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端到端火了後,智駕供應商拼什麼?商湯絕影王曉剛:數據,歡迎閲讀。
圖片系 AI 生成
" 以前大家關注的是誰的算法比較先進或者有沒有芯片,能不能進行垂直的整合。端到端到來後,最核心的點不一定是軟硬一體或者垂直整合,而是數據。" 近日,商湯絕影 CEO 王曉剛在 2024 絕影實力 AI DAY 上表示。
在他看來,誰離數據最近,誰的數據基礎設施最強,誰能把這些數據基礎設施鋪到主機廠,誰在未來發展和競争當中就有主動權。
從人力密集型倒向數據密集型
2024 年 1 月,特斯拉開始大規模推送 FSD V12,從此 " 端到端 " 智能駕駛在汽車行業興起。端到端智駕技術為行業帶來了範式革新,逐漸取代模塊化的規則,成為智駕技術的進化方向。小鵬、理想、智己、商湯等公司也紛紛推出自家的端到端智駕方案。
去年 12 月底,理想 AD MAX3.0 系統在端到端架構下,整合了 BEV 模型、MPC 模型預測控制以及時空聯合規劃等能力;蔚來将在今年上半年上線 " 基于端到端 " 的主動安全功能;小鵬的下一步也是實現端到端模型全面上車。
頭部車企、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都在跑步進場,但想要復制特斯拉,讓端到端上車仍有極高難度。
在王曉剛看來,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數據基礎設施的高門檻。比如特斯拉擁有約 700 萬輛高階智駕車組成規模化車隊,建成了數據回流管線,以及 10 萬卡組成超 10 萬 P 的超算集群。
對比之下,國内主機廠在配備高階智駕的車輛數上有數量級的差距,在算力部分也相差兩個數量級差距,并且由于車型種類多樣化也讓數據閉環體系成型的難度指數提升。
圖片系現場拍攝
在端到端的架構下,智駕從人力密集型倒向算力密集型、數據密集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分工方式的變化。
王曉剛表示,傳統汽車供應鏈是模塊化分工,Tier-1 負責集成,交付整體黑盒系統。但是端到端自動駕駛更多要依賴數據驅動,以前模塊化的分工就不太存在了,因為端到端大模型把原來的模塊統一在一起,它的協作和分工模式就會發生比較重要的變化。
商湯絕影的定位是為車企提供基礎算力、數據平台化能力、工具鏈。其產品相當于給數據石油搭了一個非常堅實的、高質量的數據生產管線,有價值高質量的數據就會從這個 " 油田 " 裏面源源不斷地輸出出來,最後為產品形成提供很強的動力。
為了保證有源源不斷的高質量數據,商湯絕影一方面與車企深度合作,采集真實數據;另一方面以世界模型為核心生成仿真數據。
在和車企合作部分,商湯絕影在 AI DAY 上推出了三個版本智駕方案,包括 AD Pro、AD Max 和 AD Ultra。
其中,AD Pro 基于征程 J6E 芯片打造,算力最高達 80TOPS,支持 7 個攝像頭和多個雷達;AD Max 基于征程 J6M 芯片打造,算力最高達 128TOPS,支持 11 個攝像頭和多個雷達。據悉,AD Pro 和 AD Max 計劃明年二季度量產。
基于英偉達 Orin/Thor 推出的 AD Ultra,将于明年四季度量產。其采用的是一段式端到端技術,算力超過 200 TOPS,支持激光雷達,可實現點到點智駕、L3 級高速領航以及最高支持端到端城區領航。
所謂 " 一段式 " 端到端技術是相對于 " 兩段式 " 端到端而言,前者是輸入視頻、輸出車輛行駛軌迹,不依賴感知模型,而後者則需要經過感知網絡,會對信息量造成損失。
據介紹,目前絕影的智駕方案已量產交付廣汽埃安、一汽紅旗等 3 家車企 6 款車型,座艙 AI 大模型產品也已上車小米 SU7、智己、LEVC L380 等車型,預計至今年年底,量產交付累計将突破 350 萬輛。
除此之外,絕影還推出了 " 開悟 " 世界模型,覆蓋天氣和光照條件、交通标牌、道路連接場景等在内的 1024 類數據,預計 2025 年對行業開放。
據王曉剛介紹," 開悟 " 世界模型最基礎、最核心的能力是更新高質量視頻數據,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打造的絕影世界模型能夠理解真實世界的物理規則、交通規則,生成的視頻數據也更加逼真。
自動駕駛盈虧平衡還得等三年
2021 年商湯科技推出 "SenseAuto 絕影 " 智能汽車平台,并于後續成立了絕影智能汽車事業群,進一步明确了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車路協同三大業務板塊的全棧體系。
12 月初,商湯科技董事長 &CEO 徐立發布内部信,宣布商湯科技已完成戰略重組,未來将聚焦核心業務 AI 雲以及通用視覺模型,智能汽車 " 絕影 " 與家庭機器人 " 元蘿卜 "、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業務将拆分為獨立公司,各設獨立 CEO。
絕影成為商湯的生态企業,按照商湯科技董事長 &CEO 徐立的期待是:這些生态企業将獲得更靈活的激勵機制和融資通道,使其能夠更敏捷地把握各自領網域的市場機遇。
東吳證券研報顯示,2024 年國内新能源汽車的高階智能駕駛滲透率突破 10%,預計到 2025 年有望突破 20%,2027 年有望突破 70%,上升斜率或遠超市場預期。
從 2024 年上半年的财報數據來看,絕影智能汽車業務的增勢良好,收入為 1.68 億元,同比增長 100.4%。不過,汽車是一個比較長期的行業,商湯自身是一個 AI 的公司,在汽車行業的時間還不長。與競争對手相比,商湯絕影在市場話語權方面存在不足。
對此,王曉剛認為,要避免同質化的競争,從產品設計、技術發展路線上要找到自己獨特的路線和價值。比如端到端自動駕駛還需要做到艙駕融合,有些新的體驗,另外,還要跟車企有深入的合作,共創產品體驗上的差異化,從而節省這些成本和投入。
" 像大模型,商湯在這方面累計投入超過 100 個億,後面還會持續在這方面投入,那任何一家公司在基礎設施方面持續投入的話也是難以承受的。這就是為什麼説大家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形成比較有效的合作,而不是惡性競争和取代的關系,這樣的話才能夠達到共赢共生,長久持續的發展。"
至于自動駕駛何時才能盈利,王曉剛預計,自動駕駛實現盈虧平衡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這裏面取決于自動駕駛的量,要有足夠多的量,百萬級的量去支撐業務的發展。另外,比較重要的是合作的模式,能夠以更高的性價比的方式去完成交付。"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韓敬娴 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