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新一輪“高考移民”湧向香港,隐憂顯現,歡迎閲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頂思,作者:Andy,原文标題:《新一輪 " 高考移民 " 湧向香港,三大隐憂顯現:身份爛尾,就業無門,港校更卷》,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文章摘要
内地學生赴港熱潮引發身份與就業問題。
• 内地學生湧入,港大錄取率低。
• 身份認證復雜,難獲香港居留。
• 港澳台聯考競争加劇,壓力倍增。
前段時間,港大開放日,廣深家長擠滿了香港大學地鐵站;10 個非本地生中 8 個來自内地;DSE 内地考生一年翻三倍 …… 當下内地家長對于香港教育的熱情,和 20 年前 " 赴港生子 " 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内地的考生的蜂擁而至,讓香港本地家長也坐不住了。一場關于 " 高考移民 " 的論戰近日引發大量關注。與此同時,内地赴港熱潮背後諸多隐憂也漸漸顯現,香港,是中產家庭的教育 " 天堂 " 還是 " 天坑 "?
八方人才齊聚香港,掀起新一輪 " 高考移民潮 "
先用幾組教育數據感受一下香港的空前熱度——
根據香港大學最新發布的在校學生及新生數據,2023-2024 學年,中國内地大學生源人數繼續上升,總計達到 3,180 人,相比上一學年的 2,887 人增加 293 人,漲幅超 10%。内地大學生在非本地學生中所占比例也相當高,達到 63.4%,而算上研究生就讀人數,這一比例更是達到 84.3%,換句話説,在港大就讀各類課程的 10 個非本地生中有 8 個來自中國内地。
香港考評局數據顯示,2024 年中學文憑試 DSE 約 5 萬人報考,内地考生增到 1400 人,而以往最多一年僅 400 人。這些内地考生來自國際學校、港人子弟學校的非港人子弟或自學。
根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其任期内第三份施政報告數據,自特區政府 2022 年底推出新的輸入人才機制,至今共收到超過 38 萬宗申請,約 16 萬名人才攜家人抵港。另有一個月初的新消息:現年 48 歲的斯諾克名将奧沙利文通過 " 優才計劃 " 成為香港居民。
如此熱度之下,香港本地人一下子慌了。
近日,一封香港市民寫給香港教育局的投訴信在網上瘋傳,投訴信稱一批因家長申請 " 優才 "" 高才 " 身份而拿到香港身份證的内地學生,沒在香港上學卻以香港本地生身份占用香港公立大學的就讀名額,以低廉的學費入讀,要求香港教育局重新定義 " 本地生身份 "。
無獨有偶,10 月 18 日,香港本地家長成立 " 本地學生大學學額關注組 ",并發表一份聯署聲明。這份聲明再次把通過 " 快捷方式 " 入讀香港本地大學的内地學生推上風口浪尖,同時聲明要求政府盡快彌補政策漏洞,增加附加限制條件。
兩封信内容相似,針對的也是同一群體。這一群體,既是香港 JUPAS 官網中(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的 LS5(獲香港特區入境事務處首次籤發受養人籤證 / 進入許可時未年滿 18 歲的學生),也成了香港本地人眼中的 " 高考移民 "。
事件發酵一周後的 10 月 24 日,香港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在立法會會議上就 " 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 " 動議辯論做了總結發言,其中提到 " 政府會考慮重新檢視專上院校在錄取學生時所采用的本地學生定義 "。
▲香港政府一站通官網截圖(前後拼接)全文鏈接: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0/24/P2024102400420.htm)
粵港澳加速融合下,香港教育的 " 喜 " 與 " 憂 "
一方面,近幾年,特别是疫情後,香港通過各種政策向内地人才張開懷抱,另一方面,持續湧入的内地家庭獲得了優質但有限的教育資源。
2019 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加速了粵港澳融合發展的進程,香港也充分享受到内地經濟騰飛帶來的福利。2023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 1772.9 億美元,香港占了其中的 61.4%,高居第一位。
2024 年香港樓市 " 撤辣 ",9 個月裏,内地人買走高達 906 億港元的香港樓盤,占樓市總交易額的 24%。
内地人的持續湧入,給香港經濟發展注入巨大動能,内資赴港,既創造了就業,也拉動了消費。而在高層的發展規劃中,推動三地教育合作發展也是其中的重要章節,一批 " 姊妹學校 "" 姊妹園 ",以及港澳子弟學校便順勢而起。
融合發展也給香港推出的 DSE 課程提供了巨大市場,從規劃落地的幾年間,DSE 課程已在多個省市遍地開花。
在大灣區的内地九個城市中,七個城市均開設 DSE 課程的學校或機構,總數超 40 所,除 13 所港澳子弟學校,也包括其他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公立國際部和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各類型國際化學校中均有 DSE 課程班。
除了大灣區,北京和上海也是 DSE 課程的重點布局城市。根據頂思研究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開設 DSE 課程的學校已達 10 所,上海 7 所,全國範圍内,蘇州、成都、南京、西安、青島、杭州、大連、石家莊等多個城市也陸續開設起 DSE 課程班。而 DSE 課程的最主要升學出口,便是港八大。
" 高考移民 " 是内地中產的教育 " 天堂 " 還是 " 天坑 "?
