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Mona M03掙的錢,小鵬P7+要賠出去了?,歡迎閲讀。
文 | 刺猬公社,作者|園長,編輯|陳梅希
4 年半之前發布的小鵬 P7,不僅僅是小鵬的第二款車,更是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小鵬的标志性車型,還是國内造車新勢力裏面,第一款指名道姓挑戰特斯拉 Model 3 的車型。
推出之後,小鵬 P7 和它的改款 P7i 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度月銷近萬台,很長時間都是是小鵬最好賣的車型,撐着小鵬走過了產品規劃失誤、銷量低迷的艱難時刻。
2024 年 10 月 10 日,小鵬 P7 推出了新款小鵬 P7+。在刺猬公社看來,除了前臉都采用了家族設計的貫穿式燈帶,在它身上幾乎找不到與 P7/P7i 的共同點,就連何小鵬也在發布會上説,他們一度想過要給這輛車起名 P6 或者 P8。
因此,這不是 P7i 的改款,而是小鵬推出的一款新車,雖然名字裏帶着 P7 二字,但這是一款完全不同于 P7/P7i 的車型。适合家庭,超大空間,兩個關鍵詞貫穿了整場發布會。
何小鵬還專門用了不少時間,來展示 P7+ 能裝下 33 個行李箱的容量。但和很多發布會不一樣,小鵬 P7+ 并沒有當場給出預售價格,而是要等過幾天的歐洲車展再公布。
幾個月前,把價格砍到到接近比亞迪水平的小鵬 Mona M03,已經讓小鵬嘗到了久違的熱賣滋味。這次在空間和堆料上拉滿的 P7+,還能打出性價比嗎?
當 P7 想要撕掉轎跑标籤
相比運動屬性極強 P7i,P7+ 突出的是超大的空間和更加适合家庭的乘坐體驗。
這很不同尋常,一般來説,家庭用車都是 SUV 或者 MPV 車型,P7 一個主打運動的轎跑車型,和家庭用車八杆子打不着。
在發布會上,何小鵬提到 P7+ 是" 轎跑的姿态、SUV 的空間、MPV 的舒适 ",試圖在基本保留 P7 家族風格的基礎上,來一個 " 我全都要 "。比如,在後排座椅全系标配了電動調節,盡可能擴大後排空間等," 得房率 " 達到 88%,在空間上對标 56E 等經典 C 級豪車。
小鵬 P7+ 的氛圍燈和内飾
而 P7 家族的轎跑造型,完全滿足不了對空間的追求,因此 P7+ 将 A 柱前移、C 柱後移,其長度超過 5 米,軸距達到 3 米,一抻一拉下來和轎跑造型不沾邊了,倒是和按扁了之後的小鵬 MPV —— X9 有幾分神似。
這也難怪,小鵬 P7+ 采用的是小鵬 SUV 車型 G6 同款扶搖架構,而不是小鵬 P7 原本的平台。用何小鵬的話來説,這是一台 " 新物種 "。
小鵬 P7+ 的後排,注意小桌板
但最大的問題是,用一台接近 MPV 的空間和後排乘坐體驗的轎車,真的能讨好家庭用户嗎?畢竟在家庭用户的傳統印象中,SUV、MPV 才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一輛轎車再能裝,也比不上四四方方、空間更好的 SUV 和 MPV。
何小鵬着重展示的 "33 個行李箱 " 的容積,也是在後排放倒之後得到的,相比其他轎車的優勢并不明顯,7 萬塊的大眾朗逸,也能一口氣塞進去二十個不算大的行李箱,更何況 SUV、MPV 車型。
此外,小鵬 P7 家族已經在 4 年多的銷售中,成功在用户心中打下了轎跑的心智,給 P7+ 貼上家庭用車的标籤,還得經過一段漫長的用户教育。這次,小鵬無疑是給自己出了一個大難題。
能用來吸引用户的,也就只有用遠超同級車型的内飾質感和硬體配置了。
小鵬 P7+ 的後排 " 堆料 "
小鵬相比友商并不以堆料見長,但這一次小鵬看起來很拼。在内飾上堆滿了超纖絨内飾、Nappa 真皮座椅、前後排座椅通風加熱按摩、後排電動調節等全系标配的豪華猛料。這些 " 裝修 " 部分沒有多少科技含量,但對于用户的乘坐體驗的提升很大,也是國產廠商説服用户的老套路了。
同時,這台車 800V 架構和低至 0.206 的風阻系數,以及起步 600 千米 + 的标稱續航,雖然不是特别領先,但在 20 萬上下的車型中算是 " 人有我有 "。
而更大的説服力,小鵬放在了車輛的智能駕駛上。
放棄激光雷達,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個使用激光雷達的車企,小鵬在 P7+ 的智能駕駛方案中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放棄激光雷達,全面采用類似特斯拉的純視覺智駕方案,搭載全新的小鵬鷹眼視覺方案,使用算力 508TOPS 的兩顆英偉達 Orin-X 智駕芯片,号稱感知距離提升了 125%,識别速度提升 40%。
