元)。
在他們給出這樣的價格前,甚至都還沒有真正使用過它。
2 月 2 日,也就是今天,這款被蘋果寄予厚望的產品将正式開售,發燒友和普通大眾終于有機會一睹其風采,與此同時,另一種聲音也在加急給深圳華強北喊話。
2016 年,蘋果千元藍牙耳機 Airpods 發布後不久,華強北就卷出了僅需 50-200 元的山寨款;
2017 年,一位硅谷工程師僅用 2000 多元人民币就在華強北買齊了組裝 iPhone6s 全部的零部件,并組裝成一台嶄新的手機。
如此説來,2024 年,整出一台山寨蘋果 Vision Pro 怕也是不在話下,但事實并非如此。
復刻難度一:爆賣超 20 萬台,但使用者還很少
華強北啃不到這波紅利的第一個原因,是正品尚未全面進入流通。
山寨的特性是 " 體驗差不多但價格更優惠 ",山寨的制作流程是通過對原產品的深挖從而尋求 " 平替 " 的可能性。
但直到 1 月 30 日也就是三天前,蘋果 Vision Pro 相關的評測才陸續随着保密協定的 " 解禁 " 被釋放出來,且多集中于國外。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 · 庫克與蘋果 Vision Pro
綜合各方了解到的情況,大致可以把蘋果頭顯的購買者分為三類人,華強北或者是其中一員,或者也需要其他人提供更多信息。
◎ 首先是果粉類。這一類人的普遍特點是,更多是出于對蘋果的喜愛,而非產品的優點。
用一位網友對自己的形容來描述,叫 " 狂熱愛好者 "。他告訴小巴 " 因為黃牛價格太高,且交付時間不确定 ",計劃直飛去紐約購買。
另一個網友李茂是在加拿大温哥華的一個工程師,他對小巴説:" 我爹作為骨灰果粉,第一批 iPhone 使用者,強烈想要一台,1 月末二月初全家就只有我在北美 ",所以購買了兩台。
用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的話來總結:" 蘋果擁有 12 億以上的活躍用户的龐大用户基礎。因此,只要約 0.007% 的用户願意開放在預購後購買,就可讓 Vision Pro 開放預購後售罄。"
◎ 第二類是新科技愛好者。這一類人一般對于科技新品寄托了較多的個人期待。
比如一位同樣購買了兩台蘋果頭顯的網友對小巴表示 " 科技領網域裏面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產品 ",雖然還沒到貨,但他想象了未來的重要的使用場景:
" 我想用這個頭顯記錄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等老一輩的人,如果以後哪一天他們離開了,能有一個更好的方式來悼念和看原先的合照 "。
這兩類人大概率不是華強北的目标用户,但他們的意見最為寶貴。蘋果頭顯能否進一步走入尋常百姓家,取決于他們的使用感受和意見建議。
◎ 最後是 B 端的行業相關從業者。這一類人出于工作的需求或者了解科技行業新趨勢的需要,不得不買。
" 問題不是需求,而是供應,全球好幾十萬家 XR 企業、手機企業、電腦企業、互聯網企業、科技媒體、自媒體,每家訂兩台,幾十萬台旋即就賣光光了吧。" 一位資深蘋果分析師對小巴形容。
圍觀蘋果 Vision Pro 的人們
B 端的需求難以忽略,他們的發展很大程度需要借力蘋果新品的勢能。比如," 如果蘋果賣得好,估計會繼續擴產,那些元件的成本才能打下來,其他企業才能借此機會買點較好的元件,改善一下體驗。" 他進一步説道。
他們與華強北的訴求高度重合,但如今大家也都在試用過程中。
復刻難點之二:" 它可以盡情地堆料 "
第二個難點,在于技術門檻。
據媒體報道,Vision Pro 是蘋果用 8 年時間,數十億美元投入,2000 設計師、工程師和幾萬名供應鏈研發生產人員的產物。
" 如果你回憶 iPhoneX、Airpod Pro 這樣的產品,你會發現它确實在技術上只有微創新的情況下,通過某一些綜合的優化,通過在某一個角度不惜工本,對用户需求的洞察,實現了非常可以接受的體驗。" 上述的果粉李茂説道。
這樣程度的創新,與競争對手形成了天壤之别。以至于如李茂所言:" 蘋果幹這個事情是可以不惜工本的,它不需要像 Quest 或者 PICO 考慮用户的承受能力把價格限制在人民币兩三千塊,它可以盡情地堆料 "。
測評解禁後,美國科技媒體 The Verge 發表了萬字長評測,驚喜之情溢于言表—— " 堪稱奇迹的顯示技術、視頻穿透效果當今最佳 "。
去年 6 月美國廣播公司(ABC)主持人采訪庫克時的首個公開體驗視頻時也提及 " 只需用手、眼、語音進行操作,不需要遙控器等工具 "" 沉浸式娛樂感強烈逼真 " 等。
蘋果 Vision Pro 首個公開體驗視頻截圖 圖源:三言 Pro
但問題也同樣突出。