反觀内地,香港真的是内地中產的教育 " 天堂 " 嗎?
疫情 3 年裏,香港流失 19 萬人才。于是通過各類人才計劃,香港也加入了 " 搶人大戰 " 在一眾中介的渲染下," 香港身份 " 成了中產家庭 " 低成本、高收益 " 的投資,尤其适合不想卷、卷不動的北漂、滬漂等中產高知家庭。
于是,申請 " 優才 "、" 高才 " 的人數暴漲,最終獲批門檻越來越高。并且獲批也僅是獲得臨時身份證,想轉為永居,需要在接下來的 7 年裏續籤兩次。續籤則需要提供諸如租房、買房記錄、保險、消費記錄、出入境記錄等,如果在香港無固定住所,且有 180 天以上的離港記錄,就極有可能無法續籤,而這也就意味着在内地工作,每年多往返幾次香港,幾乎是行不通的。
因此,想要順利通關就需要在香港工作生活,結合香港物價水平,每年動辄就是大幾十萬的開銷,這背後所需要花費的金錢和時間,就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而這也成為這一波香港身份 " 爛尾事件 " 的背後原因。
除此之外,香港就業市場近年來面臨着多方面挑戰,尤其是在全球經濟環境變化、疫情衝擊和社會動蕩等因素的影響下,求職者面臨就業難度增加。而對于内地人來説,在香港就業還面臨一些特有的挑戰,這些挑戰主要包括法規審批、文化語言障礙和市場競争等方面。
當然,和身份爛尾、就業難相比,最令人崩潰的還是越來越卷的升學。畢竟奔赴香港的很多内地家長本來就是衝着香港的教育來的。
2024 年,香港大學收到 2 萬多份非本地學生申請,錄取人數 1200 人,港大錄取率在 6% 左右,這個錄取率已低于很多美本熱門名校。
再看香港本地生錄取數據,不得不説,在錄取率上和非本地生差距巨大," 港三 " 高校本地生錄取率近五年都穩定在 20% 以上,但近三年也呈現微幅下跌," 港八大 " 也保持相同趨勢。
而未來随着内地申請人數進一步增長,錄取分數線也勢必水漲船高,語言成績要求以及背景要求更加嚴格,錄取比例極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相較于通過 DSE 去申請香港名校,内地家長之所以熱衷香港身份,還因為孩子可以通過港澳台聯考低分入讀國内高校。而這不得不提及另一個殘酷的現實:2024 年港澳台聯考預報名人數 11,145 人,較 2023 年暴漲 42.1%。這當中香港考生占七成,在招生名額變動不大的情況下競争必然加劇。
結語
盡管香港并不是中介機構口中的 " 中產天堂 ",但各方面所具備的優勢仍是内地中產家庭的首選。并且香港政府對于吸引内地人來港仍是積極主動。除了各種人才計劃,香港還将通過打造 " 留學香港 " 品牌,發展 " 北都大學教育城 ",開拓更多品牌課程、研究合作和交流項目多措并舉吸引高端人才來港。此外,香港八大公立院校招錄本科新生政策也迎來調整,從 2024/25 學年開始,非本地學生的限額将從原來的 20% 提升至本地學生總數的 40%…… 因此,未來香港是否會成為教育天堂,仍可以保持期待。