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首位獻唱奧斯卡的華人天後,她是認認真真對待了此生,歡迎閲讀。
李玟去世了。
7 月 2 日輕生,沒能搶救回來。
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李玟説了很多秘密。
年初傳出婚變。
2 月份公開自己天生左腿有缺陷。
她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女戰士,傷痛過,血淚模糊過,懷疑過,也重新向命運承諾過。
但告解的背後,依然無法适應不斷反彈的現實。
像硬着頭皮打開窗,只看到了回不了頭的人。
李玟的抑郁從沒有被治愈,一直在發育,伴随着她經歷過的兩個男人。
父親在李玟出生的前幾天,突發急性肺炎去世。
母親悲傷過度,生產的過程十分艱難,醫生拉着李玟的腳才把她扯出來。
但一不小心把腳踝扯脱臼,也落下了終身的殘疾。
别人都勸把李玟送人,説一個女人怎麼可能養 3 個女兒,何況還是半個殘廢。
母親心軟留下了這個女兒。
但貧困和隐疾讓李玟從小性格敏感,很害怕被人遺忘,總想着花更多時間,去讓旁人開心。
2016 年參加《我是歌手》時,每天彩排到半夜 1 點,睡兩個小時又起來改曲子。
記者問她為什麼這麼拼,她説——怕。
" 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會走到最後,我常常會想,音樂圈、觀眾是不是忘了我了?我很怕被大家遺忘,覺得我表現不好。"
這種害怕也投射到了愛情身上,一直以來,李玟對于家庭總有一種飛蛾撲火般的犧牲執念。
" 如果工作和家庭擺在我面前,我一定會選擇家庭的。"
2011 年 10 月 27 日,經過長達 8 年的戀愛長跑,李玟和樂裕民步入了婚姻。
婚禮選在香港最高的大樓天際 100 舉行。
因為奢華浪漫,直到現在依然被津津樂道。
李玟也頻繁地在社交平台上曬出婚後的幸福。
包括不惜在肚子上扎上千個洞,做 9 次試管。
然而深情之下,是婚内多次出軌的丈夫和始終視李玟為仇敵的繼女。
小心翼翼的生活,沒有希望的愛情,一唱三嘆,直到 " 終于懂得,離開才是最好的安排。"
李玟離開後,很多瑣碎的細節也被反復回想起來。
做 coco 姐旅行系列,她去了新疆去了西安等等地方,一路上説得最多的詞是 " 興奮 "。
雖然在 9 歲移民美國,聽外語長大,但對她祖國感情一直很深。
朱軍有一次和李玟合作,驚訝地感慨,李玟從小在海外長大,但她居然會唱郭蘭英的《我的祖國》。
2001 年奧斯卡,李玟又穿着中國紅高開叉旗袍大聲説:
" 我的頭發是黑色的,我的皮膚是黃色的,我以中國人的身份登上奧斯卡的舞台,我一定要表現好。"
那年《時代》雜志評價她為 " 華人之光 "。
我們愛李玟,愛的也是這一抹紅,紅的自信,紅的柔軟。
看二姐的電視演出,她説,只要你有夢想,永遠不會太遲讓它成真。
思考人生時,她説,面對憤怒怨恨的海洋,只有愛才能穿越上岸。
幾乎每條微博下方,都配着笑容照片。
音樂人姚謙曾説,這是一種完全不掩飾自己的明亮透徹的笑聲。
" 我太喜歡看她笑了,她笑的時候發出的咯咯聲,特别好聽。"
兩人相識時,李玟剛剛以香港無線電視新秀歌唱大賽亞軍的身份出道。
跟随姚謙籤進了經紀公司,明亮透徹的笑聲随之印在了唱片《CoCo 李玟》的封面上。
從這張專輯開始,李玟逐漸奠定了自己在樂壇上性感健康的形象。
但實際公司給李玟開的薪水并不多。
" 我所有的表演費都不高,剩下所有的錢都是給公司的。"
李玟説版税之類的自己根本沒有看過,有一年半的工作完全沒有收過錢。
經濟不好,常常以泡面充飢,趕通告大部分買的都是站票。
半夜到地方,又馬上去錄音,凌晨的錄音棚是最便宜的。
也免不了受欺負,但是李玟説,我永遠只會記在心裏,我從來也不會説。
