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多股漲停,國產GPU回春?250億獨角獸或衝擊A股,字節、騰訊位列股東陣營,歡迎閲讀。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申謹睿
圖源:Pixabay
半導體漲勢還在延續,國產 GPU 概念股集體高開。
11 月 11 日,東華軟體、和而泰、潤新科技、威星智能漲停,弘信電子、青雲科技漲超 10%,卓易信息、麥捷科技跟漲。
消息面上,摩爾線程即将啓動 IPO 輔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摩爾線程 ")的市場主體類型,在 10 月 28 日由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同時,公司的注冊資本由 2441.32 萬元增至 3.3 億元。
另據媒體報道,有接近摩爾線程的人士透露,摩爾線程已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在準備上市,預計很快會有新進展,科創板或為其首要目标。時代周報記者就啓動 IPO 等相關問題向摩爾線程致電并發送郵件核實,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除摩爾線程,今年啓動 IPO 的國產半導體廠商還有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 二級市場對 GPU 廠商提供的支持是值得重視的。不過,企業不能過度依賴資本市場。" 艾媒咨詢 CEO 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國產 GPU 集體奔赴 A 股
公開資料顯示,摩爾線程成立于 2020 年 10 月,是一家以全功能 GPU ( 圖形處理器芯片)設計為主的集成電路高科技公司。依托 MUSA(通用并行計算)架構,摩爾線程建立了從芯片、板卡、集群到軟體的全棧 AI 智算產品線。
截至目前,摩爾線程已推出 MTT S30、MTT S70、MTT S80 等多款顯卡,其中,瞄準遊戲行業推出的高性能遊戲顯卡 MTTS80,承諾可驅動國產 3A 大作《黑神話 : 悟空》的運行。
2023 年 12 月,摩爾線程發布首個全國產千卡千億模型訓練平台—— KUAE 誇娥智算中心揭幕,宣告國内首個以全功能 GPU 為底座的大規模算力集群正式落地。2024 年,摩爾線程的智算集群解決方案已經從千卡級别大幅擴展至萬卡級别。
摩爾線程目前的實控人為原英偉達中國區總經理、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張建中。前五大股東分别為南京神傲管理咨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張建中 、南京華傲管理咨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明皓新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盛芯啓程私募投資基金(上海)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别持股 17.63%、13.41%、8.16%、6.86%、5.94%。
天眼查顯示,摩爾線程已完成六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數十億元,投資方包括深創投、紅杉中國、字節跳動、騰訊投資、中關村科學城等。在 2022 年 12 月完成 15 億元 B 輪融資時,摩爾線程的估值已達到 240 億元。2024 年 4 月 9 日,摩爾線程以 255 億元的估值位列《2024 · 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 261 名。
今年啓動 IPO 進程的國產 GPU 公司不止摩爾線程。據中國證監會官網信息,今年 8 月,燧原科技的上市輔導備案已獲受理,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該公司計劃在 A 股進行 IPO;9 月,壁仞科技在上海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正式開啓 IPO 之路,輔導券商為國泰君安。
為什麼是 A 股?
于多數半導體廠商而言,上市或一定程度上可緩解資金壓力。半導體是資金密集型行業,研發成本高昂,而近年半導體廠商的融資節奏卻在放緩。
今年 8 月,另一國產 GPU 獨角獸象帝先被曝 400 多位員工突然遭遇終止合同。随後,象帝先公開發布聲明否認 " 全員解散 " 傳聞,同時承認存在 " 團隊調整 ",并且還強調保留并強化公司核心運營團隊,全力尋找外部融資機會。
國内 AI 芯片第一股寒武紀财報顯示,2024 年上半年,寒武紀營收 6476.53 萬元,扣非淨虧損 6.09 億元。自 2020 年上市以來,累計虧損超過 50 億元,累計研發支出 49.92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廠商在二級市場融資渠道也在收窄。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創業板和北交所各有 8 家半導體企業上市,數量略領先于其他板塊;科創板 4 家企業上市,同環比分别下降 55.6% 和 20.0%;上證主機板和深證主機板半導體 IPO 數量也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
政策利好與可觀的資本回報,或是國產 GPU 廠商選擇 A 股的兩大原因。
張毅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稱,國内 A 股市場鼓勵半導體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對于研發投入巨大、培養周期長的半導體企業來説,資本市場是推動行業非常重要的抓手。" 且相較于港股,A 股的流通性更強。
今年 9 月,被視作全球半導體風向标的韓國半導體出口金額增 36.3% 至 223.6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着半導體行業進一步復蘇。
張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消費電子新周期和 AI 浪潮的雙重推動下,市場對 GPU 的需求呈倍數級增加。在此節點上市,有助于企業拿到理想的估值。張毅表示,雖然上市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壓力,但企業也不可過度依賴資本,忽略把握市場空間、合理人才調配、產品與營銷齊頭并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