最突出的是重,這也是 VR 類產品的通病。有人形容重約 600 — 650 克不等的 Vision Pro 戴久了就像一個貼在臉上的 iPad pro,對脖子和鼻子是一種考驗,也有用户提到臉部的壓迫感。
其次,是在眼球追蹤方面,需要用户适應這樣的互動,且用久了會累。
對華強北來説,蘋果都尚未能解決的體驗問題,山寨版怕是更不敢恭維。
" 華強北的產品最多也就是造個外觀相似、但體驗劣化的產品,山塞 iPhone 也用不了蘋果生态吧,更遑論 Vision Pro 的造價極高,他們最多不就是做個像 Vision Pro 的 VR Box 吧,沒有 12 個攝像頭,怎樣做手勢識别和眼球追蹤?" 一位蘋果資深分析師這樣告訴小巴。
或許正因如此,據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時發現,目前華強北對 Vision Pro 反應冷淡,甚至很難找到一家專門銷售 MR 產品的檔口。
但随着時間的流逝,還是有躍躍欲試者。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近期一款山寨款 Vision Pro 已經問世。它名為 "Apple Core",主打的是外觀造型像蘋果頭顯,價格 1600 元。據説 " 主走外貿,一天發幾百台 "。
小巴聯系到一位賣家,其產品名為 "Apple Core AX162"(與上述山寨產品為同一系列),他把產品 PPT、視頻,以及該產品疑似參加年初 CES 的視頻等資料發給了小巴,視頻中的產品名為 "EmdoorVR"。
它來自中國深圳一家名為 " 億境 " 的公司,其產品外觀形象也極似 Vision Pro。而他是從 " 億境 " 這家公司拿的貨,賣價是 1899 元。" 我是出了好幾台了。" 他説。
Apple Core AX162
復刻難點三:供應鏈與小眾產品
然而,綜合來看,依然只有極少數企業在蹭這一波蘋果頭顯的熱度,除外觀、部分功能相似外,它們的產品的用料(塑料外殼 VS 鋁合金)、系統(安卓系統 VS 蘋果系統)、體驗(攝像頭數量、芯片性能、顯示屏分辨率 ……)等要素均與蘋果頭顯差之千裏。
" 華強北早就在做類似的事情了,但是為什麼一直到現在沒有做出來像樣的產品?你看到過哪一個基于華強北走出來的產品嗎?" 另一位業内人士説道。
很大程度上,山寨科技產品是各個細分科技品類(比如智能手機、電子手表、無線耳機)發展草莽期的產物,主要目标是渾水摸魚,一旦產業愈發成熟、涉及較尖端的技術和成本投入較貴的領網域,很容易就成了無源之水。
此外,小巴也曾在 2023 年 Vision Pro 發布時,盤點過它的供應鏈情況《蘋果最新的 MR 眼鏡,有 60% 的中國血統》。
文中就提到:" 除了核心芯片來自蘋果自身設計、台積電代工以外,ROM 和 RAM 存儲芯片都來自三星,核心那一套 1.3 英寸硅基 OLED 來自索尼 …… 中國供應鏈在蘋果 Vision Pro 上提供了大約 60% 的部件,并完成了最終的組裝,但中間所獲得的收入跟核心芯片與顯示設備提供商幾乎相當。"
這意味着,盡管占比較高,但中國供應鏈并不在蘋果頭顯的核心供應鏈範圍内,核心供應商為韓企、日企、中國台企,涉及芯片、屏顯、光學等部分,單靠中國大陸產業鏈組裝不了一款接近蘋果頭顯的產品。
依托于此的華強北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還有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在于蘋果頭顯長期時間内可能是小眾產品,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以至于很難進一步壓低成本。
此外," 就我來看絕大多數的用户沒有真實需求,大部分都是為了轉售 …… 而且説實話,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觸頭顯,這個東西退貨率絕對高到令人發指。" 李茂坦誠説道。
據 IDC 數據,2023 年 AR(增強現實)/VR(虛拟現實)/MR(混合現實)頭顯出貨量預計同比回落 8.3%,總量約為 810 萬台,其中 VR 產品占大頭。即便今年蘋果頭顯年出貨量能實現 60 萬部,這個行業仍然相當小眾。
FutureLabs 未來實驗室首席專家胡延平認為,從視覺上以及人對世界的體驗感來説,長期使用虛拟現實的產品本質上與人的本能是相抵觸的,注定不會成為大眾產品——一個人明明雙眼睜開能看見真實世界,為什麼要帶一個東西把這個世界蒙上,感受它模拟的世界呢?
所以,他更看好未來 AR(主要是 AR 眼鏡)的突破,它可能更助于人增強對現實感知的能力,產生大眾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