不論是激光雷達方案還是純視覺方案,兩個都各有利弊:
一個前期投入沒有那麼多,但在每台車上都要安裝昂貴的智駕硬體,想要好的智駕和後期更新能力,堆料成本就更高了;一個在前期需要投入較多研發成本,但在裝車時除了智能駕駛芯片,硬體成本相對較低。
在很多人看來,不采用激光雷達方案可以大幅降低車輛的硬體成本,但是别忘了,純視覺方案的智能駕駛知易行難,沒有巨量投入很難做好,特斯拉和百度已經分别在 AI 自動駕駛上投入十年光陰、上千億資金。盡管小鵬已經是新勢力智能化上的第一梯隊,但其在 AI 上技術投入仍遠遠落後于特斯拉和百度兩大巨頭,能不能做好還要打個問号。
由于目前國内政策法規的限制,不論純視覺方案還是激光雷達方案,其能力都被限制在了 L2 級别,都是處于需要用户随時準備接管的水平,不像特斯拉 FSD 在海外那樣,能自由發揮其上限,以至于掩蓋了國内各家車企在城市 NOA 上的真正實力,給了一些車企用還不成熟的技術 " 充數 " 的機會。
不過,AI 技術的成熟,讓純視覺方案的門檻變低了。因此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了純視覺方案,特别是在需要 " 走量 " 的車型上,采用純視覺方案對車企更劃算,可以更好地攤薄研發成本,比如蔚來樂道、長安深藍等品牌的最新車型等等。
當前,一個夠便宜但足夠成為智駕賣點的純視覺方案,就是好方案。之前的小鵬 Mona M03,就因基本放棄了高階智駕能力而受人诟病,這次的 P7+,必須要在智駕上 " 找補 " 回來,并且形成價格上的優勢。
在定價上,小鵬采用了和理想相似的做法,買車等于買智駕,用户不再需要為高階智駕按月付費;比理想更激進的是,小鵬 P7+ 在高階智駕上不區分 Pro 和 Max 版本,全系标配了高階智駕能力,入門款車型也能實現高階智駕。
從智能駕駛上省下來的成本,被小鵬用在了智駕的價格戰上。但更讓人關心的,是小鵬 P7+ 這輛車的最終價格,這是決定 P7+ 命運,乃至小鵬最近一段時間發展的關鍵。
小鵬 P7+ 能抄 Mona M03 的作業嗎?
小鵬 P7+ 發布前後,對于這款 "30 萬以内最大空間轎跑 " 的售價猜測,有低至 17 萬元的,也有人猜測它和小鵬 P7 類似,售價接近 21 萬元。
想要説服家庭用户,最好的辦法還是極致性價比,在通過堆料給出 " 越級體驗 " 的同時,給出一個 " 降級 " 的價格,做到高配低價。小鵬 Mona M03 的成功猶在眼前,P7+ 想要熱賣,已經有現成的作業可以抄。
但小鵬 Mona M03 又有其特殊性,這款車源自滴滴的造車計劃,是一款 " 很不小鵬 " 的車。這不僅僅體現在外觀設計上和小鵬所有車型毫無關系,各大零部件的供應商也不是出自小鵬的原有體系,是為了極致的性價比專門組織生產的一款車型。
再加上繼承自滴滴造車計劃,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研發費用,因此小鵬 Mona M03 的成本可以做到很低。但小鵬 P7+ 不一樣,這是小鵬的親兒子、核心車型中的主力,采用的是小鵬最主流的扶搖架構,智駕搭載小鵬最新的鷹眼視覺方案,研發和制造成本決定了它很難定出一個低價。
何小鵬在發布會上還表示,投資人希望小鵬 P7+ 能做到 20% 的利潤率,想滿足這個條件,再復現 Mona M03 的低價一定很難,大概率也将和小鵬 P7i 入門版價格相差無幾,超過 20 萬元。
但相比漢 ev 等在空間上同樣優秀的國產新能源車型,小鵬 P7+ 如果還想把價格定在和小鵬 P7i 差不多的水平,智能駕駛能力尚不足以説服用户為中間近五萬的價格差距買單。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只有把價格降到漢 ev 接近的 17.58-18.98 萬元之間,用户才會更多地注意到同價但品牌調性更好、用料和智能化水平更好的小鵬,從而復刻 Mona M03 的成功,做成小鵬的下一個爆款。
反之,如果 P7+ 采用和類似蔚來 ET5 和 ET5T 同價的策略,堅守小鵬 P7i 的價格,讓用户在 P7i 和 P7+ 中二選一,那麼 P7+ 獲得的将不是一個爆款,而有可能把從 Mona M03 中賺到的錢,賠到這款新物種裏去。那樣的話,剛剛好起來的小鵬,就又要面臨新的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