" 因為我上了那一課,所以我不會這樣對别人,我會做一個 nice person(友善的人),nice artist(友善的藝人),如果可以幫到别人我永遠會去幫。"
1998 年,李玟包攬了台灣所有專輯榜的冠亞軍。
這一年,被稱為 " 李玟年 ",真正的流行音樂年。
如今 " 年 " 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形容詞,但 20 多年裏,唯有李玟的歌在好聽之上,還要加一個好看。
她唱起來,永遠是一張能馴服一切的笑臉,和亞洲最為激情四射的身材。
這是母親教她的," 努力工作、奮鬥,把你該做的事情做好 "。
但是李玟似乎是把自己的好運氣都用在了 1998。
那一年之後,她的事業急轉直下,一度淡出了樂壇。
一個原因是李玟的華裔身份在海外發展受阻,與公司的關系出現了裂縫。
對她來説,音樂不該是復雜的,也應該是沒有限制、沒有人際關系的。
" 我的個性也是那種沒有辦法很假,所以合不來就是合不來。"
另一個原因就是她先後經歷了兩次失聲。
2001 年奧斯卡過後,李玟陷入了三個月的失聲狀态。
" 那時就是給自己壓力太大了,聲音比較 hold 不住,之後又慢慢自己恢復了。"
接着 2007 年,李玟又遭遇了第二次失聲。
這一次嚴重到無法控制自己的中音區。
唱歌就是我唯一能做的,把這個東西拿走,我覺得這是最最難過的時候。"
一直到 2014 年李玟登上春晚,經歷了 " 想你的 365 天 " 才得以再度開啓了音樂生涯的第二次征程。
只是 2 年後,她拿到《我是歌手》的歌王,卻成了流行音樂最後的餘響。
樂壇冷清了,連爆出的選秀黑幕都無人在意。
但李玟的歲月并沒有塵封。
2020 年,真人版電影《花木蘭》上映,李玟演唱主題曲。
2022 年李玟又籤了新公司,她説,我必須要做自己,你們不要限制我。
" 我只有這一生,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活。我現在還能唱、還能跳,我想繼續給大家帶來快樂。"
即使生病住院,也在病床上創作音樂。
即使在生命最後,她還留言鼓勵粉絲。
7 月 2 日輕生前,李玟給粉絲錄了一段語音。
感受到大家對我的愛和支持,你們做我的後盾,我會加油,這段時間呢,也希望你們身體健康,我非常想念大家,愛你。
有人説,李玟的遺言想起了三毛去世前一天給眭澔平的電話留言。
對于李玟而言,她與三毛最相似的或許不僅僅是文藝的告别方式。
她們把自己的對人生最痛的情感,轉化成普世的詩歌、歌詞。
害怕自己沒有未來,就用盡全力去綻放。
渴望愛,便努力創造愛。
如同她唱的那首《好心情》:
" 我知道是上天安排我們,在這時刻相遇在一起,我們都被祝福,常常有好心情。"
越是笑容燦爛的人越容易遮住自身的悲傷。
但因為經歷過悲傷,所以待人温暖。
在這個抑郁與告别同在的時代裏,李玟将夏天付給了我們,将冬天留給自己。
把加油留給了我們,把絕望留給了自己。
她説,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完 -
圖片及資料來源:
《差一點,華語樂壇就要失去她了》,最人物,2022.06.25
《全中國的魔性廣告,一般都找她代言》,小風小浪,2022.06.07
《告别李玟,我們在月光下離去的愛人》,新周刊,2023.07.06
作者簡介:正經嬸兒,人文博士,情感博主,二胎媽媽,暢銷書作家,新書《人類吸貓簡史》已經于 2023 年 5 月上市,當當、京東熱賣中。堅持正向輸出,靈魂豐盈,才能舒适安然。關注正經嬸兒(Id:izjshener ) ,聆聽直擊心底的智慧觀點,同 70 萬 + 優秀靈魂一起成長。
如需轉載,請完整标注此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