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折疊屏手機,還是一門好生意嗎?,歡迎閲讀。
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丸都山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OPPO
折疊屏手機再一次被玩出了花樣。
2 月 20 日晚間,OPPO 發布全新折疊屏手機 OPPO Find N5,定價 8999 元起。
在智能手機設計趨同化的大背景下,這一代的 Find N 選擇了劍走偏鋒——其厚度僅為 8.93 毫米。作為對比,目前在售的主流直板機型中,iPhone 16 Pro 厚度為 8.25 毫米,OPPO 自家的 Find X7 Ultra 為 9.5 毫米。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OPPO 花費了大力氣把折疊屏做得盡可能輕薄,但在發布會現場,OPPO 的高管們并沒有過多介紹硬體,相反用大篇幅去介紹辦公應用和 AI 功能。
不難看出,在 " 折疊屏 " 和 "AI" 的雙線叙事下,OPPO 想要找到兩者的交點。
這絕不會是 OPPO 一家的想法。
可以做個預測,從今年開始,折疊屏手機在圍繞產品定義上,都會從 " 折痕 "、" 強度 "、" 輕薄 " 逐步過渡到 "AI 應用場景 " 中。
因為再不這麼做,折疊屏這個行當,可能就真的沒法幹了。
折疊屏,卷到頭了
簡單總結下 OPPO Find N5 這款機型:完成度很不錯。
首先,在非常有限的物理空間内,核心硬體配置均沒有出現縮水,比如 5600mAh 的電池,對于日常續航足夠;包括一枚潛望長焦鏡頭在内的全焦段相機模組也應有盡有。
考慮到其 8.93 毫米的機身厚度,諸如潛望鏡頭和電池需要重新設計,能夠看出 OPPO 這次的誠意滿滿。
唯一有待觀察的是散熱表現,如此狹小的機身空間,對熱功耗設計是個很大的挑戰。
其次,想要把折疊屏的厚度做到直板機水平,的确很不容易。
據 OPPO 介紹,這一輕薄成就得益于 OPPO 自主研發的钛合金天穹鉸鏈——其厚度僅 2.35 毫米,最薄零件更是達到 0.15 毫米。
為實現這一突破,手機鉸鏈采用 " 钛合金 3D 打印技術 ",通過将液态钛合金霧化成微米級顆粒,再經激光精準打印成型,使鉸鏈在整體減薄 26% 的同時,剛度提升 36%。
可以預見的是,今年折疊屏手機的一個關鍵詞将會是 " 輕薄 "。在 OPPO Find N5 将折疊屏帶入 "8 毫米時代 " 後,友商們會以此為标杆,紛紛将新品的機身厚度控制在 "8 字頭 "。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折疊屏廠商會在 " 輕薄 " 的路上卷到底。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無論是 " 钛合金 3D 打印 ",還是 " 钛合金天穹鉸鏈 ",行業中都能找到相同或類似的解決方案。比如這次 OPPO Find N5 的鉸鏈部件供應商鉑力特,它在消費電子領網域與多家公司保持合作;又比如這次的鉸鏈設計,大概率也離不開安費諾飛鳳的幫助。
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高度成熟的智能手機行業中,想要實現硬體層面的 " 人無我有 " 幾乎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回顧折疊屏行業過去幾年的發展歷程,能夠清晰地看到一條發展脈絡:手機廠商 " 卷折痕 "、" 卷強度 "、" 卷輕薄 ",本質上都是彌補手機形态轉變後,所帶來的 " 先天不足 "。
随着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再去卷硬體已經沒有多大意義,接下來還是會落到 " 内功 " 的比拼上。
這并不算一個新話題,在折疊屏手機誕生之初,行業裏就普遍喊出了 " 催生新應用、新場景 " 的口号,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折疊屏手機對應用生态帶來的轉變極其有限。
甚至到了 2025 年,部分廠商在軟體生态上的重心還是 "APP 的适配優化 " ——這個早該被解決的問題。
過去,折疊屏手機還能吃到 " 數碼極客 "、" 年輕消費者 "、" 商務人士 " 等人群的紅利,但這份紅利的拐點已經愈漸清晰。
根據市調機構 DSCC 發布的統計數據,2024 年 Q4,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為 250 萬台,在連續 9 個季度高速增長後,首次同比下降 9.6%。
同期,國内智能手機出貨量為 7500 萬台,相當于折疊屏僅占市場整體的 3.4%,如果沒有新故事,這個數字将會是這個品類的上限。
AI 會是答案嗎?
在 20 日的發布會上,OPPO 所展示出的内功,集中于兩項。
首先是全新的 "OPPO 辦公助手 " 功能。這項功能核心是通過 Find N5 遠控電腦,幫助用户完成檔案查找、編輯與傳輸,讓用户可以遠程操作電腦。
值得一提的是,OPPO 還特意指出,Find N5 可以通過 O+ 互聯 APP,實現手機與 Mac 的無縫協同,操作延時低至毫秒級,還支持原生 Mac 鍵盤和觸控手勢操作。如此看來,在 " 果化 " 的路上,OPPO 是準備走到底了。
而另一項内功就是 AI。
發布會上,OPPO 展示了一項名為 "AI 意圖搜索 " 的功能,可以通過文字或語音指令幫助用户在模糊語義下找到本地文檔。
比如問小布助手 " 本周末有什麼安排 ",系統會基于日歷、備注、出行應用等 APP 内的碎片化信息,為用户排列出日程表。
應該説,這項 AI 應用在功能設計上很出色,唯一的問題是,它無法展現出折疊屏的特定應用場景,在傳統直板機上,該功能同樣适用。
不過,OPPO 也對部分折疊屏的特色應用做出 "AI 化更新。"
比如全新的 "AI 智慧文檔 " 現在可支持分屏閲讀,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浏覽體驗;而 "AI 全景虛拟屏 " 則結合軟體技術與智能預測,實現一鍵智能分屏,為用户打造高效的多任務處理模式,比如用户在浏覽淘寶時,系統會自動識别并為用户推薦是否打開京東進行比價。
這些功能讓 " 分屏模式 " 下的操作流程更加便捷,同時也遵循了當前 "AI 手機 " 的核心框架,即充分理解用户的意圖,幫助用户去做一些更加精準的決策和執行,而不是讓用户自己去分析,應該用什麼能力去解決問題。
如果要講一個 "AI 折疊屏 " 的故事,OPPO Find N5 當前所展示的 AI 應用,恐怕還遠遠不夠,但作為折疊屏與 AI 結合的首次深度嘗試,OPPO 的确展示出了一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